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2019-06-11 05:49陈耀
财讯 2019年9期
关键词:期货市场原油期货

摘 要: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回顾了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历程,分析现状与所遇到的障碍,对中国期货市场加快开放步伐的路径选择与发展方向给予一些建议。

关键词:期货市场;双向开放;原油期货

一般而言,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是指以期货或期权产品为媒介的国际间资本自由流动,即期货市场结构以及产品上市发行、交易、投资超越一国的界限,实现国际间的自由交易,原来一国国内的期货市场演化成国际性的期货市场,这包含市场开放和行业开放两个方面的内容,涉及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和投资者三个主体。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是一个全方位的双向互动过程,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

一、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1994年,国内期货公司和投资者积极“走出去”,以境外代理业务为主的期货自由交易日趋活跃。在这一时期,宽松的监管环境使各地方批准成立的期货经纪公司均可从事境外期货交易,造就了期货市场的繁荣,但监管的欠缺也造成了期货市场乱象丛生,各地市场准入门槛不统一致使中介机构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加之以境外会员代理方式进入境外交易所这一模式导致的代理链冗长和沟通成本高昂,频频引发冲突纠纷和风险事件。最终,国务院不得不于1994年3月发文明令禁止境外期货代理业务,期货公司“走出去”随即进入了规范整顿阶段(从1994年到2001年)。

得益于中国加入WTO,期货市场重启对外开放进程。首先,境内期货公司加快“走出去”步伐,但国际化仍有差距。2013年7月,通过海外跨国收购成立的广发金融交易(英国)有限公司,获批成为LME圈内交易会员,成为期货公司“走出去”的一次有益尝试。2014年,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支持期货经营机构在境外设立、收购公司。除原有获准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代理境外的六家期货公司外,之后陆续又有银河、南华及国贸等数家期货公司通过海外并购等方式赴海外设立分支机构。

其次,境内投资者“走出去”启动较早,但尚不通畅。2001年《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正式出台,不过至今获准参与境外套期保值业务的仅限三十余家国有企业。2013年国务院取消了商务部对境内单位或个人从事境外商品期货交易品种进行核准的行政审批,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我国企业境外套保的程序,但总体而言,我国大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还无法合法参与到境外期货交易。

再次,境外机构“引进来”工作有序推进,步伐加快。在2015年之前,境外机构尚需借道QFII才能参与到我国期货市场。直到2015年8月《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经纪机构从事境内特定品种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施行,开始允许境内特定品种期货交易可以由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经纪机构从事,且给予其多样化的加入方式。2018年8月24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明确表示,到2021年,外商投资期货公司所占股比不受限制。同时,证监会还配套更新了《行政许可服务指南》,正式启动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相关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在期货业,目前仅有2家合资期货公司,其中,银河期货背后的外资是苏格兰皇家银行,持股比例为16.68%;摩根大通期货股权结构中,摩根大通持股49%。另一家曾经的合资期货公司中信新际期货,2014年被中信期货吸收合并,外资退出。不过,随着外资持股比例放宽,未来外资控股期货公司有望实现零的突破。

最后,期货交易所的开放步伐较为缓慢,需适时谋变。目前,我国期货交易所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期货产品合作开发,二是加入国际性期货期权行业协会、签署谅解备忘录实现信息共享、研讨交流等。整体来看,我国期货交易所国际化步伐缓慢,诸多因素影响之下期货交易所应适时谋变。

二、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加速推进

2018年是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关键一年。原油、铁矿石期货国际化顺利起航,同时期货公司向外资敞开大门,这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形成了交易品种、中介机构、投资者齐头并进的全面开放新局面。

2018年3月26日,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作为第一个对境外投资者开放的期货品种,原油期货的诞生,是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步骤。石油是世界的主导性能源,原油关系到经济的各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工业基础原料。 WTI和Brent原油期货分别是美洲和欧洲基准原油合约,主导着国际原油的定价权,而亚太地区却长期缺乏充分反映该地区原油实际供求情况的定价基准。原油期货的上市,有利于完善整个亚太地区原油价格定价体系,能更好地反映亚太地区原油供求状况,加深海内外期货市场间的联系。

原油期货更是我国期货市场迈向国际化的探路者。引入境外投资者,是原油期货与国内其他期货品种最大的区别。原油期货在设计之初就定位为一个国际化市场,对包括跨国石油公司、原油贸易商、金融机构在内的全球投资者开放,意在实现交易、结算、交割国际化,推动形成能够更好反映中国和亚太地区原油供求的基准价格。投资者与境外中介机构的引进意味着中国期货市场双向开放的时代已经到来,境内投资者、经营机构与境外投资者、经营机构正面对面同台竞争,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将明显提速。

另一个国际化的期货品种是铁矿石,已于2018年5月4日正式实施引入境外交易者业务,成为继原油期货之后,第二个面向国际投资者的商品期货。在全球范围内,铁矿石是贸易额仅次于原油的第二大大宗商品,但国际公认的期货价格基准却尚未形成。在铁矿石的现货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但庞大的贸易规模与定价模式却不相匹配,急需建立公认的全球铁矿石定价中心。铁矿石的供应商基本都处于国外,只有推进铁矿石国际化,引入境外投资者之后,才能形成大家公认的公平、公开和透明的价格。

自铁矿石国际化相关规则发布以来,境外客户就已开始积极开户,在首日交易中,便有49家海外客户参与交易。铁矿石期货的国际化顺应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要求,而且将为国内期货市场成熟品种对外开放起到示范作用。与原油期货以新上市品种的角色直接迈向国际化的道路不同,铁矿石期货作为国内期货市场中的存量品种,依托现有平台,保持原有合约和基础制度不变,实现国内外交易并轨。

三、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挑战与展望

在市场开放方面,2002年推出的QFII制度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条件和限制下直接投资境内的证券市场,而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不允许QFII作为会员从事期货交易所的交易,QFII只能以委托境内期货公司代理的方式从事境内期货交易,但原油期货和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投资者或将改变这一尴尬情境,并且作为先行者,可為今后更多品种向国际投资者开放提供借鉴经验。在行业开放领域,外资参股的期货公司仅有2家。随着股比限制的放开,目前的合资公司外方股东有望进一步提升持股比例,从参股变为控股;对尚未入场的境外金融机构而言,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提速,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预计更多外资将有兴趣寻求与中国期货公司合作。

期货市场开放是金融开放的一个缩影。尽管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依然需要注重循序渐进,先引进境外投资者,再引导投资者走向境外。通过境外投资者“引进来”,不仅可以助推机构投资者规模的发展壮大,还可以带来先进的监管理念变革,同时培育正确的、先进的投资理念和交易模式,进而推动国内期货市场监管制度、投资理念等与国际接轨,为境内投资者“走出去”奠定基础。推动期货交易所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管办分离”以适应期货交易所创新发展。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期货交易所应拓展海外业务,参股海外交易所,同时通过扩大境外会员比例方式引入境外机构,加强国际联盟与合作,以增强我国交易所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胡俞越,张少鹏.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发展[J].中国金融,2015,(22).

[2]张异冉.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问题研究[J].中国物价,2017,(10).

作者简介:陈耀(1991-),男,汉族,福建福州人,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期货期权及其它金融衍生品。

猜你喜欢
期货市场原油期货
纸浆期货市场相关数据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展研究
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破解期货市场发展困境的思考
期货市场投资策略研究
钢材现货与期货市场发展研究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