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2019-05-10 02:26赵婧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性化麻醉常规

赵婧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麻醉科,河南洛阳 471000)

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普遍会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这也是手术患者存在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1]。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差产生手术恐惧心理,不能积极配合与相应的治疗工作,从而影响了最终的治疗效果,不利于相应治疗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实施患者的麻醉护理,帮助患者及时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并减轻患者的手术疼痛[2]。该院以2016年6月—2018年5月为研究时段,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皆为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47例。平均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每组56例患者。人性化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6例,年龄 35~75 岁,平均年龄(51.2±2.1)岁,女性患者30例,年龄 32~74岁,平均年龄(52.3±1.2)岁。 常规护理组中,男性患者32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2.3±1.6)岁,女性患者 24 例,年龄 34~68 岁,平均年龄 (45.2±1.2)岁。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工作内容如下:第一,明确可手术治疗流程。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进行大致的手术流程介绍,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认识,排除患者的心理预防意识,以更好地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同时对医院手术室的基本环境进行简单介绍,使患者能够提前熟悉手术环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第二,常规麻醉护理。在患者手术治疗实施前,进行提前的麻醉护理,指导患者控注意事项,明确手术治疗关键点,防止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在手术治疗开展过程中,指导患者采用合适的体位,从而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手术风险。开展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做好异常情况的防控工作。

1.2.2 人性化护理组 在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施加人性化的护理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如下:第一,术前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前两天,普及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帮助其了解手术禁忌,防止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讲解术前麻醉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调整呼吸,从而保障麻醉效果。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缓解情绪,避免影响到期术后恢复。第二,术中人性化护理。护理人员以和蔼的态度,进行鼓励和关怀,消除抵触心理,以更好地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为患者放置软垫,降低肢体疼痛感。第三,术后人性化护理。术后及时将患者转回病房,对其各项生理指标进行严格检测,避免发生异常的情况,并与主治医师保持沟通畅通。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采用该院自治的评分表,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护理情况,同样采用该院自制的评分表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症状越严重。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将其分为三个等级,即很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很满意度+基本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对比

在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方面,人性化护理组(67.26±12.26)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42.35±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对比表[(±s),分]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对比表[(±s),分]

组别焦虑情绪评分麻醉护理前 麻醉护理后人性化护理组(n=5 6)常规护理组(n=5 6)t值P值2 9.9 7±1 0.0 8 2 9.8 7±1 0.2 5 0.5 2 0>0.0 5 6 7.2 6±1 2.2 6 4 2.3 5±1 0.3 5 1 1.6 1 8<0.0 5

2.2 两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对比

在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方面,人性化护理组(65.23.26±12.35)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40.31±1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对比表[(±s),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对比表[(±s),分]

组别疼痛症状评分麻醉护理前 麻醉护理后人性化护理组(n=5 6)常规护理组(n=5 6)t值P值2 8.9 3±1 0.0 8 2 7.8 2±1 0.2 5 0.5 1 2>0.0 5 6 5.2 3.2 6±1 2.3 5 4 0.3 1±1 1.2 1 1 0.6 7 2<0.0 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根据统计数据分析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满意度(98.21%)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满意度(78.57%)。 具体情况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下肢骨折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上采用的主要治疗方式[3]。但是在常规的麻醉护理工作中,对于缓解患者的手术焦虑心理以及病症疼痛等方面的作用还尚有待提高,而实施人性化护理更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工作需求,给予护理干预[4]。

首先,实施个性化护理,在改善患者焦虑心理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护理人员在术前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对应的辅导计划,帮助患者调解情绪,以更好地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并且护理人员以和蔼地态度为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工作,通过关怀和鼓励,逐步消除不良情绪[5]。其次,实施个性化护理,在改善患者的疼痛病症方面具有较好效果。下肢骨折会为患者带来较大的疼痛,并且手术治疗也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正确地体位指导,并通过放置软垫的方式,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肢体疼痛感[6]。最后,实施个性化护理,在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较好效果。护理人员以和蔼地态度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适时关注于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越好与主治医师的沟通,确保紧急情况问题的及时解决。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疼痛病症,从而提升了患者满意度[7]。

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在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方面,人性化护理组(67.26±12.26)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42.35±10.35)分;在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方面,人性化护理组(65.23.26±12.35)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40.31±11.21)分;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根据统计数据分析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满意度(98.21%)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满意度(7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而言,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可以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病症痛苦,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人性化麻醉常规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常规之外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别受限于常规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