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平面设计中图形元素的创新表现研究

2019-06-11 20:13张婷
参花(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平面设计

摘要:图形是平面设计的三大元素之一。几年来,伴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海报、招贴、标识等多类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元素,都在手法和风格上表现出了鲜明的创新色彩,成为平面设计在当代飞速发展的见证和标志。鉴于此,本文结合实例,就图形的创新表现进行具体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平面设计 图形元素 创新表现

一、平面设计中图形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图形,是指二维空间内,用轮廓划分出的空间形状,也是平面设计的三要素之一。著名设计大师马蒂斯曾说:“一部优秀的视觉传达作品,一定是用图形说话的,而不是靠文字注解和色彩渲染。”此语道出了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之所以有这种功效,是因为图形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两大特点。首先是实用性。在人类漫长的文化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图形语言系统。其所表达的意义是为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所普遍认同的,成为一种跨越地域和种族的国际通用语言。其次是艺术性。图形元素可以通过点、线、面之间的组合,给人们带来新奇的视觉感受和美感体验,从本质上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自平面设计艺术诞生以来,圖形元素就一直是一个重点。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各种视觉信息的扑面而至,已经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审美疲劳。所以很多设计者都希望通过图形创新,先抓住观众的眼球,让观众关注作品。把握好、运用好图形元素,作品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当代平面设计中图形元素的手法创新

(一)符号表现法

所谓符号表现法,是指一些设计者经常在作品中使用同一种手法,使之成为个人和作品鲜明的符号。几年来,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从中国的水墨文化中汲取灵感,多部作品的图形设计中都运用了大量的水墨元素。如《汉字》《岁寒三友》《北京奥运会》等,都将水墨气韵展现得淋漓尽致。香港女性设计师苏敏仪则对水彩十分偏爱。比如在其创作的《环保2000》中,就采用了水彩画形式,画出了四片嫩绿的叶子,然后再将“2000”字样错落有致地放在每一片叶子的底部,给人以自然亲切之感。此外在《苏州印象》等作品中,同样采用了水彩形式,被誉为是将水彩和平面设计有机结合的第一人。不同创作者的符号化表现,都成为他们的名片,彰显着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理念。

(二)多维表现法

传统平面设计中,图形都是以二维形态存在的,在视觉效果方面与三维和四维图形有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很多创作者也对传统图形进行了维度扩展,成为一种新的表现手法。具体来说,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图形自身的三维化,如日本著名设计大师福田繁雄,曾创作出这样一幅作品。同一个画面中,上下左右分别坐着4个人,4个人分别有着不同的视角。以此为基础,作者又利用线和面的交叉,让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立体感,由此实现了二维向三维的突破。另一种是图形和周围环境形成的三维化。当代平面设计中,设计者对作品的展示环境也是极为重视的,一些作品的图形,也可以和周围环境相配合,突破二维限制。比如在一则保护野生动物的招贴中,设计者巧妙利用了墙面的阳角,让画面中的象牙也随之发生了90°的弯曲,由此表现出砍掉象牙的残忍,这正是对周围环境的巧妙运用。这些匠心独运的维度扩展,都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三)动态表现法

传统平面设计中,图形自然是静止不动的,但是一些设计者却不满足于这种静态表现,纷纷在动态化表现方面做文章,达到了夺人眼球的效果。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图形本身的动态化。伴随着图形加工和处理方式的丰富,一些图形可以在制图软件的帮助下,呈现出逼真的动态效果。比如在著名跑车兰博基尼的一则广告设计中,为了体现出车辆的加速性能,设计者对整个画面进行了模糊化处理。画面中除了跑车的图像是清晰的之外,道路和周边的景物都是模糊的,体现出了一种风驰电掣之感,观众对作品表达的含义也是心领神会。另一种是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动态化。图形设计如果和张贴环境配合得当,也同样可以化静为动。日本一则发型沙龙的广告投放在手扶电梯上。每一节电梯上分别有不同的发型,观众即将踏入电梯的站立部分则是一个面部图片。这样一来,随着台阶的移动,不同的发型都将与脚下的这个面部组合为一个完整的图像,让受众可以通过一种直观方式,感觉哪一种发型更加适合自己。利用手扶电梯台阶的运动实现了图形的运动,足见其构思之巧妙。

(四)残缺表现法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类具有主动完型的心理意识。即看到不完整的图形,会自然在脑海中对其进行填补,而当设计者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也将其作为一片大有可为的新天地。具体来说,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图形自身的残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图形都是有着自己固定存在形态的,而一些设计者却刻意将其打破,一方面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一方面则引导着观众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残缺。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设计的《圆》,这是一则以企盼海峡两岸统一为主题的招贴。画面主题是一个晶莹剔透的玉镯子,但是却在右下方有一个缺口,这个缺口的形状,正是宝岛台湾的轮廓。观众先是心生惋惜之情,随后又明白了作者的深意。另一种是构图造成的残缺。当画面的容量有限,不能将图形完整呈现出来时,故意舍弃一部分,反而能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如日本一则化妆品的广告中,多数化妆品都以女性的面部形象作为画面主体,但是这幅作品中,却仅仅选用了额头部分。画面中的额头左侧暗淡无光,右侧则是水润亮泽,正是使用了该产品后的效果。仅仅是额头部分,效果便这般显著,整个面部的使用效果也就不言自明了,起到了“笔不周而意周”的良好效果。

三、当代平面设计中图形元素的风格创新

(一)简约风格

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扑面而至,也让人们产生了相应的信息接受疲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简约风格受到了普遍的肯定,一些设计者也试图用最简单的图形表现最精准的信息和内涵。如2012年全国大学生招贴大赛中的获奖作品《“空洞”的人生》,堪称简约风格的典范。在面对“人生”这样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主题时,设计者另辟蹊径,将一支竹笛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联想到作品名字中加了引号的“空洞”二字,就可以体会到作品的深意。即人生是空洞还是充实,完全取决于我们自身,如果我们热爱生活,就可以吹奏出婉转悠扬的人生浪漫曲。

(二)幽默风格

当代社会下,大多数人都背负着一定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平面设计如果仍然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或带有说教意味,很难得到观众的注意和认可。反之,如果作品表现出了一定的幽默色彩,让人们可以在观看作品时会心一笑,那么设计效果也就获得了本质上的提升。日本著名设计师福田繁雄,就是幽默图形运用的大师。在其早年设计的一则反战海报中,先是将战争主题简化为手枪和子弹,然后又对图形进行了逆向思维处理,发射出去的子弹,竟然是面向自己的,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现出了对战争发起者的讽刺。

(三)含蓄风格

平面設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说明、公告,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其是带有艺术性的。即将信息、情感和内涵,以艺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不是简单地通知和直白地说教。所以一些作品也尝试在图形的含蓄性表现方面做文章,让图形来传情达意,从而让观众产生恍然大悟的美感体验。以《胜利的代价》这幅反战海报为例,由食指和中指组成的“V”字造型,是一个在全世界通用的用来表示胜利的手势。这幅海报中,画面主体也是一个“V”字手势,但是重点却在另外三根手指上。这只手掌上的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指,都是残缺不全的。作品的含义也是发人深省的,即在战争中,从来都没有绝对意义的胜利者,胜负双方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法国一则环保海报中,将一片湿地设计成为人体肺部器官的形状。肺部是人类的呼吸器官,没有了肺,也就失去了生命。而湿地则被誉为大地母亲之肺。如果不对湿地进行保护,人类也面临着灭绝的危机。这种观众自己品悟的效果,是直接展示难以企及的。

(四)融合风格

平面设计中的三要素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的。当代平面设计者在对图形进行创新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其与文字、色彩的有机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使作品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也使其具有了新的意义。以常见的图形和文字的组合为例,著名设计师王秉楠曾设计了一则名为《去毒存寿》的招贴。画面中的这个图形由两部分组成,画面上方是“毒”和“寿”两个汉字相似的上半部分,画面下方则分别是两个汉字的下半部分,而且下方是可以移动的,如果将遮盖的纸片拿走,原本黑色的“毒”字就会变成一个大红色的“寿字,以此来告诫人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种融合打破了传统图形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界限,使原本较为复杂和深刻的含义有了直观和形象的展示。

从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过程来看,形式是优先于内容的。换言之,就是观众在面对一幅作品时,是将图形作为第一感知要素的,所以图形表现对整个作品和观众接受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一些优秀的设计者在具体的创作中,就图形元素进行了新的素材挖掘、技法探索和风格展现,不仅让作品呈现出了全新的视觉效果,也使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这正是平面设计艺术在当代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满足了观众全新的审美需求。所以设计者应充分认识到图形元素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敢于创新,创作出更多形式和内容俱佳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秦瑾.图形创意设计与实践[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

[2]刘燕.基于图形创意与平面设计关系问题的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04).

(作者简介:张婷,女,硕士研究生,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平面设计
试分析传统纹样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试论色彩、图形、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设计史视野下的民国期刊版式特征
平面设计中的构成艺术分析
基于Photoshop环境下的平面设计刍议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平面设计的创意与审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