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2019-06-11 11:53刘耕
知识文库 2019年1期
关键词:解放战争斗争时期

刘耕

回顾我国历史发展进程,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尤其是当时的学生运动,不仅仅是新思潮的代表,同时也是学生组织解放思想解放斗争理念的关键,需要研究学者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本文简要阐释了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的形成背景,并集中讨论了当时学生运动和历史意义,仅供参考。

1 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的形成背景

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抗日战争的胜利除了有效实现外敌入侵的瓦解,也使得我国人民和美蒋反动派之间矛盾日益恶化,成为了当时中国历史现状的主要矛盾。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面临着两种不同的命运,所以,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人民要对美蒋反动派的治国理念展开斗争。

一方面,从解放区军民开展的一系列斗争,这也是美蒋反动派和人民解放军之间的战争,是我国当时的第一道战线,是主要战线。

另一方面,是学生带头组建的国统区人民运动,要借助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形成对立,从而开展更加有效的战争,这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道战线。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是为战争进一步胜利奠定的基础。

2 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和意义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不仅仅和解放战争整体进程之间形成了较为有效且协调的管理机制,也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阶段性发展结构,不同阶段的学生运动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性。

2.1学生运动的历史阶段

在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不同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

第一阶段,是从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到我国内部全面内战爆发之间的这段时间,也被历史研究学者称为抗日战争向内战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人民群众的关键任务就是借助自身的力量尽一切可能有效争取和平和民主的时代体系。与此同时,要充分做好自我保护和自卫战争的准备。需要注意的是,此阶段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就是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的合同谈判。此时的学生运动,就是全力配合共产党的发展任务,积极贯彻落实反内战、反独裁、争取自由民主的的思想理念,因此,学生团体组织了著名的“一二一运动”,其主要发起地是云南昆明,由于思想理念的认知,实现了全面扩展,席卷了整个国民党反动区域。

第二阶段,是全面内战爆发后一直到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蒋介石纠集的军队开始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解放区此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自卫战争,并且有效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基于此,爱国学生配合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在国统区一大批爱国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斗争。一方面,将“美军退出中国”作为宣传口号和运动核心,进行了有效的抗议美军暴行的游行和运动,这些运动将北平作为中心,逐渐向上海、天津、杭州、重庆、广州等地蔓延,据当时的报道,参加游行的学生已经超过了50万人、另一方面,学生组织开展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也横跨了60多个城市,最重要的是,此次学生运动联合工人罢工、教师罢课等一系列人民群众自动组织的行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第三阶段,是1947年6月开始,中国共产党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堑,也为战略进攻打响了头阵,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实现了战争中的巨大胜利。与此同时,国民党内部由于存在严重的政治腐败以及经济紊乱问题,加之战争方面的军事受挫,开始逐渐转为被动。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国民党为了获取军事和经济力量,开始压榨广大人民以及镇压爱国民主力量,并且针对具体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管理条款和反动法令。基于此,国统区的学生开始了大面积的游行,其中,上海的“同济血案”是较为惨重的学生运动。

第四阶段,国民党统治区内,国民党反动组织开始大面积逮捕并且镇压爱国学生组织,尽管如此,此时正是人民解放军战略体系逐渐转为进攻阶段的转折时期,也是国民党从统治走向政治解体、思想崩溃的关键阶段。此时的学生运动尽管艰难但是却异常坚定,加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疏散隐蔽以及积蓄力量的迂回手段,在以待时机的正确仿真指导体系中,有效从多方面建立准备工作,为护理体系和社会调查分析体系的全面优化奠定了基础,以较为饱满的心态迎接解放,并且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效完成城市的接管和后续城市建设,学生团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

2.2學生运动的历史价值

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是指导后续学生运动合理性开展的根本,不仅仅发扬了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精神,也实现了学生运动规模和斗争水平的全面优化。

第一,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充分反映出了人民群众对于社会的要求和历史性的夙愿,将其和革命战争联系在一起,其自身的内容更加深刻,相应的战争生命力也较为突出。最重要的是,青年学生是战争时期最先觉醒的一个团体,但是其数量毕竟有限,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实现全面升级和发展。

第二,在解放战争时期,青年学生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基础上自觉组织的斗争群体,只有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和中国共产党脚步,才能真正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有效顺应时代运行的潮流,确保能在正确的引导下落实具体工作,从根本上实现胜利。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学生运动并不是零散的运行

小团体,也不是自发的散乱行为,而是形成以中国共产党发展为核心自觉组织。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不仅仅能有效将政治口号作为斗争的发展要素,也能借助细微的组织工作有效提高学生组织的综合能力。

第三,学生组织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获取阶段性胜利,不仅要具备高度的革命热情,也要在掌握斗争艺术的同时将战略性机制和管理策略作为管控要素,确保能真正提高斗争管理效果,为政治斗争的发展提供支持。在斗争中,要将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联合在一起,尽可能增强群众基础。因此,解放战争为学生运动提供了较多的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学生之所以成为革命道路中不能获取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其践行了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指导方针,因为学生团体思想自由不能容忍美蒋反动派的专制独裁,因此,才投入到反抗和斗争的队伍中,在高举爱国主义和人民民主主义旗帜的基础上,有效分清了国共两党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也能有效判定两党的优势劣势,从而在思想层面上靠近了共产党。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这种思想教育理念的传递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尽管解放战争时期已经离我们远去,广大爱国青年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壮举却依旧散发着历史光芒,为了拯救祖国推动历史前进所作出的奋斗和拼搏值得被铭记和歌颂。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充分建立青年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教育体系,有效引导学生群体坚信社会主义发展初衷,从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青春。

(作者单位:东北烈士纪念馆)

猜你喜欢
解放战争斗争时期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在斗争中走向胜利
领导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艾滋病之役
渤海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文期刊特点分析
父亲跟疾病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