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伦通启动,英国欢呼中国“信任票”

2019-06-18 08:48孙微穆积山倪浩
环球时报 2019-06-18
关键词:伦通环球时报伦敦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孙微 穆积山 本报记者 倪浩

继科创板于上周开板后,中国资本市场17日再次迎来喜事:筹备多年的“沪伦通”正式揭牌,这一连接上海和伦敦证券交易市场的机制被外媒视为“中英合作大手笔”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开创性举动”。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孟珂琳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如此评价称,“沪伦通是近些年来中英之间最受期待的举措之一,它将在深化两国金融合作、加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方面扮演‘游戏改变者的角色。”

四年努力成现实

17日,中国证监会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发布联合公告,原则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开展沪伦通业务,沪伦通正式启动,第一家登陆伦交所的A股公司——华泰证券也从当日起上市交易。

沪伦通的构想早在2015年就被提出,经过中英双方4年的努力,国际投资者首次能够从中国以外的地区通过国际交易和结算投资中国A股,也是外国企业首次能够在中国内地挂牌。上交所表示,沪伦通是继2014年沪港通开通后,境内外交易所互联互通模式的又一创新。

深圳一位券商分析师17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沪伦通是A股国际化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意义非凡,不仅开创了中英两国交易所互联互通的新模式,扩大了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同时也为两地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投融资便利机会。

与沪港通和深港通投资者可以直接在两个市场上购买股票不同,沪伦通是让海外买家通过存托凭证(DR)工具间接持有对方市场股票。上述分析师解释称,港股通是建立在内地和香港市场的高度关联性上的模式创新,通过投资者互到对方市场直接买卖股票,最大程度上不改变投资者行为习惯以及两地制度。不同的是,沪伦通采取了将对方市场的股票转换成DR到本地市场挂牌交易的创新模式,用产品跨境取代投资者跨境。换言之,港股通是两地投资者互相到对方市场直接买卖股票,而沪伦通是将对方市场的股票转换成DR到本地市场挂牌交易,从而实现“产品”跨境,投资者仍在本地市场。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券商华泰证券17日在伦敦首次亮相时比开盘价上涨2.5%,沪伦通的第一笔交易最终以21美元的价格成交。

英国探索“亚洲新机会”

“伦敦是与众不同的全球金融中心,今天的项目启动是对英国市场投出的强烈信任票”,英国财政大臣哈蒙德在沪伦通首日交易时表示,“沪伦通是一项开创性举措,在我们探索亚洲新机会之际将深化我们的全球连通性。”彭博社17日评论称,随着英国脱欧进入倒计时,伦交所集团希望上海和英国证券交易所之间的联系能在脱欧后带来更多资本。

孟珂琳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对英国、中国和更大范围的全球投资者而言,能够将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与全球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关联起来,是非常好的消息。这意味着全球投资者现在可以通过伦敦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而英国上市公司也可由此直接接触到中国投资者。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公告,沪伦通分为东向业务(伦交所上市公司前往上交所上市)和西向业务(上交所上市公司前往伦交所上市)两部分。起步阶段,东向业务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西向业务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

英国财政部称,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中有260家公司可能有资格在伦敦上市。与此同时,英国满足资质的上市公司也有机会进入中国庞大的资本市场。

中国又一开放举措

新加坡《联合早报》17日评论称,尽管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资本市场却有日益开放的迹象。中国将国内金融市场与全球金融系统打通,可能创造上万亿美元针对人民币资产的外资需求。

报道称,对中英双方企业和实业发展而言,沪伦通为两地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进入对方市场投融资的便利机会,扩大了融资渠道,进一步支持中国A股上市公司从境外市场融入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开展跨国融资和并购。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科创板、沪伦通等举措都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开放的重要步骤,这将有力地推动A股市场国际化。未来,A股市场有望和更多的海外交易所加强联系,包括与东京、纽约以及莫斯科等其他地方的交易所进行互通互联。▲

猜你喜欢
伦通环球时报伦敦
开放大动作!沪伦通正式启动
沪伦通上线在即股指震荡走高
伦敦畅游记(二)
伦敦畅游记(一)
伦敦之歌
电影中的伦敦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