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县中学运动队体能训练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9-06-11 06:30邵玉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

邵玉玲

摘  要:体能训练是指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增强锻炼者的心肺功能、肌肉的有氧耐力和肌肉的最大力量,以满足不同运动项目群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隆化县中学运动队训练存在训练内容单一、训练手段与方法单调等问题,运动队的发展受到限制,通过调查问卷法、实地调查法、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研究隆化县运动队体能训练的现状与成因,为隆化县中学运动队体能训练的提高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隆化县  中学运动队  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b)-0105-02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灵敏、柔韧等运动能力表现出来的,而这些运动能力又是运动项目成绩增长的主要因素。体能训练是隆化县中学运动队日常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训练的内容、科学性、强度与频率直接关乎运动队成绩的提高。隆化縣中学运动队历史悠久,其运动成绩在承德市也曾取得令人斐然的成绩,但近些年由于多种影响因素其发展相对缓慢。

1  研究对象

以隆化县中学运动队体能训练现状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及图书馆,检索和查阅与中学运动队体能训练相关的期刊文献20余篇,阅读及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理论参考。

2.2 专家访谈法

对隆化县成四所中学体育主管领导进行访谈座谈,获取相关资料。

2.3 问卷调查法

本文根据研究内容需要制定《隆化县中学生体能训练调查问卷》和《隆化县教师体能训练调查问卷》,随机抽取隆化县四所中学运动训练队员和体育老师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190份,运动员发放150份,教练员40份,回收148份,回收率为93%;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为95%。

3  结果与分析

3.1 隆化县中学生训练队基本情况分析

3.1.1 隆化县中学生训练队运动员性别及运动队调查分析

调查隆化县中学运动队的性别比例,不仅能反应隆化县体能训练现状,还是运动队训练方法及计划的科学基础。在被随机调查的4所高中,男运动员有83名,占运动队总数的59%;女运动员有57名,占运动队总数的41%。

3.1.2 隆化县中学生体能队训练内容及方法调查分析

隆化县四所中学运动队主要采用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平衡性以及柔韧性的综合训练,来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身体素质。各训练队平均每周会上一次小力量,不定期进行体能测试,但都存在训练方法单一,不利于运动队体能水平长期发展。

3.1.3 隆化县中学生体能队训练时间及运动员适应状况调查分析

体能训练的最佳时机是早晨和下午,调查显示隆化县4所中学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早晨6:00~-7:30,下午3:00~5:00,随着季节不同略有变动。每天训练的时间大约为4个小时,周一至周三进行日常训练,周四进行力量练习,周五适当放松调整,不定期进行体能测试。

3.1.4 隆化县中学体育教师调查分析

教练员是体能训练的组织者与实施者,他们的教学质量、训练计划和专业技能和素质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成绩和提高。在调查的4所中学中,共有体育教练30人,曾受过专业综合培训的仅有16人且为本科学历,曾受过后期培训的有14人,且大部分是本科学历;其余14人是兼职教练,曾受过临时培训就直接上岗,带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训练。此外,他们还要承担体育教学和其他课外体育活动,并不是专职化带队训练。

3.1.5 隆化县中学生体能队训练场地设施调查分析

学校场地器材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训练效果,如果场地器材配置状况较好,则有利于运动队体能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相反,如果条件太差,运动员训练时则容易受伤,这对运动员的长期训练来说极为不利。在调查4所中学中都有篮球场和田径场地能满足基本的训练场地需求,隆化县一中场地器材配置最为齐全,运动队成绩较为优秀;隆化县二中,三中,场地器材配置一般,有待改善;隆化县存中场地器材配置最差,成绩落后,训练条件落后,急需改善。

3.2 制约隆化县中学运动队体能因素

3.2.1 运动器材配置不齐全,且政府投入经费过少

隆化县运动场地器材的短缺,直接影响了中学运动队体能训练的长期发展。由于运动场地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隆化县在场地建设上难度很大,加上后期维护成本高,需要教育经费的大力投入,但隆化县本身经济落后,全县并无特别大的企业带来的税收收入,经济较为落后,教育局并没有过多的经费建设场地设施。

3.2.2 训练方法陈旧,无创新

隆化县四所中学在体能训练方法选择上,明显存在方法陈旧,无创新问题,这对于已经熟练的运动员来说,早已产生抵触和厌倦心理,体能成绩提高停滞不前;在内容传授上,训练内容的陈旧,以及缺乏科学性的创新体制。

3.2.3 训练强度和时间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

隆化县四所中学的训练强度和时间都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很多学生都是勉强适应。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往往消耗很多的体能,体能恢复需要足够的时间,但在目前的训练机制中大部分是重复训练,持续性训练,间歇性训练很少,运动员的体质很难适应。

3.2.4 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高低

体育教师的专职化和专业化程度和教练员专业知识直接制约着隆化县中学运动队的体能发展。另外,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导致教练员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训练方法和手段创新,导致运动员不同水平体能阶段衔接性较差,缺乏可持续发展空间。

3.2.5 运动员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

集中管理制度和分散管理制度都有利有弊,但对于运动员的长期发展来说,采用单一的班级管理制度并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隆化縣中学运动队长期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但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体育设施短缺,训练机制过于单一,训练强度与时间缺乏科学依据等,制约着隆化县运动队的长期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改革,以提高运动队的体能水平。

4.2 建议

(1)完善教练员聘请制度,提高教练员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要求。

学校要建立中学运动队教练员培训制度,实行教练员聘请制度,加大聘请的范围和开放程度,提高教练员专职化和专业化程度,形成一支具有高水平,善于科研,具有强烈责任心的教练员队伍。

(2)完善训练制度,采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练员应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和游戏法,比赛法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情绪,力求在自然,主动条件下发展学生的体能水平,避免过于单一,缺乏创新的训练机制。

(3)加大体育教育经费投入,改善运动队训练条件。

学校应加大对体育的投资,增加学校对运动队的专项资金和申请社会赞助,完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改善运动队的体能训练条件。

(4)改变教学模式和目标,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学校要摆脱单一的竞技运动目标,加强运动员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加大对运动员文化课基础薄弱科目的学习,促使他们全年,健康地全面发展。

(5)科学规划训练时间和强度。

教练员合理安排训练的强度、时间和密度,根据运动员的体质水平差异制定一套即符合运动队训练的练习强度,又符合运动员个性化体质水平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郭辉,蒋大青.湖南省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调查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2007(10):10-12.

[2] 宗延伟.延安市中学运动训练队现状调查与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3(3):56-57.

[3] 杨师果,唐照秀.宿州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青少年德育,2014(2):11-13.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
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指导策略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关于小学体育体能训练与教学实践的探究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我国现代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研究
拳击体能训练方法研究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刍议高校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