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雷公藤多苷片与甲状腺片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中的治疗效果

2019-06-20 02:57曲淑艳刘忠喜
关键词:雷公藤甲状腺炎微粒

曲淑艳,刘忠喜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在小儿内分泌疾病中多见,在临床上又称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或桥本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导致儿童甲状腺机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主要病理表现是血清中大量抗甲状腺抗体出现或甲状腺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广泛浸润,多数患者就医是因为甲状腺肿大,表现为颈部紧束感,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有部分患者出现甲亢,但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可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低[1]。目前对于其治疗尚无积极、科学的治疗方法,本文比较雷公藤多苷片与甲状腺片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中的治疗效果,发现雷公藤多苷片的治疗疗效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且80例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其中男性20例,女性60例;年龄5~15岁,平均8.4岁;病程1~5年,平均3.6年;临床表现:80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其中16例患者早期出现甲亢表现,12例患者出现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按随机原则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患者病情轻度:轻度20例,中度35例,重度25例。

1.2 方法

对照组10例采用甲状腺素片治疗,每次50 μg,每天1次,在治疗4周后根据患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进行服药剂量调整;研究组40例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按每千克体重1毫克服用,每天分3次口服,一般需要连续服药6个月。80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中出现12例甲状腺机能减退,针对这12例患者给予甲状腺片替代治疗,待12例患者血清T3、T4、TSH达到正常值后方可停用甲状腺片。两组采用不同药物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外周血象、T3、T4、TSH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一般需要每周平均测定4次。

1.3 疗效评定

经治疗后:患者明显的临床症状消失,甲状腺体积恢复正常为痊愈;患者临床表现显著改善,甲状腺体积显著减少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轻微盖上,甲状腺体积略有缩小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甲状腺体积没有都没有得到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治疗前后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经采用雷公藤多苷片与甲状腺片治疗后,两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其中痊愈12例,痊愈率30%,显效13例,显效率32.5%,有效12例,有效率30%,无效3例,无效率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其中痊愈10例,痊愈率25%,显效8例,显效率20%,有效5例,有效率12.5%,无效5例,无效率12.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n(%)]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抗体滴定度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抗体滴定度均值分别为1:12623、1:15433;对照组治疗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抗体滴定度均值分别为1:12599、1:15500。两组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抗体滴定度均值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抗体滴定度均值分别1:110、1:108;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抗体滴定度均值分别1:1621、1:1010,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抗体滴定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上,将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定义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在女性中多见,男女比例1:9,本研究80例患者中女性就占到了60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起病往往缓慢,临床症状隐匿,患者多因甲状腺体积增大而就医或在体检中发现甲状腺肿大。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抗体的检测,以及进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有研究显示,有80%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如果同时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甲状腺微粒抗体,两者的互补阳性率为94%以上。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所具有的创伤性对小儿来说不宜使用,因而,目前很多学者也认为,通过测定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抗体就可以进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

本研究80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了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抗体检测,并对比滴定度均值,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抗体滴定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甲状腺滤泡受到破坏,逐渐被增生组织替代,淋巴细胞浸润,没有被替代的滤泡因TSH的刺激发生增生,可导致甲状腺功能永久的减退,所以我们认为应积极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以防止其病理改变进一步发展。本文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40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治疗后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的患儿中,未出现停药后的“反跳现象”,雷公藤多苷片的疗效需要进一步的随访和研究。

综上所述,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显著,还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雷公藤甲状腺炎微粒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雷公藤药材及制剂雷公藤多苷片中7个质控成分
SIMS微粒分析制样装置研制
不同炮制方法对雷公藤中雷公藤内酯甲和雷公藤甲素的影响
维生素D受体基因Bg1I、Cdx-2位点多态性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关性
六个问答助你了解桥本甲状腺炎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做好这5 点生活会更美好
甲状腺炎是什么?有哪些临床特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高考中微粒间作用力大小与物质性质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