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钢琴艺术人才现状调查研究

2019-06-14 09:13徐玮鸿王晨兰刘长旭
艺术评鉴 2019年8期
关键词:湖南人才培养

徐玮鸿 王晨兰 刘长旭

摘要:钢琴艺术人才对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湖南作为文化大省,近年在钢琴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钢琴艺术人才培养动态与发展趋势,立足湖南钢琴艺术人才培养现状,研究湖南钢琴艺术人才培养的优化发展路径。

关键词:湖南   钢琴艺术人才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173-02

当下音乐文化的整体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音乐文化的发展首先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钢琴音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包括了钢琴作品创作与出版、钢琴教育与理论研究、钢琴艺术人才培养等在内的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这其中钢琴艺术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国内外钢琴艺术人才培养研究

(一)国外钢琴艺术人才培养

从整个欧洲钢琴发展史可以发现,国外自钢琴诞生至今,一直重视钢琴艺术人才的培养。不论从师承传递所产生的钢琴学派,如德奥、英法钢琴学派追根溯源都会回到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李斯特;还是各大钢琴赛事发掘的著名钢琴家,如被誉为“钢琴奥运”的由波兰肖邦协会主办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所发掘的波兰籍钢琴家哈拉谢维奇(Adam Hazasiewioz) 和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Krystian Zimerman)等,国外对于钢琴艺术人才的研究,都在演奏风格、创作改编、教育教学、理论学术、实践交流等方面形成了系统而又庞大的体系,并对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国内关于艺术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

国内关于钢琴艺术人才的相关研究,除了将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翻译与进一步研究之外,对于中国本土钢琴艺术人才的培养现状也进行着深入的探索,如《美国大学高层次钢琴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中国化思考》(姚紫津,《钢琴艺术》,2017.02),该文章通过对两国高层次钢琴艺术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比较,探寻当下中国高层次钢琴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再如《天津钢琴专业人才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刘芸,《大舞台》,2013.11)该文章对天津市钢琴艺术人才专业能力提升途徑和发展策略提出了自身的见解与主张,并强调对天津钢琴专业人才现状和钢琴人才发展策略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天津文化艺术事业的持续发展。但在可查询的关于国内钢琴艺术人才的24篇研究文献(知网,参考年限为2010至今,包括硕博论文)中发现,关于高校钢琴人才培养的研究文献共有17篇,社会钢琴人才培养的为4篇,涉及到区域性地方钢琴艺术人才的研究文献仅为3篇。可见针对区域性地方钢琴艺术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还不多见。

(三)国内关于艺术人才培养的相关社会活动

为有效推广钢琴艺术形式,深化国内外钢琴艺术的交流,我国先后举办多场钢琴演奏赛事,通过在各省直辖市设置赛区,从而调动起钢琴音乐爱好者的激情,将钢琴艺术推向人们的生活,进而促进我国钢琴领域的发展,提高国民的音乐素养。其中,较具影响的有金钟奖、星海杯及长江钢琴比赛等等。而在国际比赛中,近年我国优秀的钢琴艺术人才均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此外,由于我国经济的繁荣,及国民音乐素养的提升,诸多国外钢琴名家在国内开展钢琴演奏会,并积极参与到诸多的钢琴赛事的评审工作中,间接地推动了我国钢琴艺术人才培养的发展。

二、湖南省钢琴艺术人才现状研究

湖南省作为文化大省,其钢琴艺术人才有其自身特有的历史性和地域性特征。例如,在钢琴创作领域,由湘籍作曲家谭盾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晚期的钢琴作品《看戏》和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等作品,均取材于具有湖湘地域性民族风格的民歌或花鼓戏,在创作领域方面奠定了“湖湘钢琴文化研究”的基石;在钢琴舞台艺术领域,近年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被《环球邮报》称为“罕见而富有诗意,一位极有天分和未来的钢琴家”——邹翔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湘籍青年钢琴家正活跃在国内外的艺术舞台上,他(她)们不仅代表着湖湘音乐文化不断发展的优秀成果,更促进了湖湘钢琴音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此外,以湖南师范大学朱咏北教授为代表的各高等院校音乐学院,以高乐平、邹艳香为代表的湖南省及各市州的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以左承德、蓝云飞为代表的湖南省键盘音乐学会,以“王焱钢琴艺术学校”校长王焱为代表的省内各类钢琴培训机构等单位机构,近年在钢琴教育与理论研究、文化交流与比赛活动以及产业市场等方面均对湖湘钢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湘籍钢琴艺术人才主要活跃于国内外舞台艺术、作品创作、钢琴教育等领域。(详见下表)通过统计可以发现,湖南钢琴艺术人才所涉及的领域较广,部分演奏家、作曲家和教育家近年在国际国内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但在钢琴艺术人才规模上,较其他艺术底蕴雄厚、具备卓越经济文化优势的省份则略显不足。从年龄层次上看,青年钢琴演奏家和少年钢琴演奏家数量不多,后继乏力。从艺术人才所毕业院校及专业分析,众多湖南省钢琴艺术人才大多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诸如中央音乐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等。

三、湖南省钢琴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展望

(一)加大教育投入

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是培育国民生活综合素质的核心。在钢琴艺术人才培育过程中,应紧跟时代脉搏,响应国家号召,加快人才的培育及输出的步伐。此外,为全面促进钢琴人才的培育,湖南省教育职能部门应在院校人才培育及社会培训机构人才培育工作中制定相关支持性政策,解决钢琴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以及教学机构的设施设备问题,并结合社会文化产业,加大钢琴音乐人才的就业率,从而提高钢琴学习者对专业学习的针对性及就业的多样性。只有贴近生活,结合实际,才能从生活中发展出艺术,进而培育出优秀的钢琴人才。

(二)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音乐文化领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湖南省教各文化职能部门应立足社会实际需求,制定相关文化活动标准,展开丰富多样的舞台艺术活动,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积极向省内外推广湖南钢琴艺术人才,进而为本省钢琴人才的培育提供良好土壤。

(三)多种培养途径路径

针对“湖南省钢琴艺术人才调查数据”所反映出的湖南钢琴艺术人才数量有限、年龄层次差距较大等情况,可从钢琴考级、社会培训、院校教学等三个途径展开对湖南钢琴艺术人才的培养。

首先可通过钢琴水平考级制度改革,制定适用于省内的行业规范,分级分层的从钢琴演奏、钢琴伴奏、钢琴教育理论及钢琴创作等方面界定各类钢琴人才,从而将钢琴艺术人才类别立体化,促进湖南艺术人才的发展。其次在社会培训方面,以湖南省及各市州的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省键盘音乐学会及各类钢琴培训机构为主体,积极开展各类钢琴培训活动和钢琴赛事,拓宽教育视野的同时促进人才培养。最后在院校教学方面,各高校应结合湖南钢琴艺术人才现状,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通过优化学科间的设置,加大对于音乐创作、舞台实践等方面的教育投入,培养适用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钢琴专业人才。

四、结语

湖南浓郁的文化氛围,培育出诸多的钢琴艺术人才。结合当前湖南省鋼琴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特点,为培育出更多优秀的钢琴艺术人才,我们应以国家教育发展新形势为指引,立足湖南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本省钢琴艺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路径,进一步繁荣湖湘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玲.谈艺术类招生考试政策与艺术教育发展的关系[J].艺术教育,2010,(08).

猜你喜欢
湖南人才培养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湖南造”首列CJ6动车组上线运营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湖南童谣
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