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进展期胃癌化疗的效果评价

2019-06-19 09:11熊超王璐涂辉阳罗素梅
药品评价 2019年10期
关键词:卡培氟尿嘧啶奥沙利

熊超,王璐,涂辉阳,罗素梅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一科,江西 九江 332000

胃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较高。早期胃癌患者主要表现嗳气、上腹不适,随病情发展逐渐出现上腹部疼痛、胃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因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极易被患者忽略,待就诊时多半已经处于胃癌进展期,单纯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已经难以控制病情[1]。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式,对于控制疾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部分肿瘤患者即使已进行手术治疗,仍需采用化疗进行辅助,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2]。顺铂和氟尿嘧啶(ECF方案)是临床常用的化疗方案,但有研究发现,其药物毒副作用较为明显,患者难以耐受,导致治疗效果相对较差[3]。为探寻更为安全有效的化疗用药方案,本文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选取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患者均依据国际抗癌联盟所制定的TNM分期标准确诊病情处于ⅢA~Ⅳ期,且KPS评分大于60分,排除合并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具有化疗禁忌证患者以及已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2例)与参照组(32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范围处于35~68岁之间,平均年龄(50.38±3.12)岁;病变部位:胃窦15例,胃体11例,胃底6例;TNM分期:21例Ⅲ期,11例Ⅳ期。参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处于34~69岁之间,平均年龄(50.59±3.34)岁;病变部位:胃窦16例,胃体12例,胃底4例;TNM分期:22例Ⅲ期,10例Ⅳ期。经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纳入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理解并自愿参与,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ECF方案进行治疗,化疗的第1天给予表柔比星(北京协和药厂,国药准字H20143165),用量为60mg/m2,静脉滴注给药;第1~3天给予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358)和氟尿嘧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8102093),顺铂用量为75mg/m2,通过静脉滴注给药,每天1次;氟尿嘧啶用量为500mg/m2,静脉输注给药,持续96h。研究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进行化疗,于化疗的第1天给予奥沙利铂(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1),静脉滴注给药,用量为130mg/m2;第1至14天给予卡培他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024),口服给药,用量为每次1250mg/m2,每天2次。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3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1年生存率。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对化疗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将其划分为4个标准:若患者病灶完全消失,且4周内无复发则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若患者病灶面积明显缩小(长径缩小≥30%),且4周内病情无反复则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若患者病灶面积无变化或有所缩小,但未到达PR的标准,则为病情稳定(stable condition,SD);若患者病灶面积增加或有新病灶出现则为病情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4]。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化疗不良反应包括脱发、骨髓抑制、色素沉着、肠胃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等,依据WHO所制定的相关分度标准将不良反应分为0~Ⅳ度,Ⅲ度以下为轻、中度,Ⅲ度和Ⅳ度为严重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以[例(%)]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75%,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43.7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均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和肠胃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1年后参照组中共20例患者存活,1年生存率为62.50%;研究组中共27例患者存活,1年生存率为84.38%。经比较,研究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胃癌在我国的发生率也不断增高,现已成为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的胃癌发病率相对高于全球发病率,且病死率也相对较高[5]。在我国,胃癌的早期发现率较低,大部分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发展至进展期,病灶出现局部浸润和转移,不宜进行手术或手术效果较不理想[6]。有相关研究发现,进展期胃癌经手术治疗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在于术后复发率与转移率较高,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结合多种方式对进展期胃癌进行治疗十分具有必要性[7]。化疗作为治疗胃癌的重要方式,其治疗机制是通过注射或服用化学药物对癌细胞进行灭杀,阻止癌细胞的转移、浸润和增殖,但在取得疗效的同时,药物的细胞毒性也会对机体其他正常组织产生影响,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导致治疗被迫中止,影响治疗效果[8]。如何减少化疗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已经成为医学界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

本次研究采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胃癌患者。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与顺铂相比,该药物的起效速度更快,对于肿瘤细胞的灭杀作用也相对较强,可迅速与DNA的碱基相结合,使其结构遭到破坏,从而抑制DNA的转录和复制,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9]。并且该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小,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待停药后即可恢复,对于治疗的影响较小[10]。而卡培他滨则是一种新型的氟尿嘧啶类药物,与传统的氟尿嘧啶相比,其靶向性较强,毒副作用也相对较少。该药物本身并无细胞毒性,进入人体内后可快速被肠黏膜吸收,经胸腺嘧啶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phosphorylase,TP)催化后转化成具有毒性的氟尿嘧啶,可阻断胸苷酸的转化,抑制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和RNA合成,对肿瘤细胞起到灭杀作用[11,12]。TP在肿瘤组织中的活性较高,因此,该药物可高选择性的作用于肿瘤细胞,降低药物毒性对其他正常细胞组织的损伤,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耐受力[13,14]。此外,卡培他滨通过口服给药,用药方便,可避免静脉注射所产生的不适,风险较小,患者接受度较高。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发生骨髓抑制和肠胃道反应的几率明显小于参照组(P<0.05)。可见联合使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可有效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用药安全性更高。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具有协同效果,奥沙利铂进入肿瘤细胞后可激活其中的TP酶,从而促进卡培他滨的转化,提高药物对肿瘤细胞的灭杀作用[15]。在本文结果中,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8.75%)明显高于参照组(43.75%),且研究组的1年生存率(84.38%)也高于参照组(62.50%),证实了联合两种药物的有效性。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s/%)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s/%)

综上所述,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不适,且两种药物协同作用,可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是一种效果较好的用药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卡培氟尿嘧啶奥沙利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仙茅多糖对氟尿嘧啶增效减毒作用
N1或N3-单取代炔丙基或烯丙基-5-氟尿嘧啶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贝伐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