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导向结合肌力训练对卒中后遗症患者下肢偏瘫的影响

2019-05-10 02:26鹿双项洁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评定量表患侧肢体

鹿双,项洁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0)

脑卒中患者三偏症状比较多见,当前临床认为脑卒中后遗症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能够较为明显的改善后肢体运动功能,故针对脑卒中后遗症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尤为重要[1]。该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针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应用任务导向结合肌力训练后对下肢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遗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4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51~6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3±7.23)岁,病程在(6~20)个月,平均病程为(9.43±1.98)个月,脑梗死 36 例,脑出血24例,患侧肢体为左侧下肢有33例,患侧肢体为右侧下肢有27例;对照组有男性3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53~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56±6.97)岁,病程在(7~25)个月,平均病程为(9.58±3.42)个月,脑梗死37例,脑出血23例,患侧肢体为左侧下肢有32例,患侧肢体为右侧下肢有28例,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受损部位以及病变性质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实际情况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同时应用常规康复方案具体内容包括:运动综合训练方案、作业综合训练方案、电动起立床训练方案、以及下肢等速肌力训练方案,针对患者有专门康复治疗师进行训练、30次训练为一次康复周期。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实际情况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同时应用任务导向结合肌力训练方案,具体方案为(1)针对腰背部力量以及患侧肢体实施双桥、单桥训练,提高腰背部肌肉力量和增强患侧下肢控制能力,康复师将手放在患者腹部5~10 cm,嘱患者自行抬高患者臀部,20次为一个循环。(2)针对髋关节的训练,主要对患侧下肢进行训练,具体为使用对侧上肢肘关节触碰患侧下肢膝关节。40次为一个循环。(3)坐起训练:本项训练主要为体位变换训练,从仰卧位转换为健侧坐位,10次为一个循环。(4)站起训练:患侧初始为坐位,固定患侧下肢膝关节后,嘱患者双手十指交叉向前下方伸展,通过上肢带动躯干前屈,同时健侧下肢用力,促使臀部离开床面后抬头站直。(5)患侧负重及平衡能力训练:患侧为站立为,康复师帮助患者修改重心后,健侧下肢向不同方向迈步,患侧肢体跟上,50步为一个循环。

1.3 评价指标

该研究针对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评价使用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针对治疗后生活能力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应用以上两项量表综合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其中运动功能量表分为两项,分别是下肢运动评分(分数为0~34分)以及平衡积分(分数为0~14分),分数越高效果越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主要针对下肢移动以及双下肢行走的能力进行评分,分数在0~40分之间,分数越好,效果越好。针对步行速度的测试应用秒表记录患者步行10米所用的时间,在由康复师计算步速;该研究针对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标准主要为(1)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的评分增长10分以上;(2)运动功能量表中针对下肢功能的评分增长6分以上;(3)步行速度提高0.2 m/s以上。脑卒中后遗症下肢偏瘫的患者经过康复一周后能够达到以上两项可以判定为显效,脑卒中后遗症下肢偏瘫的患者经过康复2周后够达到以上两项可以判定为有效;脑卒中后遗症下肢偏瘫的患者经过康复一月后仍然不可以达到以上两项,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专业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对该研究所得数据中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s)表示,对计数资料进行 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情况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肢运动评分为 (29.98±6.42)组患者下肢运动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衡积分评分为(11.15±4.21)分,对照组下肢运动评分评分为(7.32±2.98)分,观察组患者平衡积分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 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s),分]

组别下肢运动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平衡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6 0)对照组(n=6 0)t值P值1 6.4 5±5.2 3 1 6.8 9±7.3 2 0.3 8 7 1>0.0 5 2 9.9 8±6.4 2 1 9.8 8±8.1 1 6.8 7 2 2<0.0 5 5.3 6±4.1 2 4.9 8±2.7 5 1.2 7 8 9>0.0 5 1 1.1 5±4.2 1 7.3 2±2.9 8 5.2 5 4 3<0.0 5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情况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为(29.65±4.12)分,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为(20.43±3.67)分,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比较[(±s),分]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6 0)对照组(n=6 0)t值P值9.8 9±6.1 2 8.5 3±4.7 5 1.8 3 8>0.0 5 2 9.6 5±4.1 2 2 0.4 3±3.6 7 8.7 6 2<0.0 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步速情况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步速(0.43±0.22)m/s,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步速(0.60±0.21)m/s,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步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步速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步速比较[(±s),分]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6 0)对照组(n=6 0)t值P值0.4 3±0.2 2 0.5 3±0.3 6 0.9 7 5>0.0 5 0.7 3±0.3 3 0.6 0±0.2 1 1.8 3 6<0.0 5

2.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为显效30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效果为显效21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 4 所示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脑卒中可以划分成出血性脑卒中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由于脑卒中的高死亡率与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故脑卒中的治疗及康复的相关研究仍尤为重要。当前认为由于脑卒中导致中枢神经受损后,患者一般预后较差,生活质量较低,其中致残率高达七成以上,当前早期康复对患者致残率影响受到临床医生的普遍认可,有研究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在生长发育成熟后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故针对脑卒中后进行运动功能康复十分必要,通过不断的刺激和运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进参与神经细胞或组织进行再生,或重新建立神经基础结构,增强中枢神经对外周肢体的支配能力[2]。

其中任务导向性训练使通过重复刺激以及强化刺激对大脑皮层的肢体运动潜能进行开发,进而提高神经修复功能。目前使用的任务导向性训练以主动训练为主,因此受训练环境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训练客观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针对肌力的训练,当前认为肌肉力量的提高能够较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运动平衡能力,促进肢体的恢复,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长期运动受限导致患侧肢体肌肉萎缩[3]。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应用任务导向结合肌力训练能够较好的促进下肢偏瘫的恢复,提高其下肢运动能力,最常程度提高其运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评定量表患侧肢体
更 正
Vanderbilt父母评定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品德与生活(社会)》利用评定理表对学生进行测评初探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