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补偿性体能练习有效性“四策略”

2019-06-17 02:22王超峰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验班教材内容负荷

王超峰

一、根据主要教材,选择补偿性体能练习内容

补偿性体能练习作为直指学生体能发展的辅助性教学内容,其内容选择的先决条件是主要教材教学所能达成的学生体能发展量度。然而,如果教师忽视了对主教材负荷特征和技术特性的综合考虑,那么这样的补偿性体能练习将不得要领,甚至适得其反。在笔者以往观摩的各类课中,补偿性体能练习几乎每节课都有涉及,但这些体能练习无外乎游戏性质的、肌群统筹的。由于缺乏对学生主教材运动技术学习的支持,即便这些练习对提高某项身体素质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于学生完成主教材学习目标和掌握教学重难点。没有明显帮助。甚至会因为补偿性体能练习对教学时间的占用,而导致学生无法达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选择了与主教材技能相关的补偿性体能练习内容安排教学。如,在篮球双手胸前投篮教学中,针对学生运动负荷总体偏低的情况,笔者选择了折返跑、后退跑、侧向滑步等移动步伐与学生投篮后的位置轮换相结合;在排球垫球教学体能练习环节,笔者安排了三米线交叉步练习、对墙手指俯撑练习等。

二、根据补偿性体能练习内容,确定练习时机

从发挥教学效能的角度考虑,补偿性体能练习内容最好与主教材内容学习相结合,一般安排在基本部分的后半段,这也是相对合理的常用练习时机。然而,对于一些类似于体操技巧等不太适合穿插体能练习的教材内容来讲,体育教师就要在课的其他部分合理选择补偿性练习的安排时机。如,《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中就提出“准备兼体能”,即在课的准备部分安排4~5分钟持续的身体练习,有趣味,与主教材关联密切等。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但解决了部分教材内容不宜拆分和穿插体能的问题,也充分说明了补偿性体能练习安排在准备部分的可行性。除此之外,对于因为主教材不宜拆分和穿插体能而导致的体能练习问题,还可以通过组合练习的形式在主教材的学习活动中进行安排。对此,《纲要》“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中也提出了“教材三个一”的组合练习建议,以期在實现补偿性体能练习发展学生体能的同时,通过组合练习促进学生的运动技能提升。如,在三年级的投掷课中,教师要求3人1组练习原地持轻物向前投掷,2人进行投掷练习,另外1人在2人中间垂直举双手跳跃,充当障碍物,让学生投出去的物体从其头上通过,练习几次后交换,换一名学生来充当障碍。这样一来,既较好地解决了投掷的出手角度,又提升了学生练习的兴趣,还能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体能。

三、根据补偿性体能练习预期,有效控制负荷

有效控制补偿性体能练习安排,从而让学生的运动负荷尽可能地处在合理水平,才可能实现发展学生体能的最初预期。身体素质作为学生体能水平的外在形式,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素质,不但有比较明显的素质发展敏感期,更有一套相对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明确的负荷要求。教师在进行补偿性体能练习的教学活动时,只有遵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才能达成练习预期。为此,教师选择体能练习内容时必须根据主教材,合理选择补偿性体能练习内容,根据练习预期去有效控制学生的运动负荷。在组织教学和体能练习时,如果主教材内容本身运动负荷较大,那么补偿性体能练习负荷就应该小一些,反之亦然。如,在一节耐久跑的研讨课中,执教教师安排的主教材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已经十分疲惫。然而,在体能练习环节,执教教师又安排了推小车及单脚跳练习,如此一来,这堂课的平均心率达到了140次/分钟,显然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另一节前掷实心球的新授课中,由于主教材的教学密度较低,学生练习次数过少,因此,教师在体能练习环节安排了持续5分钟的跨、跳、钻组合练习,此举较好地弥补了主教材密度过低、强度过小的不足。

四、根据单元教学,统筹补偿性体能练习安排

补偿性体能练习,同样应该与单元计划相结合,在一个单元教学中,第1课时安排什么,第2课时安排练习什么,都应该事先考虑好,有了相对连贯的体能安排,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会轻松许多。为此,笔者以实验的方式对所执教的五年级(共4个班)进行了“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的实验。4个班级学情基本类似,以501、503为实验班(将体能练习结合主教材进行安排),502、504依旧以传统的的体能安排为主。本单元教学共安排4课时,实验班第1课时安排的内容为单脚跳10米共8组;第2课时安排的内容为上几步单脚起跳摸悬挂的小皮球;第3课时仰卧举腿练习。非实验班第1课时安排的体能练习为推小车15米,共4组;第2课时安排的体能练习为立卧撑15个1组,共3组;第3课时安排的体能练习为平板支撑1分钟1组,共3组。第4课时4个班统一为考核课。考核的时候,笔者邀请了体育组的其他几位专职教师当评委,考核的结果实验班跳过80厘米的学生有60人,总人数91人,非实验班跳过80厘米的学生为33人,总人数90人。测试成绩比较清楚地呈现了二者之间的差距,这也论证了补偿性体能练习若能在单元教学中合理地渗透,必然会使单元教学目标实现更有效的达成。

猜你喜欢
实验班教材内容负荷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生如夏花
商业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