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湿地保护修复利用对策

2019-06-05 08:02韩保春
安徽林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长丰县全县水库

韩保春

(长丰县林业局,安徽 合肥 231100)

湿地和森林是地球上两大重要生态系统,分别被称之为“地球之肾”和“地球之肺”,两者相互依存、密切相关。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环境之一,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还具有显著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灾、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统筹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长丰县湿地资源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导致湿地不断萎缩退化,环境功能与生物多样性逐渐衰减。因此,保护、修复和利用湿地,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1 长丰县自然概况

长丰县地处安徽省中部,位于东经116°52′~117°26′、北纬31°55′~32°37′,地形狭长,南北距离77 km,东西距离54 km。现辖14 个乡镇和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 841.39 km2,总人口80 万。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的过渡地带。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气候炎热多雨,四季分明,各具特色。境内河流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江淮分水岭”南侧属长江水系,有四里河(三岔河)、板桥河等,汇集南淝河流入巢湖;北侧属淮河水系,分为瓦埠湖、高塘湖两个小水系。

2 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现状

2.1 湿地类型和保有量

以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为基础,依据长丰县最新行政区划范围,结合补充调查及统计,长丰县共有面积8 hm2以上的湿地班块195 个,分布全县14 个乡镇和1 个经济开发区;湿地总面积6 708.62 hm2(稻田、冬水田除外),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64%。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 种湿地类和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泽、库塘、运河/输水河、水产养殖场6 种湿地型。

湿地中自然湿地面积1 869.99 hm2,占全县湿地总面积的27.87%。其中:河流湿地面积533.57 hm2,占全县湿地总面积的7.95%,全部为永久性河流湿地;湖泊湿地面积1 189.64 hm2,占全县湿地总面积的17.73%,全部为永久性淡水湖湿地;沼泽湿地面积146.78 hm2,占全县湿地总面积的2.19%;全部为草本沼泽湿地。

人工湿地面积4 838.63 hm2,占全县湿地总面积的72.13%。其中:库塘湿地面积3 795.74 hm2,占全县湿地总面积的56.58%;运河/输水河湿地面积1 033.50 hm2,占全县湿地总面积的15.41%;水产养殖场湿地面积9.39 hm2,占全县湿地总面积的0.14%。详见表1。

表1 长丰县湿地类型概况

2.2 湿地保护现状

长丰县目前受保护的湿地主要为水源地保护区,包括大房郢水库、双河水库、龙门寺水库、陶老坝水库、永丰水库、杜集水库、瓦埠湖、大井水库等湿地,全县湿地面积为6 708.62,已保护湿地面积合计约2 144.60 hm2,湿地保护率约31.97%。详见表2。

表2 长丰县湿地受保护现状

2.3 湿地植物及植被概况

全县湿地范围内共有湿地植物15 科36 种,主要优势种有:芦苇、水花生、凤眼莲、白茅、香蒲、艾蒿、狗尾草、狗牙根等。主要湿地植被有意杨群系、芦苇群系、水花生群系、狗尾草群系等4 个植被群系。

2.4 湿地动物种类概况

全县湿地共分布鸟类27 科99 种,优势种为:白鹭、夜鹭、小、黑水鸡、斑嘴鸭、绿翅鸭等。鱼类9 目16 科76 种,其中以鲤科为主,主要经济鱼类有银鱼、黄颡鱼、鳜鱼、乌鳢、鲤鱼、鲫鱼、鳊鱼、草鱼、青鱼、鲢鱼、鲶鱼等。哺乳类6 目8 科12 种;两栖类1 目4 科6 种;爬行动物2 目7 科15 种。属国家级、省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四声杜鹃、家燕、金腰燕、灰喜鹊、中华蟾蜍、黑斑蛙、金线蛙、乌龟、黑眉锦蛇、棕黑锦蛇、乌梢蛇、普通鸬鹚、鸿雁、豆雁、赤麻鸭、针尾鸭、绿翅鸭、花脸鸭、绿头鸭、白眉鸭、凤头潜鸭、普通秋沙鸭等。

3 湿地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公众对于湿地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强

人们虽然对环境污染有所了解,但由于湿地保护宣传不够,对湿地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力度不大,一些地方仍在开垦、围垦侵占湿地。

3.2 湿地资源受到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长丰县部分水体污染较为严重,生态环境压力明显,生物资源生存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工业、农业的发展带来污水的随意排放,地表径流增加,水缺少交换和稀释等;加之河道被人工化、渠道化,使水体富营养化。湿地植物虽能吸收和降解一定的有害物质,但其净化能力有限,有毒物质的过量吸收和积累,会对湿地系统及其功能产生破坏。

3.3 湿地功能弱化

由于河流建闸,湿地水位降低,农业生产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导致许多处河岸堤内滩地被开发成耕地、牧场、鱼塘和林地,破坏了滩地原有植被生长群落。在实际利用中,湿地物种资源长期受不合理利用,处于慢慢消亡的状态,从而导致动物种类及数量减少,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3.4 湿地保护面积偏低

目前,长丰县境内除了一些水源地得到保护外,许多生态区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尤其是一些重点生态功能区、水库塘坝的上游、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的重要湿地,没有纳入保护范围,湿地保护面积偏低,湿地保护率仅为31%。

3.5 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工作薄弱

从湿地索取多,对湿地保护投入少,湿地资源保护的各项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对湿地资源的价值和作用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尚未建立起湿地资源监测体系,不能很好地掌握越冬候鸟及其栖息地的基本情况和变化动态等。

3.6 组织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全县湿地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的和专业的湿地保护人员,基层保护站点建设和保护管理人员无法到位,湿地资源还属于多头管理,难以从根本上进行全面管控,不能有效开展对湿地周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等。

4 湿地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对策

2017 年5 月,长丰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县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生态优先、全面保护,合理利用、持续发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明确到2020 年全县湿地总面积不低于6 708.62 hm2,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上述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湿地保护、修复与利用等工作,努力提升湿地保护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4.1 科学编制湿地保护规划

充分吸收国内外湿地保护经验,按照注重保护与合理利用协调发展、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相结合的原则,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充分考虑长丰湿地的主要特点和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一次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根据不同时期的目标任务,采取不同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因地制宜、按需建设,促进全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4.2 加强湿地保护宣传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和湿地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广泛宣传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社会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引导人们科学认识湿地、文明对待湿地。尤其要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青少年的湿地宣传教育,使善待自然、保护湿地成为自觉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湿地、重视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4.3 建立湿地保护与管理两大体系

根据长丰县湿地资源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将长丰县湿地保护建设布局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构建由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小区、水源地保护区组成的湿地保护与修复体系。主要建设内容为:扩大湿地面积,对退化湿地开展湿地修复,包括库塘湿地修复、河流沟渠湿地修复、生态拦截沟渠塘和净化型人工湿地建设;开展包括工业污染整治、城镇污水整治和农业污染整治在内的湿地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二是构建湿地管理与可持续利用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湿地管理制度及机构,完善湿地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体系,提升全县的湿地管理能力。湿地可持续利用建设包括:开展湿地生态养殖示范、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和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示范等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

4.4 推进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小区建设

采取建立湿地保护小区、各种类型湿地公园或划定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保护与修复。根据长丰县湿地现状和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建设条件,建设大房郢水库省级湿地公园1 处;市级湿地公园8 处:红旗水库、双河水库、罗集水库、魏老河水库、陶老坝水库、霍集水库、蔡塘水库、大官塘水库;湿地保护区或保护小区8 处:荒沛河鸟类栖息地、瓦埠湖湿地野生植物原生地和庄墓河、窑河、板桥河、四里河等重要自然河流湿地,以及滁河干渠、瓦东干渠两大人工输水河湿地。通过建设湿地公园、湿地鸟类栖息栖息地、湿地野生植物原生地和生态敏感、脆弱地设立保护小区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重要湿地的保护,使长丰县新增湿地面积300 hm2,湿地保有量达到7 000 hm2以上,湿地受保护面积在原有2 144.6 hm2基础上新增1 400 hm2以上,实现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目标,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湿地保护与修复体系。

4.5 针对不同类型湿地,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采取退耕还湿、移民搬迁、平圩、植被恢复等措施,重建或者修复已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对交通便捷和景观资源条件较好的湿地,通过建立湿地公园等形式,促进保护与科研、宣教、生态旅游等相结合;对鸟类众多的湖泊湿地、栖息地,通过拆除围网,实施生态移民,加大水草种植力度,恢复湖泊湿地生境;对饮用水源地的湿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开展陆生、水生植被恢复,营造绿色屏障;对河流湿地,要积极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维护河流自然岸线,防止滥占河滩等破坏行为;对河流交汇处、入湖口、重点污染防治河段等区域,以及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区域,在不影响防洪的前提下,建设必要的人工湿地,发挥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功能;对水库沼泽,要维护相应水位,减少人为活动,防止其向森林生态系统演变。

4.6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湿地保护多元化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财政湿地保护专项资金补助;相关部门要将全县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和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通过整合环保、林业、农业、水利等相关专项资金,将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田园综合体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加强湿地保护政策支持。鼓励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志愿服务、捐赠等形式参与湿地保护,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湿地保护投入机制。

4.7 严格审批,加强监管

制定湿地保护政策与法规,强化对湿地开发利用的管理,对涉及向自然湿地区域排污或改变湿地自然状态以及建设项目占用自然湿地的,行政审批部门要会同湿地保护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严格审批,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要切实加强对湿地保护的监管,依法制止、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的行为。

猜你喜欢
长丰县全县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雪山上的白凤凰
雪山上的白凤凰
出山店水库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出山店水库
长丰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查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水库上的“五老”安全巡逻船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