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名家笔下的至美真情

2019-06-12 00:34李晶
求学·素材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乡愁故乡事物

李晶

名家笔下的故事与情感各异,但无一不萌生着真挚的情绪。走入名家名篇,读出至美真情,让我们在不同风格的作者笔下找寻写作的真味。

一、在“恒常”与“无常”之间,坚持对美好与希望的追求。——辩证思考,凸显深度。

推荐篇目:林清玄《可以预约的雪》。

我每次在开同学会或与旧友重逢之后,心总会陷入一种可畏惧的茫然,我畏惧于生之流变巨大,也茫然于人之渺小无奈。思绪随着茫然跌落,想着:如果能回到三十年前多好,生命没有考验,情爱没有风波,生活没有苦难,婚姻没有折磨,只有欢笑、狂歌、顾盼、舞踊。可是我也随之转念,真能回到三十年前,又走过三十年,不也是一样的变化,一样的苦难吗?除非我们让时空停格,岁月定影,然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并因而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进而对自身因缘的变化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素的变化无怨无忧,这才是我们人生的课题吧!当然,因缘的“常”不见得是好的,因缘的“变”也不全是坏的,春日温暖的风使野百合绽放,秋天萧飒的风使菅芒花展颜,同是时空流变中美丽的定影、动人的停格,只看站在山头的人能不能全心投入,懂不懂得欣赏了。

在岁月,我们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在人生,我们走过了许多冷暖炎凉,我总相信,在更深更广处,我们一定要维持着美好的心、欣赏的心,就像是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芒花,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

尚未看到芒花的此时,想到车子在米色苍茫的山径蜿蜒而上,芒花与从前的记忆美丽相叠,我的心也随着山路而蜿蜒了。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感怀,直面内心“可畏惧的茫然”。然后以一句概括性极强的“我畏惧于生之流变巨大,也茫然于人之渺小无奈”呼应上句,同时引发自己对生命中“常”与“变”的思索。作者将思绪涌动的过程和盘托出,通过辩证的思考,“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并因而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深挖生命的主题,流淌着作者关于哲理的思考和感悟。作者将自身的态度幻化为一句凝练的话语:“对自身因缘的变化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素的变化无怨无忧”,这何尝不是作者生活的体会和生命的智慧?“在岁月,我们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在人生,我们走过了许多冷暖炎凉”,行文过程中,作者以花为媒介,记录生命与记忆的痕迹,在“恒常”与“无常”之间,坚持对美好与希望的追求,充满辩证,凸显深度。

二、在“个体”与“群体”之间,找寻事物的普遍规律。——小中见大,一叶知秋。

推荐篇目:秦牧《生命壮歌》。

有人说,古代神话的存在,是人类渴望战胜自然的心理错综曲折的表现。人能够被某些小小动物的生命现象所激动,我想,正是人对于同类中某类行为的崇敬心理错综曲折的表现。人对生物的这种奇特感情,说穿了,不过是人对人的感情的升华而已。如果我们不斤斤纠缠于虫鱼鸟兽这些形象,就可以透过动物看到人,领会不少人对于坚毅、刻苦、勇敢、智慧这类美德的由衷敬仰。

对个人的作用,做出过分夸大的估价,谁都知道是不当的。因为历史归根到底是劳动群众集体创造的。但是个人的行为只要顺应历史的潮流,合乎人群的需要,就的确可以发挥异常巨大的作用。我们只要举出几件普通的事情就足够说明了,试想:爱迪生的发明,怎样改变了全世界人类的生活面貌;巴斯德发现了细菌,怎样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琴纳医生发明了种牛痘,竟使猖獗流行于地球上的天花到了当代终归全部趋于消灭;达尔文的发现,怎样使人类认识了自己并使生物学跨进了新的境域……

历史上常常出现一些害死了千千萬万人的“杀人魔王”,也常常出现一些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革命家和科学家,把这些简单地归结为“历史规律”在起作用而对个人因素的作用不作充分的估计,是有欠公允的。

一个鲁莽者的一根火柴可以烧毁数千亩山林,一个科学家的毕生辛勤又可以创造数万亩山林。从这样的事情当中,我们可以见到个人能够对整个社会发挥多么坏或者多么好的作用,而且并不是注定非如此不可的。

从前面提到的生物现象,使我想到人类社会中的现象,生命,有的像一个泡沫,有的却可以谱一阕壮歌。对于好些人,只能碌碌无为的生命,在某些人身上,却能够发挥多么巨大的潜能,绽放多么美丽的花朵啊!

作者抒发情感时,有着严谨的逻辑性。“人能够被某些小小动物的生命现象所激动,我想,正是人对于同类中某类行为的崇敬心理错综曲折的表现”,只一句,就以类比的思路在动物与人类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展示出了二者的相通之处,从而得出“人对生物的这种奇特感情,说穿了,不过是人对人的感情的升华而已”的结论。思路清晰,富有逻辑性。在论述“个体”的作用时,作者以“个人的行为只要顺应历史的潮流,合乎人群的需要,就的确可以发挥异常巨大的作用”概括自己的观点,同时大量举例,富有说服力。作者善于找寻“历史规律”与“个人因素”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整体出发看待事物。并且,作者融入了宏观视野与迁移的方法,“从前面提到的生物现象”,想到“人类社会中的现象”,在“个体”与“群体”之间,发现事物的普遍规律。做到了小中见大,一叶知秋。

三、在“他乡”与“故乡”之间,感受新旧交替,埋下永恒乡愁。——揣摩细节,真情尽显。

推荐篇目:孙犁《老家》。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展现了自己对故乡眷恋而又复杂的情绪。“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只一句,就延伸了自己与故乡在空间上的距离,并从时间上拉长了对故乡思念的情绪。少时,“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行居无定”;晚年,“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三个时刻,愈发忧伤,萦绕在意识深处的乡愁更加难以割舍。作者列举着故乡的风景,写下了一纸的“物是人非”。作者用“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宣告了自己对“故乡”的爱。“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故乡的变化诠释着新事物的崛起,而“我那几间破房”则代表着旧事物的衰败。所有这些关于细节的描述与新旧事物的鲜明对比,都展现出作者对于“故乡”这一符号日渐逝去的复杂心绪。尾句“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满怀不舍却又饱含理性,能够引发读者对“乡愁”的共鸣,让读者在“他乡”与“故乡”之间,感受新旧交替,埋下永恒乡愁。

猜你喜欢
乡愁故乡事物
乡愁
乡愁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故乡
回头一望是乡愁
单独中的洞见
故乡常在我梦里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