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诗词

2019-05-31 01:49惠羽舒
美文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判词香菱黛玉

惠羽舒

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那是因为在中世纪的时候英国不断的殖民扩张,才使得这们语言得到广泛地传播。而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却是汉语,这当然不是因为中国的人口最多,在很早的时候,我曾读过一首由英文诗改编而来的中文诗《你说你爱雨》,当我读英文版的时候,只觉得那是一堆冷冰冰的字母,可是七律压轴版却是让诗中的场景浮现在了眼前,诗中女子的一颦一笑都似带了感情,这便是汉字的魅力,它经过时光数千年的磨洗,仍然历久弥新。

提到七律诗,我们就不得不提起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他所做的七律诗可谓是七律巅峰,这些诗词将会带我们走进专属于曹公的红楼世界。

在小的时候,语文老师也有要求我们阅读《红楼梦》,可当时读的是少儿注音版,总共120个章节被压缩成一百来章,每章有内容梗概和理不清的人物关系,让人读着十分的头疼,可是在这个寒假里,高老师让我阅读了原版的《红楼梦》,加入了诗词的《红楼梦》让我越读越喜欢,渐渐地,我渐渐发觉了《红楼梦》中诗词的特点也渐渐被我发觉。

《红楼梦》中的诗词有暗示性

暗示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类似于《哈利·波特》中的预言水晶球,它会告诉你某时某把某人某事,第二种是生活中挤眉弄眼的暗示,而最后一种,也是《红楼梦》中最常用的暗示方法,谐音和拆学等方法.

关于香菱的命运,书中提到香菱是在元宵节后失踪的,也就应了“癞头跣脚僧”给香菱的预言:“好防佳节元宵后”,而这也正是香菱悲剧命运的开始。她先后被卖给了薛蟠做小妾,然后又受到夏金桂的凌虐而死,所以曹公在给她的判词中写下“根并荷花一茎香”。香麦是菱角,生长在水塘里,而荷花也是生长在水塘里的,两者狭路相逢,所认才会说:“平生遭际实堪伤”,而这也正是对香菱一生的总结。判词中的第三句是个字迷,“自从两地生孤木”,地是由土构成,两地便是两个土,而“孤木”就是它字面意思一块木头。“木字边”加两个“土”,刚刚好就是“夏金桂”的“桂”,最后一句“香魂返故乡”也点出了香菱自从遇见了夏金桂在就是在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其实宝钗和黛玉的判词中也有很明显的暗示性,在这段判词里,首尾两句说的是宝叙,中间的两句指的是黛玉。“可叹停机德”,宝姐姐在平日里大方得体隐忍宽容的形象深入人心,以此来形容他优秀的品德。“堪怜咏絮才”是说黛玉在第六十回的时候所做的《唐多令》才华冠绝四方,而最后两句也暗示了黛玉和宝钗二人最终的结局,可我并不认为只是因为“黛”的谐音是“带”,薛的谐音是“雪”,“金簪是“钗”的意思,黛玉姓“林”,这个判词才会这么说。

《红楼梦》中的诗词风格因人物性格的不同而不同

《红楼梦》中的两大才女薛宝钗和林黛玉 ,她们是值是我们所学习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好榜样,而她俩最有名的诗,便是在第六十章中的《临江仙·柳絮》和《唐多令·柳絮》。

先来说宝姐姐的《临江仙》,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话是难得的霸气侧漏,和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代的男子升官加爵会说是“平步青云”,宝姐姐只是一个女子,她想“上青云”是指进宫为妃,通过自身的努力而改变自己母亲在薛家的地位,而这句却又是呼应了前面的“几曾随逝水? 何必委芳尘?”这便是宝姐姐的自信和决心,不甘心自己因为身世的原因而白在世界走一遭。因为她向来都是如此的大气,所以才是被人喜欢的宝姐姐。

我们再来看黛的诗“漂泊亦如人命薄”。柳絮没有人珍惜会随风飘落。刚好与林黛玉的经历相似,她的母亲去世,继而她的父亲也去世了,她开始了真正的寄人篱下的生活。所以才养成了黛玉如今敏感自尊的性格。

黛玉和宝相姐是性格截然相反的两个人,而身为男子的曹公却将她们每一个人都描绘的活灵活现,生动形象。

林黛玉还有一首十分有名的诗《葬花吟》,有一首歌叫《似曾》,里面有一句“你为何只能是我梦中的人,你为何只能让我把假当真”,宝玉和黛玉二人真心相爱,却因为封建的社会原因使他们的爱情也最终成了悲剧。

读完《葬花吟》之后我才明白,林黛玉为什么这么不喜欢李商隐的诗,因为他的诗,都以悲伤为主旋律,而林黛玉也恰恰如此。悲伤加悲伤并不会负负得正,只会让悲伤逆流成河,直达心底。

《红楼梦》中的诗词有假托性

有人说他分不清假托和比喻有什么区别。比喻有本体和喻体。用彼物来比此物。“假托“的根本意思是假借和凭借,小说中的假托则是用来讽刺时事的。

《红楼梦》中的假托,那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滿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他假托是“荒唐言”,在书中也假托了许多道土和尚,包括两主人公都是绎珠仙草和青埂顽石,他是想让清政府中迫害他的那些人误以为他所写的只是一个神棍和灵石的神话传说。但是“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认为这部书是曾公个人生活的缩影,而他生活的悲惨比起如此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有名的《好了歌》也是用假托的方法向人们讲述了世人追求物质的落空,但同样不也是曹公自己家道衰落,自己的追求落空的写照吗?

《红楼梦》中的诗词符合现代人文化的审美标准

我自己很喜欢带有古风风气的小说,也知道在学校里也不乏同道中人。在《红楼梦》中,我最喜欢“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而在现代流行的古风诗句中,我发现也有一句与它相似;“静水流深,沧笙踏歌”。我现代人喜欢的不仅仅是诗句的韵律,更喜欢的是对古代生活和传统文化的向往和追求。而曹公《红楼梦》中的诗非常符合现代人的文化审美标准。

诗词的创作从来就不是空穴来风,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有留心观察生活,细细体味生命中的点滴情感,才是诗词存在的根本。

猜你喜欢
判词香菱黛玉
一代倾城逐浪花
品潇湘妃子
巧妙判词
从“香菱学诗”出发思考说进去与说开去
十二钗判词的结构方略
由《洞穴奇案》引发的思考
保准有人追
偷来梨蕊三分白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English Abrid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