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跆拳道史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

2019-06-18 01:47陆宇榕张元文
体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空手道史观史学

陆宇榕,张元文

1 韩国跆拳道史学的研究范式

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武技形态是跆拳道,对其的理论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韩国内开始逐渐形成,尤其是跆拳道的史学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不断地成为跆拳道理论研究中的焦点和辩论点。

通过梳理文献可知,迄今为止韩国跆拳道的史学研究主要围绕着跆拳道史观展开,较具代表性的史观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第一种史观认为跆拳道是源自韩国古代时期的传统武技项目,这一观点可以称为跆拳道传统史观(以下简称为传统观),该史观的主要拥护者有 Choi H.H.[1]、Kim K.S.和 Kim K.J.[2]、Jeong C.M.[3]等韩国学者。第二种史观认为跆拳道乃是在朝鲜半岛的日治时期(1910—1945年),由日本的空手道转型而成的武技项目,此观点可以称为跆拳道的外来武技传入史观 (以下简称为传入观),该史观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代表人物为韩国跆拳道学者Yang J.B.[4]以及Kim Y.O.[5]。第三种史观认为,在韩国的日治时期,日本空手道、韩国传统武技——托肩术(Taekkyun)和中国武术三者融合形成了现在的跆拳道。此观点最早由AhnY.K.提出,被称为跆拳道的融合史观(以下简称为融合观)[6]。在一定程度下,以史观为核心的跆拳道史学研究范式在众多韩国学者的努力下得到了大力发展。但除跆拳道史观研究领域外,跆拳道史学研究仍存在较多可发觉的新课题与研究的突破点。为了丰富今后跆拳道史学研究的内容以及完善跆拳道史学研究的方法,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持续比较法对现有的韩国跆拳道历史先行研究进行比较与分析,其次,于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笔者对4位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的权威学者进行访谈(表1),与每位访谈对象均进行了两次以上、每次不少于1.5小时的访谈。笔者采用陈述性与评论性相结合的开放式提问形式,向访谈对象询问了对于韩国跆拳道历史研究的范式、研究方法等问题的看法,从而深入分析适用于不同跆拳道史学研究的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今后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方法层面进行展望。

表1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TableⅠBasic Information of Interviewees

1.1 跆拳道传统观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韩国跆拳道学术界就跆拳道历史问题有着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最早出现的是跆拳道传统观,持有此史观的Choi H.H.、Kim K.S.和Kim K.J.等学者认为跆拳道是民族古来有之的固有武技项目。许多跆拳道界人士将民族主义思想与跆拳道传统观结合在一起,在韩国跆拳道界产生了很大的共鸣。跆拳道传统观提出的主要历史证据为高句丽舞踊墓中的壁画(图1)和韩国三国时期的金刚力士石像(图2)。

图1 高句丽舞踊墓壁画Figure 1 Goguryeo Maiko Tomb Wall

图2 韩国三国时期金刚力士石像Figure 2 The Statue of King Kong Lux 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of Korea

此种有着浓重民族主义色彩的跆拳道传统观得到了众多诸如国技院(Kukkiwon)、大韩跆拳道协会(KTA)等跆拳道组织的采纳,同时在众多韩国出版的跆拳道教育丛书中对跆拳道历史的解释也多为此观点。但此史观所提出的诸如壁画、石像等关于跆拳道技术的历史证据与如今的跆拳道形态出入甚大,并且无法确切地证明跆拳道从古至今的发展路径[7]。因此,在韩国跆拳道学界,对于传统观的质疑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增多。

1.2 跆拳道传入观研究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部分韩国学者提出跆拳道是由日本空手道演变而成的。这种跆拳道传入观主要认为跆拳道并非韩国从古至今固有之武技,而是在韩国日治时期,一部分去日本留学的韩国学生在学习了空手道归国后传播的,进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武技项目。传入观的历史证据是韩国第一代跆拳道馆的馆长们大部分都是空手道的传承者,并且最初在各道馆中传习的武技技法大多都是空手道技法[8]。除此之外,赞成传入观的学者们大部分认为20世纪60年代创编的跆拳道品势中包含了相当多的空手道元素,这也是学者们赞成传入观的主要证据之一。

最早提出此史观的是Yang J.B.教授,他在1986年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中明确指出跆拳道是从日本空手道演变而成的,还详细地叙述了其演变过程中的传承宗谱[9]。他的这一史观在当时引起了学术界很激烈的讨论,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跆拳道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和争辩的内容。此后,1990年Kim Y.O.出版的《跆拳道哲学构成原理》一书中,再次提出了跆拳道是由空手道演变而来[5]。

传统观与传入观这两种站在对立面的跆拳道史观逐渐形成了论战的姿态。在这场论战中,支持跆拳道传入观的学者们认为从韩国近代以前 (1876年以前)的史料来看,关于跆拳道的内容相当贫乏,不具有史学研究意义,要考察跆拳道的历史问题就必须从韩国1945年解放前后来入手。且Yang J.B.、Kim Y.O.和Bae Y.S.等则普遍认为韩国解放前后随着在日本习练了空手道的留学生的回国,空手道开始传入韩国,这才是跆拳道传承的起始点。另外,从跆拳道的技术动作层面来看,支持传入观的学者们认为跆拳道的技术动作与韩国传统武技有很大的区别,而跆拳道的技术体系中与日本空手道一致的技术动作极其多。

基于以上,传入观主要以韩国日治时代(1910—1945年)末期传入韩国的空手道为史观依据,通过对1945年前后跆拳道的传承宗谱以及与空手道技术体系的比较,得出跆拳道是由空手道演变而来。

1.3 跆拳道融合观研究

在传统观与传入观进行着如火如荼的论战之时,20世纪90年代末,Ahn Y.K.教授通过对第一代跆拳道馆中青涛馆的创始人Lee W.K.进行的口述史研究,得出跆拳道最初是由日本空手道、韩国传统武技和中国武术融合而成的结论[10]。此种跆拳道史观以第一代跆拳道传承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习武经历、习练与传承的武技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跆拳道是由多种武技项目所结合而成的结论。因此,此史观在当时被称为跆拳道融合观。此后,又有诸如 Kang K.S.[11]、Heo I.U.[12]、Song H.S.和Lee K.H.[13]等研究人员对其他第一代跆拳道传承者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与Ahn Y.K.教授的研究结果相似。

跆拳道融合观主要结合跆拳道第一代传习者的经历、传承路径以及技术体系等方面,阐述了跆拳道的形成与中国、日本的武技具有密切的关联,此观点与传入观一样,否定了跆拳道是韩国“古来有之的固有武技”的正统身份,因此同样被跆拳道传统观学者视为对立学派。

2 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的方法特征

为了对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分析,通过韩国权威学术研究情报搜索系统——RISS对至今为止发表的有关跆拳道历史的论文进行了统计(表2)。

由表2可知,至今为止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中,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的研究居多。在研究范式方面,跆拳道史观研究范式占最大比例,其次是史观论战的研究范式。通过对以上韩国跆拳道历史先行研究的方法分析,结合跆拳道项目的技术、传承等要素,总结出以下目前跆拳道史学研究中所运用研究方法的特征。

2.1 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方法的片面性

韩国迄今为止跆拳道史学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跆拳道历史进行考察,引导出一种跆拳道史观。此类研究中单调的研究方法导致了对跆拳道整体历史中细节的忽略。例如,上述Yang J.B.、Kim Y.O.等主张跆拳道传入观的学者是根据跆拳道第一代传承者大部分都在日本留学时期习练过空手道,并且跆拳道的品势动作中大部分都与空手道技术动作相似这两点导出了跆拳道是由空手道演变而成的历史观点。针对此类论点,在本文访谈中,研究对象A提出了以下看法。

“目前跆拳道史学研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文献研究第一代跆拳道九大道馆——讲德院、武德馆、松武馆、吾道馆、正道馆、智道馆、彰武馆、青涛馆、韩武馆——的创始人的习武经历,从而证明跆拳道起源于空手道。这样做的原因是在韩国的古籍当中找不到与跆拳道相关的史料,所以只能通过第一代跆拳道馆的创始人、指导者的习武经历来证明跆拳道的起源。”

通过文献研究第一代跆拳道馆创始人的习武经历的确对研究跆拳道的起源具有意义,但忽略了跆拳道与空手道的技术体系虽然相似,均以型、对练、击破等形式进行,而在技术层面,传统空手道中高位腿法以及旋转腿法技术是极少的,这两点是跆拳道较为鲜明的技术特点。基于此,史学研究中研究方法的片面性容易导致忽视整体的历史事实。历史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导致事物在未来发展中的变化与突破。

另外,史观论战研究在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领域长时间占据了重要地位。在跆拳道史观论战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为了证明自己的历史观点正确,往往将研究的重心放在了批判其他史观上。在此过程中,应在批判其他史观论点的同时,通过多样的历史研究方法挖掘影响跆拳道历史发展的细节,使跆拳道历史研究在不断批判与被批判的学术过程中得到积极的推动。

表2 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统计Table II Historical Research Statistics of Korean Taekwondo

2.2 跆拳道史学研究方法的合理性欠佳

历史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英国著名历史学者E.H.Carr在他的著作《历史是什么?》中提出“历史是过去与现在不间断的对话”[15],这种不间断的对话是通过历史学者们长久的努力所形成的。因此,历史学者必须注意自身研究中所运用研究方法的合理性。本文访谈中,研究对象C针对跆拳道传统观学者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作出了以下叙述。

“大部分持有传统观的学者根据高句丽舞踊墓中的壁画及韩国三国时期的金刚力士石像等史料认定跆拳道从公元前就已形成,只不过当时的名称不是‘跆拳道’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距今时间久远,在仅有少数壁画和石像等比较匮乏的史料的情况下,断定古代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跆拳道的技术,这在史学研究中是较无说服力的。历史研究最主要的方法为对人和物的考证,然而在目前的跆拳道史学研究中,存在着部分研究方法不甚合理的问题,即过度依赖于物证,而忽略了对人的研究。这对史学研究是十分不利,对跆拳道史学研究的进展不但没有任何益处,反而会影响正确理解跆拳道历史,是有弊无利的。

根据上述跆拳道史学研究的范式以及研究方法的特征可知,通过韩国跆拳道史学界几十年间不断的努力,跆拳道史学研究大体形成了传统观、传入观和融合观三种历史观点,这在跆拳道史学研究进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突破,但由于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片面性与合理性的问题,跆拳道史学研究距离较为完整、系统地阐明跆拳道历史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跆拳道的发展是迅速的。1955年出现“跆拳道”这一武技名称以来,在60余年的岁月里,跆拳道的技术形态与传承方式不断地发生改变,这在跆拳道史学研究中尤为值得注意。笔者认为应在关注跆拳道发展脉络的同时,采用最为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历史进行研究,以期最大程度地剖析跆拳道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真相。

3 对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方法的展望

目前,韩国跆拳道史学先行研究主要围绕史观研究、史观论战研究、少量的跆拳道竞赛史、人物生涯史等展开。本文利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访谈法对目前韩国跆拳道史学界、东方武技史学界中具有相当公信力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访谈主要围绕跆拳道史学研究的范式以及未来跆拳道史学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

跆拳道作为一项韩国代表性的武技,在过去几十年间不断得到发展,并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成为正式竞赛项目。如今,跆拳道不仅是韩国的武技项目,也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武技运动项目。但在其得到巨大外在发展的同时,内在的历史起源问题至今不甚明了。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跆拳道史学者们对其进行了不间断的研究,但史料匮乏、主观倾向等原因,造成无一史观能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因此,本文通过对跆拳道史学研究范式及研究方法展开的分析,结合4名跆拳道以及东方武技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的访谈内容,试图在跆拳道史学的研究的方法层面获得新的突破。

研究对象A:“史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呈现出当时的事实。我认为可将跆拳道历史分为起源与发展两部分进行研究。跆拳道的情况比较特殊,不仅在古代的文献中查不到关于跆拳道的信息,就连近代的文献资料里也没有。这个现象不得不使我觉得跆拳道是在韩国近现代形成的产物,但这只是一种猜想,要想证实这个猜想,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对当时第一代的跆拳道传习者们进行了解。我们也的确这么做了,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部分学者只是根据第一代跆拳道传习者中的极个别人进行访谈,从而得出了跆拳道传入观的结论,这的确有些片面。我认为目前跆拳道史学研究比较大的问题应该可以说是研究资料搜集不充分。”

研究对象C:“访谈或口述史在跆拳道史学研究,尤其是对跆拳道形成的研究中是比较妥当的方法。但目前跆拳道的第一代传习者大多已经过世,要得到本人的第一手阐述基本已不可能。第一代指导者多数都留下了著作,从中也可以找到许多关于跆拳道形成的信息。对目前跆拳道史学界来说,非常需要集合众多学者共同的努力,对第一代跆拳道指导者们的生涯历程和留下的著作进行大规模的收集与分析。具体方法可以将文献研究和口述史两者结合运用,不过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通过以上研究对象A和C的访谈内容可以了解到,两位学者都认同以跆拳道第一代传习者为焦点,利用文献研究法和口述史方法,进行“物考”结合“人考”的全面研究。另外,研究对象C所提出了跆拳道史学界众多学者可尽可能地多进行合作,一起考察的观点,本文认为这一观点对今后跆拳道史学研究会有很大的推动与发展作用,能够帮助跆拳道史学者们避免研究的局限性,扩大研究的可续性,最大程度上控制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历史片面性问题。

研究对象B:“以跆拳道第一代传习者为焦点进行史学研究无可厚非,但是目前已存先行研究中有较大部分将第一代传习者在日本期间习练了空手道这一点扩大化,从而证明跆拳道是由空手道演变而来。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第一代传习者中另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国学习了中国武术中的一些拳法后归韩授徒的,所以在阐述第一代跆拳道传习者的习武经历时日本空手道和中国武术这两方面都要重视,不能出现研究资料搜集的片面化。”

研究对象D:“在跆拳道的史学研究中,特别是关于跆拳道起源的研究中,一定要将第一代跆拳道传习者们的经历和最初跆拳道技术体系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呈现出跆拳道形成的事实真相。”

根据目前跆拳道史学研究的文献研究以及4名跆拳道以及东方武技史学界具有相当公信力的专家学者对跆拳道史学研究方法的看法可知,跆拳道史学研究应分为形成过程与发展过程两部分,这一跆拳道的史学研究范围在目前韩国乃至其他国家的研究中尚未出现。在未来的研究中若能清晰地划分该研究范围,对系统梳理跆拳道形成及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在跆拳道形成过程的研究中应尽可能地结合第一代跆拳道传习者们的中国武术、日本空手道、韩国传统武技的习武经历和最初跆拳道技术体系进行研究。虽然第一代跆拳道传习者中大部分已经过世,但可从他们的再传弟子、后代等着手进行口述史资料收集,并结合第一代传习者留下的笔记、著作、影像等资料的考察进行历史比较研究。不能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入手,应整体地进行比对与分析,这与跆拳道形成的历史事实阐述有莫大的关联。

在跆拳道发展过程的研究方面,可通过口述史、文献研究等方法从跆拳道的竞技发展史、技术演变史、海外传播史等领域着手进行研究分析。另外,发展过程中的部分领域可能距今并非十分久远,相关资料保存程度相对完整,因此,利用数理统计法、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等进行资料分析也可提高研究数据的精确度,更完整地呈现出当时的历史原貌。需要尤为注意的是,跆拳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从韩国代表性武技转型成为了世界性的武技项目。为了更全面、系统地分析跆拳道的发展,在利用口述史对跆拳道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时,不仅应对当时的韩国传习人员进行考察,还应以早期接触、传播跆拳道的外国传习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资料收集。

4 结语

跆拳道的史学研究需要对跆拳道形成过程与发展过程的史学研究范围进行划分,然后全面地结合、对比历史资料对跆拳道整体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在跆拳道史学研究方法层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片面与不合理的研究方法运用会导致跆拳道史学研究的不全面性以及无法正确梳理跆拳道历史脉络。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以实效的历史资料和理论依据为支撑,采用多样、合理、有效的研究方法,这对跆拳道史学研究至关重要。应注重跆拳道史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从而寻求更为系统而全面的跆拳道史学研究路径。

目前,跆拳道的史学研究已不仅停留在韩国国内,世界各国亦有许多学者在从事跆拳道的史学研究。我国此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跆拳道作为东方武技文化的一部分,与中国武术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今后在我国体育史领域,将跆拳道历史作为一个东方体育史领域下的重要分支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这对于整体、系统地认知东方武技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空手道史观史学
菅义伟获授“空手道名誉九段”
陕西高校空手道开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反思改革开放40年史学理论发展的几个问题
深蓝要办“重建中华史观公投”
空手道在苏联(上)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西方史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