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育自信人格是教师的核心能力

2019-06-11 04:00王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事业成功基石参与度

王红

自信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是一个人稳定而健康的心理素质所呈现的内在心态与外在行为的一致性表现,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评价,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是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在我看来,自信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有自信的人能够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敢于挑战自己、挑战外界环境、尝试别人不敢尝试的事情,在任何地方都锲而不舍地把自己沉浸在对理想的追求中。自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人们克服困难,从而达到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的境界。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拿破仑都分别用“第一”强调了自信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其失败的原因”;拿破仑说“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由此可见,无论是科学家、文学艺术家还是政治家,都认为自信是取得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自信是生活幸福的基石。尽管生活幸福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界定,但是“踏实”与“笃定”的心态一定是幸福所不可缺少的,而这种心态一定来自一个人内心的自信、来自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认可。心理学家丹尼斯·威特利认为:“相信自己的价值,健康的自信是通往巨大成就和幸福的大门。”美国里维斯公司1996年在对522人的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60%的被调查者对服装效果的第一要求是能让他们表现得更自信。这表明了自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会影响人们每天生活的感受。

自信是有效学习的基石。有效学习的要素除了必备的智力基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因素,它对智力因素可以起到弥补和辅助作用。匈牙利心理学家多雷曾做过非常著名的多雷模式与卡莱门试验,揭示了自信心与外语学习的关系。他发现,尽管教学是否成功是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自信心与课堂变量因素相关性的试验表明,外语学得好的学生通常自信心较强,缺乏自信等往往与学习较差的学生联系在一起。所以,自信会影响学习行为的发生、参与度和持续性,以及学习成果的学以致用。首先,自信让学生愿意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学习行为始于兴趣。而一个人对一件事是否有学习的兴趣往往与这个人对自己“能否学得会”的判断有关,如果判断自己能够学得会,就会激发出兴趣,否则人往往出于一种对于自尊和面子的自我保护本能而表现出毫无兴趣。其次,自信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参与度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而自信则会直接影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自信心越强,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就越高,愿意接受挑战性学习任务的积极性就越高。再次,自信让学生敢于应用。学习成果能否学以致用是判断学习深度、衡量学习成效的标准。它同样需要自信的支撑,否则,学生往往只敢躲在书本的背后反复咀嚼空洞的理论而不敢尝试用理论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很显然,在新的教育发展形态下,随着教育变革速度的加快、知识更新的加速、信息化所带来的获取知识途径的扩展,中小学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和核心功能已经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未来生活幸福、事业成功奠定基础,并让学生成为有效而积极的学习者。对于教师而言,在新的教育形态下,教师的功能已经发生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思维的激发者”,从“施与者”转变为“助产者”,从“塑造者”转变为“发现者”。在新的功能下,教师最核心的能力不是“给予”的能力,而是为学生奠定“自主获取的基础”的能力,奠定“幸福与成功的基础”的能力。

如前所述,自信无论对于生活幸福或是事业成功亦或是有效学习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善育自信人格必然要成为教师的核心能力。善育自信人格要围绕三个词做文章:爱、效能感、差异性。

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人的自信首先建立在安全感的基础上,没有安全感的人很难建立自我认同,也就谈不上自信。一个人只有能够感受到“被爱”,才能有自我存在感,才能有对自身价值的自我认同。所以,培育学生的自信,首先就要从爱学生做起。

效能感。效能感是对“我能”的一种自我感受,是建立自信的关键内在机制。树立效能感要让学生能够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成功的体验中树立信心。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教育实践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误区。我们通常过度重视知识学习的难度,而忽视了不当的难度会让学生有严重的挫败感。也许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学会了做难题,但是却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严重破坏自信心的建立。正如在中美校长交流中一位美国校长所说:“如果能够用简单的内容让学生明白同样的道理,就绝对不要用过难的内容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呵护学生的自信心比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

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尊重差异意味着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认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我不是不优秀,我只是不一样”,深度自我认同是建立自信的内在心理机制,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让每一个人建立自信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要想塑造一个自信的民族,就必须要在學校里培育具有自信人格的学生;而要想培育具有自信人格的学生,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懂得在学生的心里种下自信的种子,而这才是“教师”相对于人工智能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

猜你喜欢
事业成功基石参与度
立足三个突出 奠定安全基石
团结与协作,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
核 安全基石
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心灵幸福与阅读无关吗?
用爱做教育的基石
中老年人健康的四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