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9-05-10 02:26白妞子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静脉

白妞子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康复科,河南洛阳 471003)

下肢静脉血栓属于周围血管疾病,该疾病发病率较高,主要因患者下肢中静脉血流出现异常凝结,动脉出现栓塞及痉挛,血管中压力和血渗透性不断上升,远端静脉血回流出现异常,下肢长期处于缺血状态,最终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发,病后还可能引起患者静脉瓣膜异常、肺栓塞、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该研究以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为研究时段,旨在探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特收集该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50.5±4.2)岁,其中 26 例为左侧下肢静脉血栓,24例为右侧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 27 例,年龄 31~74 岁,平均年龄(52.5±4.5)岁,其中23例为左侧下肢静脉血栓,27例为右侧下肢静脉血栓;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血栓患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疏导。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后,下肢功能受到影响,行动出现不便,容易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多和患者聊天、交流,掌握患者情绪变化及病情详细情况,认真倾听患者心理想法,对于患者存在的疑问,护理人员应站在专业立场上给予解答,对患者负面情绪,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疏导。(2)饮食护理。在患者康复期间,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饮食爱好,在保证患者营养均衡前提下,根据患者爱好鼓励患者多摄入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食物,为保证营养平衡同时也要多摄入低脂肪食物摄入,多选择粗粮、蔬菜、水果,促进排便,切忌油腻、生冷、刺激、辛辣食物。(3)行为辅导。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下地活动,如患者无法下地活动,可在床上进行双腿活动,护理人员对患者活动动作进行指导,如患者在床上可通过翻身对下肢进行训练,系统翻身治疗每次应保持在3~5 h。另外,护理人员还需指导患者对股四头肌进行锻炼,每天训练次数保持在3次左右,每次控制在30下。同时,每天督促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抬高高度视患者具体恢复情况而定,后期根据康复恢复效果和时间,逐渐增加抬高高度。为避免患者静脉血栓加重,还应监督患者坚持穿医用弹力袜。(4)按摩护理。在患者康复期间,护理人员应坚持为患者按摩,足底可使用脉冲仪器进行按摩,使患者下肢静脉血流动更为顺畅,促进患者下肢静脉淤血流动及排空,每天治疗次数保持在2次左右,治疗时间为20min。患者在平躺时,可使患者双腿保持抬高,促进静脉回流,每天对患者下肢进行康复按摩,每次按摩时间为20 min左右。

1.3 观察指标

(1)采取Barthel指数[2]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分,该评分表总分为100分,0~45分表示患者存在严重功能障碍,46~70分表示患者存在中度功能障碍,71~95分表示患者存在轻度功能障碍,96分~100分表示患者生活可完全自理;采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3]对患者下肢功能进行评分,下肢功能评分项目含17个,总分34分,患者得分越高,肢体功能则越佳。(2)采取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含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及服务流程,护理问卷调查表总分为30分,0~10分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11~20分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较为满意,21~30分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0%、78.00%,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患者FMA评分及生活能力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FMA评分及生活能力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及生活能力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FMA评分及生活能力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FMA评分及生活能力对比[(±s),分]

组别F M A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生活能力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5 0)观察组(n=5 0)t值P值1 6.1 1±7.0 3 1 6.0 7±6.8 9 0.0 2 8 7 0.9 7 7 1 2 1.4 4±5.6 2 2 7.5 3±5.0 4 5.7 0 4 5 0.0 0 0 0 2 4.3 2±1 7.7 4 2 6.1 4±1 9.3 2 0.4 9 0 6 0.6 2 4 8 4 5.0 6±2 2.3 2 6 5.9 7±1 5.6 4 5.4 2 5 0 0.0 0 0 0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发病因素较为复杂,骨折、脑梗死、脑卒中等长期卧床患者,肢体缺少活动锻炼,下肢血液循环功能变差,导致静脉血流变慢引起血液高凝,或静脉血管壁受到损伤[4]。据相关资料统计[5],脑卒中患者中22%~75%患者存在下肢静脉血栓。通常情况下,一种因素往往难以造成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多因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引起下肢血栓。另外下肢静脉血栓在临床上与急性下肢弥散性淋巴管炎、淋巴水肿、急性动脉栓塞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在检查时应注意对其进行区分[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传统基础护理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康复护理属于康复医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护理过程中通过系统化训练促进患者活动、锻炼,改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情况,减少其他并发症。通过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介绍下肢静脉血栓发病原因,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做好日常预防工作,同时,加强患者交流沟通,在聊天过程中,掌握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及时对不良情绪进行疏导,让患者正确认识、面对疾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训练。康复锻炼过程中,鼓励患者主动运动,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并定期对患者进行按摩,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7-8]。该研究对该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显示,实施康复护理患者FMA评分、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均比基础护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下肢功能及生活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静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