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以超星学习通为载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2019-06-17 08:34郭欣红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消费导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超星互联网+微课

郭欣红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互联网+”的概念自2012年被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在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推动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从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新型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使该行业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带来了教育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打破了地域边界,时间限制,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从而改变这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方式。[1]互联网与教育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对学习、教学、组织模式的冲击及由此给教育理念和体制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学资源从封闭到开放、教育载体从单一到多元、学习从被动到自主、教学方式从灌输到互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使一切教与学的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使教学更个性化,教育更均衡化。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那样,“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老师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课后辅导为核心,如今的第四代教育,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核心。[2]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3]笔者认为以超星学习通为网络平台,将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结合,实现一体化教学,能使教育搭载“互联网+”的快车实现教学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一、超星学习通是促成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平台

“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教学近几年在各高校风靡,也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但在应用方面尚处在彼此隔离、各自为政的初级阶段。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正悄然发生着转变,移动学习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超星学习通APP是由超星网推出的一款学习应用软件,目前在各大高校得到广泛应用。利用超星平台能够实现翻转课堂、慕课、微课完美结合,把翻转课堂的教学小视频、课前预习、小组讨论内容通过超星学习通上传、学生可以在超星客户端上自主学习当天课程,进行小组讨论,同时慕课的开放性和透明性能够满让每位学生获得优秀资源。超星的海量电子图书、报纸期刊以及优秀的视频、有声读物、原创的课程资源,中外文献数据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学习服务,超星学习通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了与移动图书馆的无缝对接,让传统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混合式教学的实践途径

(一)课前教学活动准备

笔者于2018开始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尝试现混合式教学,讲授内容为高职经济数学。我们首先组建师资队伍,在超星平台上上传课程的整体设计方案、单元设计方案、教案、教学视频、微课视频、课件PPT、阅读资料库、习题库、课后答案、参考资料库、案例库,为一体化教学奠定了资源基础。在超星平台电脑端的首页发布每节课的翻转课堂内容,教师也可以在手机端发布学习通知、学习指南、学习拓展资料及测试题等。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只要在下次课前完成视频学习,提交在线测验、提问、完成师生网络互动即可。翻转是为了进入课堂进行准备,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同学们之间互动的场所。

图1 超星一体化教学流程

(二)课中教学活动内化

高职数学基本都是合班上课,人数较多,课堂上的“低头族”一直是让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多所高校都推出了“无手机课堂”,或强制学生在上课前将手机上交。实践证明,“无手机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得并不理想。超星学习通APP的签到功能,节省了传统点名的时间,手势或位置、二维码点名学生不能作假,出勤率明显提高。在传统教学中,合班上课学生上课用手机玩游戏、看视频不容易管理。而用超星学习通上课,老师在一节课中会发起多轮主题讨论、分组任务,播放视频,测验题也用手机APP发布,手机成为学习的工具。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有限且形式单一,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一般是通过作业,作业存在抄袭现象,且需要在下次上课才能讲评,教学反馈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较差,学生遇到疑问,也难以得到针对性的辅导。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学互动更为多元化,一堂课可以发起多次抢答,也可以选人回答,课上抢答学生很感兴趣,选人回答环节使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状态,不知道下一个是不是会选到自己,听课效果明显提高。利用超星的测验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即兴编写一道题让学生回答,分配小组任务、主题讨论、在线课堂等形式,使师生互动丰富多彩。通过查看和导出测试统计结果,随时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超星平台学生可以给老师留言提问,老师也可以在讨论区布置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无论是讨论区发言,还是线上的作业,都完成的非常好,线上线下的同步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每章的重点难点,在课件中恰当插入微课,进一步实现混合式教学。如果课上老师讲授的内容没有弄懂,学习可以课后观看视频,视频内容可以掌控,暂停、重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实现自主学习。

(三)课后教学活动升华

课后作业既可以在超星平台上发布,也可以在手机端发布,方便快捷。课后作业既可以从试题库中选择,也可以手动随时编写。学生线上提交作业,成绩能很快统计出来,有效实施了考核,便于档案管理。另外,对于拓展题,简答题等,可以设置助教管理,实现学生互评。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都可以实现网上答题,大大节省了教师评卷时间。

课后我们推送智慧职教的慕课。我们和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合作,陈燕燕老师的慕课,作为学生课后复习的资源,鼓励学生自我学习、积极探索,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认真完成平台上的作业和练习。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经济数学慕课也是我们推送的课程之一。MOOC课的使用,可以让学习困难的学生重温教师讲课的内容,更大的优点是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习空间。通过与名校共享和共建,势必会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带动我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三、混合式教学的考核体系

实行混合式教学以后,对学生的评定考核更加合理。我们的期末成绩分为平时+期末考试,平时包括出勤、作业、参与活动、网上互动、教学视频观看次数、提问、拓展提高题参与次数七个方面,期末考试是上机考试。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各项学习统计数据,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出勤、交流、章节测试、课堂活动表现、课程积分等情况,了解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累积结果,教师根据这些数据科学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期末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去统计,期末评定更加科学合理。

四、结束语

在享受互联网的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给我们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学者曾说:“如果还像当年我们被教授的那样去教学的话,我们就掠夺了儿童的未来”。[4]在“互联网+”时代,超星学习通、考试酷、雨课堂等教学软件应运而生,我们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要充当教学设计者、资源开发者、教法研究者的角色,抱着终生学习的态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实现教育教学与时代协调发展,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实现一体化混合型教学模式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猜你喜欢
超星互联网+微课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