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碧湖城规划研究

2019-06-12 06:23韩林飞张梦露
城乡建设 2019年10期
关键词:哈马规划生态

■ 韩林飞 张梦露

一、哈马碧湖城生态规划背景

2010年3月,作为欧洲之行的终点,习近平同志访问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哈马碧湖新城。习近平同志在会见会谈中始终以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十分认同瑞典的生态建设理念与经验,并对哈马碧生态城赞誉有加,指出了其对中国生态建设具有极大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哈马碧湖城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东南部,瑞典语义为“临海而建的城市”,原为一非法小型工业区兼港口,曾遭受极为严重的工业污染。后因瑞典申办2004年奥运会主办权而进行改造,向高循环低耗费、自然和谐发展。申办虽未成功,哈马碧湖城也未能成为奥运村,但因其超前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成功的建设经验而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典范。因此,本文结合哈马碧湖的生态规划,从生态认知、基础建设、公共引导和规划管理四方面进行论述,并对规划中的具体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说明。

图1 哈马碧湖城位置示意图

二、哈马碧湖城生态可持续规划

哈马碧湖城的生态建设并非实践某一个生态理念,而是对很多先进生态理念的综合运用,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城市最先进、最完善的结合,体现了瑞典对生态高层次的认知。并最终通过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公众引导、规划管理等手段成为了生态城市环保、节能、和谐发展的典范。

(一)生态的高层次认知

哈马碧湖城建设之初的目标为“无碳城市”,意在建设成为一座颇具标志意义的生态新城。生态,是哈马碧湖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自新城规划起便将“生态”和“可持续”的理念贯通始终。哈马碧湖城的成功源自其着眼全局的生态理念及其对生态的高层次认知。这种生态认知,并非局部化的湿地保留、滨水设计,也并非留于表面的“水污净水、林稀种树”,它始终将提升品质作为生态建设的根本目标,从全局角度深入而系统化地考虑生态环境,站在生态能量循环的高度眺望整个自然系统,真正认知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关系,领悟三者相互之间的影响。对生态除了保护,更是培育,不仅人类利用自然创造好的生活环境,更要通过人类活动使自然受益。保护生态肌理,还原生态脉络,监控生态足迹,并最终构建一个和谐共存的社会环境。

(二)生态基础设施

实现生态城市并非单纯保留城市生态肌理,更需要对城市生态脉络有正确的把握与适宜的维护。哈马碧湖城的生态规划实现了对城市生态最大程度的还原,这得益于他们对城市活动和生态足迹监控的重视,更是源于其强大的科学基础以及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

瑞典所处欧洲的同类型生态区建设案例丰富,可借鉴性较强,同时欧洲科学基础研究水平高,许多低碳和生态技术都已不是新生事物,在其生态城建设中运用到的垃圾循环利用、太阳能利用等技术,已有一定科研基础。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为后期实施跟踪与实时监控降低了投资成本和运营管理费用,便于及时接收反馈信息,指导新的规划目标制定、调整和实施。

(三)公众引导

除去先进的科学技术,当地居民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是影响生态可持续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且往往更加难以调控。政府制定的生态目标往往脱离于公众生活方式之外,例如能源消耗水平、出行方式等。哈马碧湖城的成功建立在对规划阶段起公众参与献计献策的基础上,哈马碧湖城最终呈现出亲近自然的人性化空间、现代节能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理念、便利的生活服务设施等,得到了公众的认可,甚至使开发商改变了最初对过高的环境目标的排斥。哈马碧湖城的项目支撑系统不但满足实施目标,还起到了教育作用,通过签署承诺书、政策法规等手段,正确引导公众自觉维护城市生态,公众作为构成社会活动各个环节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为城市生态作出了贡献。

(四)规划管理

生态城的建设不但需要正确合理的规划、公众的共同维护,更需要整合性的组织管理方式。自哈马碧湖项目团队1997年组建起,原本各自独立的技术部门有了合作与协调的平台,包括道路、房地产、供水、能源、污水及垃圾处理等部门。在生态城建成后,环境计划的实施和跟进被纳入政府城市管理系统,以责任分配的方式交予各领域市政委员监管,大大增加生态城规划实施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并利用科学智能监控城市生态情况,随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三、哈马碧湖城生态规划

(一)土地利用

生态城围绕哈马碧湖沿岸采用集约紧凑的开发模式建设,绿地、湖泊、道路、建筑相结合,形成紧凑的空间形态,形态特征归纳如下:

第一,城市街区尺度小。每段街区长度范围在50米到100米之间,片区大小通常为50米乘70米见方或70米乘100米见方,街区内部采用围合式布局,四周建筑围合形成庭院。

第二,城市用地功能混合,间或分布底商上住的混合公用建筑,满足了哈马碧湖城内部的职住平衡,减少了居民的日常通勤距离。

第三,哈马碧湖城采取TOD开发模式,公交站点一般位于商业和商务区中心地带,临近公交场站的地块容积率高于周边其他地区,将商务办公、娱乐休闲、图书馆等公共建筑集中布置。

第四,哈马碧湖城公共设施分布合理,充分考虑各种人群的需求及不同功能服务的辐射圈,建立邻里、社区、城镇三个层级的公共服务体系,使居民可享受到完善的近距离的公共服务。

图3 斯德哥尔摩城市肌理

(二)交通网络

交通是人类活动中产生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从交通建设入手解决能耗和污染问题,是实现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实现城市政府设立的80%的居民和通勤都采用公共交通、绿色出行方式的目标,哈马碧湖城斥巨资进行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在城市尺度,哈马碧湖城建立了以轻轨、公共巴士、共享汽车为主的便捷且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区域内以轻轨串连所有城市中心节点,并通过地铁站及与其相接的巴士线路将整个城市交织成一个通达的交通网络,使哈马碧湖城与内城及购物中心紧密相连,同时便于居民利用公共交通快速到达城市各个角落;城内以共享汽车的形式减少城市居民车辆保有量,并在主要公共建筑附近设立了免费充电装置,保证共享汽车的快速充电。此外,滨河区域建有渡轮码头,为近郊出行提供多样化选择,减少部分周边地区客运流量。城市内部道路构建以自行车、步行为主的慢行系统,有效降低了污染排放,拉近了居民与自然的距离,形成了绿色健康的通行环境及较高的通行效力。

在道路设置上,哈马碧湖城的道路系统延续了旧城网格状的路网形态,并充分考虑哈默比湖岸的地形与地貌分级规划道路,由一条三公里长的城市主干道将主要街区串联起来,次级社区干道呈网格状连接每个街区单元,并结合水岸景观、城市公园、庭院绿化等设置了多条景观步道。哈马碧湖城的网格型的路网形态,不仅增加了社区道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增加了每个街区单元的可达性,有助于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还提供更多的临街界面,从而提高社区的商业价值和社区活力,有利于街区单元的灵活划分及组合,也较易形成有序的城市肌理和空间形态。

图4 道路系统示意图

(三)空间景观

哈马碧湖城围湖而建,距离湖岸越近,建筑高度和密度越低,空间尺度也越是宜人,使城市内部空间与水域之间视线通透舒畅,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相互渗透,路网、开敞空间和绿地系统相结合,共同形成景色优美的景观视觉通廊,将自然渗透到城市中,实现人与城市与自然的融合。

图5 哈马碧湖城自然渗透

在环境设计上,哈马碧湖城依托于滨水空间设置了码头公园、栈桥步道等游憩场所,并在湖面上结合芦苇荡设置了海鸟的栖息地,用以构建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空间,亲水空间的各个细节共同营造出城市与自然交融的宜人生态环境,给予人们亲近自然的机会和场所。同时通过对废弃港湾和工业园区的再利用,连同沿岸建筑形成哈马碧湖丰富的沿岸轮廓线。

图6 哈马碧湖城景观规划

图7 哈马碧湖城港湾改造

(四)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

哈马碧湖城的城市空间实为斯德哥尔摩内城空间向自然的延续,其城市尺度、街区密度以及形式都趋近于内城空间而更加自然舒展。哈马碧湖城结合自身自然特征,建设开放的城市公园、水景空间,形成一种半开放式的城市格局,与传统的密集式街区相比,更为开放。

哈马碧湖城街区呈单元组合式,沿城市主干道分布,哈马碧湖城街区这种小尺度的灵活划分模式,可根据城市发展需求进行有机合并或再划分,在城市远期建设及城市更新中发挥极大作用。而街区间面积、功能的差异,呈现出街区的多样化布局,又使城市充满特色与趣味。每个街区多以建筑围合形成庭院,街区单元的景观不同,围合手法不同,院落形式也有区别,各有特色但又皆具通达开敞与舒适性。

图8 哈马碧湖城住宅庭院与景观

哈马碧湖城内公共服务设施采用分散式布局,从城市角度考虑资源配置,提高了公共设施的利用率,同时降低建筑覆盖率过高对城市生态的负面影响。哈马碧湖城主干道两侧的街区综合居住、商业、办公等功能,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环境。商业办公更是融入社区,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也避免了集中办公带来的交通拥堵。城内街道立面丰富、功能齐全,结合服务设施共同打造富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空间,也减少了居民因工作通勤与生活活动带来的交通污染。

图9 哈马碧湖城城市生活空间

图10 功能分布示意图

(五)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节约能源管理系统

哈马碧湖城生态建设成功的技术核心在于 “哈马碧模式”——一种能将能源、雨水、污水、垃圾等进行生态循环利用的系统。这个系统整合了建筑、景观、生态基础设施等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将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最大程度提升当地能源利用效率。

哈马碧湖城建设之初设立的超高目标让众多相关建设投资人员怨声载道,净化污水清除有毒物质及将居民人均用水量降低一半(每人每天100升)的目标让人直呼难以完成,虽然至今目标仅完成了一半,但已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哈马碧湖城边界设立污水处理厂,将污水中抽取出来的污泥进行生物分解后再排往海域,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供当地汽车及家庭燃气使用。地下设置渗水层和蓄水池,城内所有的积水、雨水、融化水都在当地进行储存及处理。此外,还采用建筑的绿化屋顶及景天类植物来收集雨水,还能起到隔热作用,从各个方面实践着节能和生态的理念。

通过城市内部的能源循环利用,哈马碧湖城可以解决自身所需能源的50%。建筑物屋顶安装有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废水污泥、食物废物都可以分解产生沼气,同时处理后的废水和废物也可以用于生产的制热、制冷和发电使用。在垃圾处理方面,哈马碧湖城构建了楼层、街区、地区的三级垃圾管理系统以及一套真空处理垃圾的全自动中央垃圾抽吸系统,小区内的垃圾投掷点通过地下管道连接中央收集站,再通过控制系统将垃圾运送到大的集装箱。经过适当处理后,这些城市废物即可转化为农作物肥料或热电厂的燃料。

图11 哈马碧模式

(六)公众引导

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亦是决定城市生态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哈马碧湖城环境信息中心即为此成立,并对全市居民及全球参观者开放。环境信息中心既是哈马碧湖城对外宣传的窗口,参观者可以在这里了解生态项目相关的信息、看到各式生态技术产品,同时它也是城市居民的资讯指导平台,肩负着对城市居民生态维护的提示和监督职能。哈马碧湖环境信息中心为城市居民定期邮寄环保小报,为新入住的居民发送“欢迎袋”,倡导并指导居民更好地融入哈马碧湖城的生态友好的生活。通过哈马碧湖环境信息中心的资讯指导,生态与环保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并不断加深。

图12 哈马碧湖城形象宣传

生态城市建设中,人对环境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生活在城市而非森林中的城市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早已昭然若揭,被动减少人的干预试图降低对生态对自然的影响是徒劳无功的,或许看似保护生态了,但其实只是减慢了破坏的速度。从哈马碧湖的生态规划中不难看出,真正生态规划应是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利用人类对周边环境不可避免的干预,积极与自然环境互动,互利互惠。例如在新城规划或者城市更新中,仅仅保留一座山体或者一片水域并不能被称作生态规划,这单纯只是最小限度的保护,如何做到利用规划、利用人的干预,使自然与人类都从中受益,才是生态规划的根本。

土地开发中,瑞典哈马碧湖城的网状结构街区亦处于远期建设考虑,城市街区尺度小而且方正,可以在城市更新中灵活运用,在充分利用规划用地的同时,为后期规划更新提供便利。为多数城市现存的城市用地不足及城市更新困难指引了建设方向,避免了城市无序扩张及用地转型的困难。

猜你喜欢
哈马规划生态
热情不改就是成功
“生态养生”娱晚年
投 降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克哈马的诅咒》中人物的神话审美研究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