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化知识视角下的技能组合教学策略

2019-06-17 02:22蒋新成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结构化运球动作

蒋新成

结构化知识就是教师把学生所要学的知识要点按照其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有层次性地组合起来,让知识由繁变简、由零碎变系统,将学生每节课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能条理化和正迁移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的体系和结构产生形象化的感知和认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是一点点累积的,体育教师面对当前众多版本的教材体系,需要在把握各教材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剖析教材,根据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身心特点,通过准确判断与合理推演,梳理和遵循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通过思维建模,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像红珠穿线,从而建构学生良好的体育知识结构,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服务,笔者就如何运用结构化的知识进行技能组合教学谈谈个人的3点思考。

一、基于教材的逻辑性进行技能组合教学

教材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排列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现象,在上课前要先分析和研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针对同一类教材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组合进行组合技能教学。如,在水平二(三年级)《跳跃》教材中,笔者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见表1)时,根据教材的逻辑性围绕“多种形式的连续跳跃活动方法”进行技能组合教学。针对水平一阶段学生的特点,主要让学生先学习体验单脚跳、双脚跳、连续单脚和双脚跳,再进行不同身体姿态、设置不同器材障碍跳跃等多种形式的跳跃的过程。依据跳跃教材的逻辑性,让学生遵循结构化知识的特性,以做出多种形式“跳跃”动作为主,如连续直膝跳、分腿跳、开合跳、触胸跳、弓步跳等。根据多种形式的跳跃动作设计不同的跳跃内容,通过4课次的学习,由单一的动作练习逐步到组合技术练习,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最终达成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性、灵敏性等目的。

二、基于实战应用环境进行技能组合教学

技能组合教学就是让学生进行多种动作技术的学练,增强知识点之间或动作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问题导向,注重生活和比赛情境的创设,学会运用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學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如,水平一(二年级)《篮球运动与游戏》一课,该课在进行教学时由单个技术动作、组合技术动作串联而成,通过不同的练习方式,如不同位置不同距离的运球练习、边运球边用另一只手挥丝巾“拨打”110、119、爸妈的电话号码,持球“抓尾巴”,运球“抓尾巴”,小组PK运球“互抓尾巴”等技能组合练习方式。在本课中设计了由单一的身体练习到组合练习方式,如从原地运球到行进间运球、边运球边“抓尾巴”、运球“抓尾巴”竞赛等多种方式组合而成,各种方法之间呈现递进式线性关系,通过练习方法的难易程度推进和创设情境的不断变化,在课堂学习中让学生不断转换练习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反复操练技术动作,巩固提高运球技术,最后以小组比赛的形式使技术的运用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综合的运球能力,发展体能,并从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在球类教学中还存在学生“会运球、会射门但不会比赛”的现象,球类项目讲究战术运用和团队合作,只有良好地运用战术,才能真正体现团队精神。如果教学过程中没有比赛和对抗,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而在本次教学展示中十分注重实战应用情境下进行技能组合教学,值得广大体育教师参考和反思。如,水平四(八年级)《足球运动》教学中,执教教师先安排学生进行单个的运传球练习,再通过小组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凸显了体育育人价值最大化。球类项目的对抗性和竞争性是让学生产生兴趣动机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设计单元教学计划或者每一堂的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安排过多地抠技术细节动作、过于强调精细化技术,应尽量运用比赛的形式进行技能组合教学应用,进而让技能动作得到巩固和提高。实践证明,基于实战应用情境进行技能组合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练习密度,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体能,突出技术的活学活用。

三、基于目标引领内容进行技能组合教学

基于结构化的知识进行技能组合教学,必须先要有一个“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都体现了“目标引领内容”的课程思想,强调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使所有体育教学活动都围绕课程目标来开展,并最终达成课程目标。在提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要强化体育课程核心目标,明确指出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其思想的引领下从“教材一体化”的视角开展教学,同一水平层次的教材一般可以按照单元教学计划排列。如,笔者在设计小学的篮球教学内容时,设置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篮球运球、传球技能,学会简要的篮球运球传球战术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初步的篮球比赛意识。围绕这一目标在每学期、每学年都设计了相关篮球教学单元,涵盖了一年级至六年级12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前后内容有合理的设计与搭配,确保整个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对于不同的教材进行技能组合练习时候,要将内容合理搭配,整个教材体系要体现出连续性、合理性、有效性。每课时中的练习内容要有递进性、逻辑性、实效性,根据不同教材教学目标来设置,分解到每个学期和学年的教学,从单一技能再到组合练习,从简单技术到复杂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序逐步的组合技能教学,整体思路突出的是结构化知识的“正迁移”学习。

总之,组合技能练习是今后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练习形式,是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在课堂实践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要避免陷入误区,不应为了组合而组合,而应基于结构化知识的视角,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负荷合理,组织严谨,内容简单实效,突显教材一体化教学,充分发挥组合技能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育人功能,最大化地提升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亭,唐景丽.新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走向的回顾与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0):96-100.

[2]邓若锋,屈冬林,张友,庄宏远.积极身体练习体验的体育学习动因——“目标引领内容”的内涵及对体育学习的价值[J].中国学校体育,2014(3):24-26.

[3]张金桥,王健,王涛.部分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0):5-20.

猜你喜欢
结构化运球动作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下一个动作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完形填空一则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双人运球”乐翻天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