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努力推动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再创辉煌

2019-06-20 06:01申顺建
职业·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世赛集训高技能

申顺建

郑州市人社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圆满完成了全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职业技能竞赛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一、郑州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主要成效

1.构建多方联动机制,技能人才大培训格局基本形成

按照“政府主导、人社牵头、各方参与、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郑州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领导小组,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每年设立财政预算资金1亿元,打造以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为载体,以促进就业、创业为核心,以“六路并进、八部门协同”为主体,以强化“十项主要举措”为重点的“一二六八十”郑州模式,航空物流、智能工厂等一批重点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全省首创、全国领先。三年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32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6.2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3万人。

2.持续实施“名校战略”,统筹推进技工院校高质发展

进一步突出技工院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全市技工院校优化调整为22所,开办专业130余个,实现年均招生人数4.2万人,屡创新高、稳居全省首位,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开通上线郑州“金蓝领”网络大学;开展教師国内外研修培训达到700余人次;建成8个类别的职教专家库;与100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有5所技工院校被省政府认定为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占全省技师学院数量的四分之一。

3.全面强化政策激励,激发职业培训竞技比武新活力

一是依托郑州市“智汇郑州”人才工程,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落实技能人才的零门槛落户、技能荣誉及竞赛奖励、住房医疗、生活及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高技能人才的奖励力度居全国首位。二是在全国率先以政府名义出台实施《郑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连续四届开展郑州市每年20个职业工种的市级一类、二类的职业技能竞赛。三是持续每年在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和各级院校中,开展涵盖职业技能竞赛、行业大赛、校园大赛等多种比赛形式的郑州百万职工技能比武活动,年吸引近150万人参与。四是组织选手参加河南省和全国的45届世赛选拔、集训,24人获得省赛第一、88人进入省集训队;12个项目13人进入国家集训队;河南7人进入国家10进5集训,郑州占4人,是历届选拔比赛中参赛项目和选手最多、参赛成绩最好的一次,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二、郑州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主要做法

郑州市始终把抓好职业技能竞赛,特别是世界技能大赛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技能人才选拔机制,提高技能竞赛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实现“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用”。

1.高度重视,构建顺畅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级竞赛领导机构,全面加强对竞赛工作的领导。二是人社局成立世赛工作指挥部,组建专家组、推进组、保障组、督导组和成果转化组,全市一盘棋,实施竞赛日报、周报、月报制度。三是实施基层单位一把手工程,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竞赛工作给予全力保障。

2.谋划全局,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和强化精准集训

一是抓好选手的培养工作。持续在全市技工院校和职业学校中开展“雏鹰计划”和“精品专业”项目建设。二是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先后开展8期竞赛教练员、裁判员、监督员1100余人次的专项培训,市级选送600余人次的教师外出培训。三是抓好集训实战。全市给予630余万元经费支持第45届世赛选拔、集训工作。

3.搭建平台,落实奖励激励政策和督导考核制度

一是投入360万元授牌建成42个市级集训基地,对郑州赛区所有参赛单位,落实统一标准的经费支持和奖励。二是将世赛工作纳入“智汇郑州”人才工程政策奖励大盘,落实对参赛单位、专家团队、参赛选手的奖励,充分调动大家的参赛积极性。三是强化指导和技术支持。四是实施考核督导,奖优罚劣,营造“不白干,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氛围。

猜你喜欢
世赛集训高技能
202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赛前集训
一技之长 能动天下
技能大赛赛前集训中各要素的关系研究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社会赞助签约仪式暨服装发布活动在京举行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圆满落幕世赛进入上海时刻
暴风雨中的集训
人社部组织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二)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