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性地理课堂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2019-05-10 10:17郑万乡
新课程·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华山开放性学案

郑万乡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是地理教师们研究、探讨的一个课题。结合我校的地理教学实际情况,借助各种教学力量,通过依托学案、结合游历、借助媒体、利用习题和抓住机遇五个方面大胆构建开放性的地理课堂。同时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疑虑,也做了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开放性;地理课堂教学;课程改革

开放性课堂教学并不是放任自流的“放羊式”地开放,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活动。开放性的地理课堂是教师突破固定教材,驾驭教材内容,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通过解放原来的“教师主讲,学生聆听”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地理探究动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课堂效率。

2012年初,浙江省进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改革的其中一个方面是改进教学方式。即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轻负高质,提升课堂教学品质。鼓励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实验,创建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2012年9月,我校地理学科组提出了高中地理“生教生”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笔者又在“生教生”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继续改革创新,大胆尝试开放性的地理课堂教学。

一、构建开放性地理课堂教学的尝试

1.依托学案,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

学案教学是近年来全国大多学校都在倡导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利用教师所编的学案,其中以问题设计为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校地理学科组从2012年9月份开始,就引用学案教学的模式,学生对照学案中的设问,通过自主学习教材知识,解决学案中大部分的问题,能较好地掌握该节课中的基础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将自己梳理出来的基础知识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另一方面又把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提出来,其他同学或老师给予及时的答复和解决。这样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做中学,学中问,问中提升思维能力,答中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执教《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分析乳畜带分布在东北五大湖附近的区位条件。学生针对这一问题,从教材中便能够快速找到答案。但是,学生在讲台上分析讲解时提出了疑问:我国洞庭湖周边土壤很肥沃,为什么美国五大湖附近的土壤就贫瘠呢?

學生提出疑问说明学生在做学案时不仅仅从教材中抄答案,而且还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因果联系,懂得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对比分析。如果学生长此以往,不断在做学案、做题中进行思考与提问,我们还要愁学生学不好地理吗?

2.结合游历,创设学生叙事讲解的展示平台

在语文课上,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采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模式,它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性的思维。然而,我们在高考、期末考、联考改卷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改卷教师发出惊人的叹气声,感叹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完整、专业表述不到位等情况。如果在我们的地理课堂上也引用这样“三分钟演讲”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以上所述能力,还能够及时纠正学生关于地理专业术语错误用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考试得分。

例如,执教《地球表面形态》时,笔者请班上一位去过仙华山(仙华山位于浙江省浦江县内,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学生来描述仙华山的地形特征及形成原因。学生讲述:仙华山位于浦江的那边(手指指向仙华山方向),它很高,上山的路弯弯曲曲,开车要很小心。山上在垂直的岩壁处还有新修的栈道,走在栈道上很是刺激。这么高的山,特别是少女峰(仙华山最高峰)那里没有河流,而且山上风很大,它应该是受风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针对学生的这一段表述,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指出了关于地理专业术语运用和形成原因分析不恰当的地方,并及时给予纠正。经过学生的叙事讲述和教师耐心讲解后,学生不仅规范了地理专业术语的表达,而且在以后出游的时候也会运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地理现象,起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作用。当然,对于考试,学生也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应试技巧,明白了改卷过程中的得分点。

3.借助媒体,培养学生赏析美景的甄别能力

传统的教学以黑板、粉笔和地图来传授知识,学生在这样单调的背景下难免会走神,或者一些立体空间图形难以呈现,以至于学生难以理解现象的本质。如果在适当的时候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可以起到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

例如,执教《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视频播放美国农业的机械化操作过程,从视频演示中,学生感受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高科技,即它们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水肥一体化操作,将GPS卫星定位技术运用在了大田作业之中等,这些收获仅凭单纯的一些文字描述是无法达到的。

地理课堂教学以视频、动画代替教师讲解达到良好效果的教学内容有很多。如等高线地形图、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昼夜长短的变化、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山前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大牧场放牧业等知识点。这些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知识如果能够通过视频演示,将抽象的地理事物具体化,学生的地理学习定能事半功倍。

4.利用习题,开展学生实战应用的讨论活动

习题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然而,很多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强化与扩大了题海战术的效果,这样造成大量的习题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灵性,它消解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发展,智力得不到开发。我校地理学科组提出精简习题、精练作业的办法,在减少学生作业量的同时,尽最大可能选择经典例题讲解,让学生自己做题、自己讲题,从而达到一题多用的效果,通过一题多议、一题多思,拓展学生地理学习的空间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华山开放性学案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Control for Euler-Lagrangian Systems with Uncertainties
咏华山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随王履登华山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华山历“险”记
寻求开放性道路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