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三网合一”的“网上共青团”建设模式初探

2019-05-13 10:25郝茜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三网合一共青团

摘 要:文章通过选取“三网合一”的“网上共青团”建设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互联网思维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耦合关系,通过“三网合一”网上共青团的体系建设,实现共青团从悬浮型到嵌入式的工作模式转型升级,提升共青团网络系统服务青年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共青团;三网合一

“网上共青团”是一种“互联网+共青团”的新模式,主要是通过互联网面向基层、服务青年、联接青年,重点为青年提供学习成才、就业创业、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服务和帮助。当前,以“网上共青团”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共获得相关研究论文29篇,其中硕博学位论文5篇。团宁波市委撰文《三举措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提出:“网上共青团”是新形势下联系青年密切团青关系的长效机制,是打通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瓶颈的有效载体。魏国华在《智慧团建:互联网思维下共青团转型发展》中指出:通过“智慧团建系统”可以使青年更有获得感和互动性,进而实现“团找青年”向“青年找团”转变。在国外,并没有像中国共青团这样的具有政治属性的青年组织。通过资料检索:国外学者并未就共青团组织进行过独立研究。但转变视角分析,共青团的工作职责主要是服务青年群体,在国外研究中关于“互联网+青年”方面的文献资料丰富,对本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參考价值。例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2000年发起了对互联网的研究,在研究中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互联网的情况,“网络沉溺”就是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出。亚洲区域的韩国政府为了使互联网发展对青年产生积极影响,成立了专门的部门,严格媒体审查、净化互联网环境。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共青团如何运用“网上共青团”创新工作模式,使共青团组织职能有效发挥是当前高校团学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经过实践累积和文献查阅,笔者认为:解决长期以来共青团组织和工作无法覆盖全体团员和青年的难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战略优势,探索网上共青团“三网合一”综合运用的发展思路,形成“青年群体喜欢在哪里汇聚、共青团工作就在哪里开展”的工作新思路,即依照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探索研究“网上共青团”新型运作模式,即搭建网上共青团“工作网”、“联系网”和“服务网”,打造共青团网络生态圈、做强共青团新媒体矩阵、形成共青团“一站式”管理服务体系,具体体现为:

一、搭建网上共青团“工作网”

通过“智慧团建”扩大共青团工作的覆盖区域,实现团网深度融合。“共青团工作”要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工作新格局,使“网生代”青年从“网触”到“团触”,继而成为积极关注、热心参与共青团工作的“铁粉”。共青团组织要通过“智慧团建”,在网上搞“团建”,建立包括团干部管理、团籍管理、团费收缴、大学生骨干培训等团务工作体系,形成团务工作数据库,为团员数据统计和优秀团员推优入党工作打好基础。

二、搭建网上共青团“联系网”

通过“团员之家”、“网上共青团”等网络互动平台密切联系团员青年与群众,实现团青充分互动,实现大学生与团组织的零距离接触。例如,团中央在进驻Bilibili(以下简称B站)时的口号就是“只要青年在的地方,无论千山万水,‘团团都赶来见你。”亲切温暖的表达直抵人心,拉近了团组织与青年心的距离。共青团组织深刻认识到:青年在哪里,共青团的工作手臂就要向哪里延伸,要加强对青年群体的覆盖和引领,就必须搭建网上共青团“联系网”,用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与青年沟通。一时间,各级各类团属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了共青团组织与青年的广泛联系。

三、搭建网上共青团“服务网”

通过网上共青团的管理服务系统更新升级,实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运行。共青团要贴合青年实际需求进行工作,最终解决一些体现青年群体根本利益的实际问题。如,就业创业、婚恋、贫困帮扶、医疗保险等,最终实现共青团“服务工作”的专业性、普惠性和时效性。共青团组织可以在网上建立“亲青招聘”就业平台,通过模拟互联网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招聘网站的招聘项目模式,将以获得的招聘信息进一步完善,对企业背景、企业文化等企业信息予以整理,将企业招聘方向、面试内容、面试时间等招聘信息实时发布;在网上建立“亲青创业”指导平台,将学校各二级学院辅导员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师聘为“创业导师”,建立“创业融资担保基金会”,为符合条件、需要担保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融资担保;建立“亲青情感小屋”网络平台,聘请学院心理辅导教师为大学生解答青春期遇到的青春迷茫和感情困惑,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与感情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在网上建立“亲青帮扶”工作小组,对需要帮助的家庭贫困生、患重大疾病的学生提供精准帮扶与救助。

总而言之,时代在进步、网络在发展,共青团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与互联网接轨。“三网合一”的“网上共青团”建设将破译传统工作模式产生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强化青年对共青团的组织认同和政治参与,最终通过打造旗帜鲜明、青年喜爱的“网上共青团”,有效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工作粘性、提高青年对共青团工作的关注度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子涵.网络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年6月硕士论文.

[2] 王晓恩.对青年之声和网上共青团工作的五条具体化建议[J].北京:中国共青团,2016年10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科研计划项目研究课题,《以互联网思维促进共青团工作模式的转型与再造》(课题编号:17XHZY-005)阶段性课题研究论文。

作者简介:郝茜(1977.09- ),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三网合一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出了……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
“三网三联动”创出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