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楸青果皮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2019-05-22 03:13王淑萍杨振昊宇
关键词:己烯二甲基丁基

王淑萍,杨振昊宇,高 英

(1.长春工程学院理学院,长春 130012; 2.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西安 710600)

0 引言

核桃楸青果皮又名青龙衣为胡桃科胡桃属植物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Maxim)的未成熟果实的肉质果皮,为民间常用中药[1]。古代典籍中诸家学说认为: 核桃楸青果皮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疗癣,止痛止痢的功效[2]。核桃楸青果皮最初作为替代吗啡的镇痛药应用于临床,经过多年的研究,近年来对青龙衣的临床应用已经较为广泛,主要用于抗肿瘤治疗且抗肿瘤作用明显[3-5],同时具有收敛抑菌作用,有毒金属消除剂、防晒剂及皮肤调色剂[6-7]。迄今,虽然对核桃楸青果皮的抗肿瘤成分及其他药用成分研究较多,但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核桃楸青果皮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和研究,从核桃楸青果皮挥发油中分离鉴定了烃类(33种,57.30%);咪唑类(1种,0.5%);硫醇类(1种,0.48%);醇类(3种,4.87%);酮类(1种,0.54%);酯类(5种,19.12%);醛类(2种,0.47%);酸类(2种,1.29%);酰胺类(2种,9.62%);酚类(1种,4.11%)51种10大类化合物。其中7种为已知药用成分,这些数据为核桃楸青果皮挥发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实验材料核桃楸青果皮2004年8月下旬采于吉林省临江市,经鉴定为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的鲜果皮。鲜核桃楸青果皮剪成小块,备用。主要试剂乙醚和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

1.2 主要仪器

美国惠普公司HP6890GC气相色谱/HP5973MS质谱联用仪。挥发油提取装置(由天津玻璃仪器厂生产,容量为1 000 mL)。

1.3 挥发油的提取

分别称取小块核桃楸青果皮300 g,于挥发油提取装置中加水、沸石进行水蒸气蒸馏6 h,得深黄色核桃楸青果皮挥发油约0.27 mL,用乙醚将油反复溶出,加无水硫酸钠脱水[7]。核桃楸青果皮挥发油得率为0.09 mL/100g。

1.4 挥发油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HP-1;50 m×0.32 mm(内径)×0.52 um(膜厚);进样口温度260 ℃;柱温:初始温度60 ℃,以8 ℃/min升至180 ℃,以2 ℃/min升至260 ℃,保持30 min;质谱条件:载气为He气,流量1.3 mL/min,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ev;扫描范围:33~450;进样量:2 uL;离子源温度:200 ℃。通过以上条件对核桃楸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经美国NIST98.L质谱库检索,分析确定各化学成分,按峰面积归一化测得各成分相对质量百分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GC-MS分析结果

按上述色谱—质谱条件对挥发油进行分析,获得的总离子流图见图1,经分析确定化合物及其相对百分含量分别示于表1。

2.2 核桃楸青果皮挥发油主要成分分析

从核桃楸青果皮挥发油中分离鉴定了烃类(33种,57.30%),其中卤代烃4.48%,烯烃17.18%,烷烃35.64%);咪唑类(1种,0.5%);硫醇类(1种,0.48%);醇类(3种,4.87%);酮类(1种,0.54%);酯类(5种,19.12%);醛类(2种,0.47%);酸类(2种,1.29%);酰胺类(2种,9.62%);酚类(1种,4.11%)51种10大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以烷烃为主,占被鉴定化合物的36.26%。51种化合物中相对百分含量最高的是1,2-苯二羧酸丁基-2-异丁基脂(11.76%),其次是二十二碳烷(11.44%),相对百分含量超过4%的化合物是(Z)-9-十八碳烯酰胺(9.31%)、顺二十四碳烷(8.11%)、1-十八碳烯(5.81%)、丁基化羟基甲苯(4.11%)。

图1 桃桃楸青果皮挥发油成分GC/MS总离子流图(t/min)

编号No.保留值/min化合物分子式相对含量%符合度110.822-胺基-1H-咪唑C3H5N20.572219.08十四碳烷C14H300.498319.46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3。1。1]双环-2-庚烯C15H240.1490419.73石竹烯C15H241.6499519.911a,2,3,5,6,7,7a,7b-八氢-1,1,7,7a-四甲基-1H环丙基[A]萘烯C15H240.494620.15葵基环戊烷C15H300.4690720.334-(1,1-二甲基乙基)-2-甲基硫羟基苯C11H19S0.4893820.459-甲基-十九碳烷C20H4041.3998920.751-(1,5-二甲基-4-己烯基)-4-甲基苯C15H240.96931020.99大牻牛儿烯C15H260.37961121.08[S-(R*,S*)]-5-(1,5-二甲基-4-己烯基)-2-甲基-1,3-环己二烯C15H240.69901221.23丁基化羟基甲苯C15H24O4.11971321.79古巴烯C15H240.82931422.373-乙基-5-(2-乙基丁基)-十八烷C26H540.27981522.53(Z)-3-十六碳烯C16H320.73901623.75十六碳烷C16H341.38971724.86苍术醇C15H26O1.09941825.20α-卡达醇C15H27O0.68861925.28十三碳烷C13H280.2692

表1(续)

2.3 核桃秋青果皮挥发油药用成分分析

核桃楸青果皮中含有的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3.1.1]双环-2-庚烯、石竹烯、1A,2,3,5,6,7,7A,7B-八氢-1,1,7,7A-四甲基-1H环丙基[A]萘烯、1-(1,5-二甲基-4-己烯基)-4-甲基苯、[S-(R*,S*)]-5-(1,5-二甲基-4-己烯基)-2-甲基-1,3-环己二烯、丁基化羟基甲苯、古巴烯7种化合物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含氧倍半萜1种(4.11%),不含氧倍半萜6种(4.51%)。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活性[8]。倍半萜类的石竹烯具有抗过敏,消炎抗菌,镇咳怯痰,平喘作用,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成分之一[9-10];图2是石竹烯的MS图谱,其分子量为204,分子离子峰为m/z=204(M+);其他主要质谱数据为m/z=189;m/z=175;m/z=161等。另外,从核桃楸青果皮挥发油分离出的咪唑类、硫醇类、酰胺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2.4 核桃秋青果皮与树皮挥发油成分比较

本文报道了同一地区、同一时间采收的核桃楸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11],分析比较得知烃类、酮类、醇类、酚类和酯类是核桃楸青果皮和核桃楸皮挥发油中共同含有的化合物,但每一种挥发油中,这几类化合物含量不同。核桃楸皮、青果皮挥发油中含氧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是27.28%和40.90%,含氮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分别是0.95%和10.12%,含硫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是0和0.38%,青果皮挥发油中含氧、含氮、含硫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比核桃楸皮挥发油高,青果皮挥发油中这些含氧、含氮、含硫化合物的药用活性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和探讨。

图2 是石竹烯的MS图谱

3 结语

从核桃楸青果皮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51种化合物(占总化合物的98.30%),其中有烃类33种,咪唑类1种,硫醇类1种,醇类3种,酮类1种,酯类5种,醛类2种,酸(2种,酰胺类2种,酚类1种,这些化合物中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3.1.1]双环-2-庚烯、石竹烯、1A,2,3,5,6,7,7A,7B-八氢-1,1,7,7A-四甲基-1H环丙基[A]萘烯、1-(1,5-二甲基-4-己烯基)-4-甲基苯、[S-(R*,S*)]-5-(1,5-二甲基-4-己烯基)-2-甲基-1,3-环己二烯、丁基化羟基甲苯、古巴烯7种为已知药用成分,这些数据为新药开发提供了科学信息。

猜你喜欢
己烯二甲基丁基
L-谷氨酸钴(Ⅱ)配合物催化分子氧氧化环己烯的性能研究
环己烯环氧化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二甲基硅油结构及热稳定性
复合溶剂萃取N,N-二甲基乙酰胺
芦丁-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物理化学表征及体外溶出研究
1-叔丁基氧羰基-2'-氧-螺-[氮杂环丁烷-3,3'-二氢吲哚]的合成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丁基糖苷
酸洗条件对未漂硫酸盐麦草浆己烯糖醛酸去除的影响
CTAB-Ti-Co-β沸石的制备、表征及其对环己烯水合催化性能
N-正丁基吡啶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