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好管好中小城市党群服务中心的探索思考

2019-05-16 03:04王元君
中文信息 2019年5期
关键词:探索思考中小城市

王元君

摘 要:党群服务中心是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发展为目的,兼具党建、治理、服务功能于一体,紧密联系基层党组织与基层党员和群众的综合工作平台。建立党群服务中心是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促进基层发展,开创城市工作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建好管好党群服务中心对于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显得越来越紧迫和必要。而在中小城市,对这种紧迫感和必要性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建好管好党群服务中心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只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科学对策,才能真正建好管好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党群共建共治共享一体化。

关键词:中小城市 党群服务中心 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5-0-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并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2017年7月,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提出,要依托城市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和基层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形成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基层建设的创新工作格局。由此可知,城市基层党群服务中心体现了党建引领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适应了新时代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建好管好城市党群服务中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张,新经济新组织大量涌现,新矛盾新要求同时催生,党的基层组织与变化的社会格局对接错位,不少区域领域出现“党建真空、治理真空和服务真空”。为此,建好管好城市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党群共建一体化,以适应城市化发展的新需要显得尤其必要和紧迫。

1.建好管好党群服务中心是创新城市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尤其是城市的传统发展格局被打破,党的基层组织难以做到基层全覆盖,基层党建的组织能力在无形中被削弱。基于此,新时代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破解城市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新兴领域党组织关系互不隶属、互不往来,层级不尽相同又相对封闭独立、缺乏联系纽带的传统党建格局,从而穿透“党建真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城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最大程度地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在城市基层建立党群服务中心,能有效将辖区内党员和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将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党组织统筹融合起来,正适应了这一时代要求。

2.建好管好党群服务中心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传统城市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城市人”流动性增强,不仅涌入大量“无单位”的居民,而且原有的“单位人”都成为流动的“社会人”,人们的“生活圈”和“工作圈”往往不一致,不同单位、不同组织的人往往交叉分布,原有单一的行政化基层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的新变化。城市治理面临的这些客观变化迫切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途径,将碎片化、自组织化的城市各类群体重新组织起来,把在行政、行业、资产等方面没有相互隶属关系的各种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好管好党群服务中心,可以确保城市基层社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覆盖到哪里,从而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和机制引领,进而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3.建好管好党群服务中心是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质量水平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在新时代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不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解决社会新矛盾,满足人们的新诉求,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建好管好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党群共建,以有效整合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面向基层的服务资源,为源源“流动的城市人”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从而满足广大党员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热切期盼。

二、建好管好中小城市党群服务中心面临的主要难题

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和促进基层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难题,特别是中小城市,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服务体系等方面还有较突出的难题亟待解决。

1.思想认识不到位

目前,把建立党群服务中心上升为创新城市基层党建的理念在中小城市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认为中小城市情况没有大城市复杂,对城市未来发展趋势认识不足;认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即简单换牌,认识不到其功能的综合性、运行的联动性,顶层设计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工作重点还局限于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方法上还习惯沿用传统的行政手段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此外还有一些畏难情绪。

2.体制机制不顺畅

影响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在中小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跟不上,没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党建、治理和服务等主责主业上来,责权划分不平衡,责权清单不明确,与责权相适应的考评体系不健全;在机构设置上简单仿照上级机关模式,行政化、机关化严重。二是缺乏配套的人财物保障机制,同时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新兴领域党组织关系相对疏远,缺乏亲密有效的往来沟通机制。

3.服务体系不健全

中小城市党群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是没有完善的服务组织体系、服务队伍体系和服务平台体系。在组织体系上,互不隶属的跨行业跨领域组织间融合度低,统筹服务能力弱;在服务队伍体系上,党员干部、社会义工、志愿者等服务队伍各自为政,造成重复服务、遗漏服务等情况时有发生;在服务平台体系上,分层分类、功能配套齐全的平台建设滞后。

4.人才队伍紧缺

人才队伍问题在中小城市体现的尤为明显,党群服务中心很难与辖区内各社会组织搭建人才共用共育机制。一是当前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仍以公益性岗位为主,共建单位派驻人员多以临时性为主,专业化社工人员极少。二是在招才引人才上受制较多,招才难留才也难。三是针对社区人才队伍的培训少,育才能力弱。

5.阵地建设难度大

中小城市老城区、旧小区较多是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面临的普遍问题。一方面老旧小区的社区阵地普遍不达标,办公租用场地的比例相当高,使得在原址改建党群服务中心的困难增大;另一方面老城区内一般是“寸土寸金”,征地拆迁难、资金筹措难,使得要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更是困难重重。同时,多数中小城市建设思路前后不统一,老城区一般是主城区,人口密集但社区规模小,辖区单位交错散乱,而新城区位置偏远空间分散,造成党群服务中心阵地选址、布局难度增大。

6.信息化程度不高

从总体上讲,中小城市信息化程度不高,以致智能化党建、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水平均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络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软件上主要表现是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在基层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局面,基层数据采集、更新及维护的信息化应用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多口重复采集的现象仍然严重,而且基层与上级以及各部门间的信息不能上下左右互联互通,难以满足基层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迫切需求;三是基层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维护与管理经费不足。

三、建好管好中小城市党群服务中心的对策思考

党群服务中心是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发展为目的,兼具党建、治理、服务功能于一体,紧密联系基层党组织与基层党员和群众的综合工作平台。如何建设好管理好党群服务中心?必须牢牢把握其要义,坚持以中小城市实际问题为导向,坚持系统性思维,既从整体上通盘考虑,又从难点上重点突破。

1.提高认识,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把握城市党建未来发展规律,牢固树立系统建设整体建设理念。如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者骨干进行培训,推动工作方式方法改进和创新。二是强化深入调研,找准城市发展特色,做好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布局体系化,既有利于统筹整合辖区内机关、企业等各类党建、治理、服务资源,又有利于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三是立足中小城市实际,明晰总体工作思路,健全“市—街道—社区—站点”四级党群联动体系,各司其职又上下协同,做到功能综合化,运行联动化。如市级党委顶层设计、全面指导;街道工委具体督导;社区党群按照“组织一体设置、工作一体落实、制度一体完善、活动一体开展”的原则具体执行;站点党群延伸到商圈楼宇或公寓住宅,拓展特色化服务,从而以“四级联动”实现党群共建共治共享一体化。

2.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加快街道体制改革,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纳税等职能,聚焦主业主责。二是创新设立市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独立行政、事业单位,明确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街道党组织集“党建—治理—服务”一体化的对外综合服务管理机构,赋予相应的综合管理、指挥调度、经费运转、人事考核监督等职责职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明确为综合服务管理执行机构,在内设机构设置上,允许“一对多”即基层一个机构承接多个上级机构和“多对一”即基层不同机构对接上级同一机构。三是创新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办公运转经费和办公人员报酬正常增长经费保障机制以及区域内各单位、各行业良性沟通机制。

3.规范服务,健全管理体系

解决中小城市党群服务中心面临的服务能力、服务队伍、服务平台问题,可以探索建立“1+X”综合服务管理体系。“1”即基层党组织,“X”即辖区内共建组织。一是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集区域内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互助组织为一体的服务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以党组织班子成员为核心,集党员干部队伍、群众组织骨干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一体的服务队伍体系;三是建立以“市—街道—社区—站点”四级党群联动平台为核心,集各种延伸、拓展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体系。

4.破解人才壁垒,选配高效化专业队伍

首先要堅持政策向街道社区基层倾斜,促使人才向基层流动。其次要通过举办培训、研讨、论坛、交流等活动,打通各共建单位人才双向交流、挂职锻炼等合作培养通道,实施人才联盟工程,搭建人才共用共育机制;第三要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第四要按照“进编不离岗”模式,定期拿出事业单位副科职岗位面向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定向选拔,拓展人才上升空间。

5.重视科学布局,建设立体化服务基地

一是将“市—街道—社区”三级立体化党群服务中心纳入旧城改造统一规划,尽量按照“人口相对集中、单位相对积聚、文化相对统一”的原则科学布局,建改结合,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二是积极建立“财政支持—党费补充—部门帮扶—企业赞助—社会援助”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以“上级助建、辖区单位帮建、社区自建、筹资购建、阵地联建”等多种共建形式加快阵地建设。三是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打造特色党群服务点。如在学校聚集地,可打造“国学党群服务点”;在律协、司法集中地,可打造“法治党群服务点”。

6.推动网络互联共享,提升党群服务智能化水平

一是加强网络信息硬件建设,建立统一的三级城市党群服务信息系统平台。二是完善互联互通信息化运行机制。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促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解决基层各种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问题。三是加强信息化人才培育。对社区在职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常态化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信息化素质和能力;推进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吸收优秀大学生充实到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四是免费普及信息化业务知识,提高党员群众主动使用党群服务信息系统平台参与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20日。

[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01月12日。

[3]党的十九大报告,2017年10月。

[4]方世南,融合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研究[J].党政研究,2018(1).

[5]石军,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专题培训班上的讲稿,2018年7月。

猜你喜欢
探索思考中小城市
城市化进程中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基于消费视角下的高铁经济给中小城市带来的产业变革
广播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听众意识刍论
小学数学综合性实践作业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