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素-3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2019-06-28 07:46尹纪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球菌革兰病原菌

熊 冲,尹纪来

(1.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海南万宁 571500;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海南海口 570100)

当病原菌入侵机体血液系统,一部分病原菌通过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崩解后产生大量毒素,从而导致内毒素血症;有一部分病原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合适的组织和(或)器官进行生长繁殖,从而导致感染的发生。这种由各种病原菌和(或)毒素入侵机体血液循环系统后导致的全身炎性反应和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的感染性疾病,称之为血流感染(BSI)。BSI起病较隐匿,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表现,病情发展迅速,严重者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因此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目前,临床上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是血培养,但存在培养时间长、检出率较低等缺点。故寻求灵敏度高、诊断迅速的血流感染诊断标志物已成为临床的迫切需要。

穿透素-3(PTX-3)是由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髓样树突状细胞等组织细胞分泌合成的正五聚蛋白,属于长穿透素家族中的一员,是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常参与机体早期的抗感染反应及异物清除。已有研究发现,血清PTX-3水平在感染、炎症等情况下会显著升高[3],而国内外关于PTX-3与血流感染相关性的报道甚少。目前,国内外用于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和评估的主要感染性指标为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4],故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流感染患者体内血清PTX-3、PCT和hs-CRP水平的变化,以期为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体温≥38.5 ℃且结合临床表现高度怀疑BSI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阳性结果,将最终确诊的42例成人血流感染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8~92岁,中位年龄62岁。随机选取血培养阴性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0~89岁,中位年龄56岁。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实验组纳入标准:(1)入院72 h内血培养阳性确诊为血流感染;(2)年龄≥18岁;(3)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入院时间<24 h者;(2)年龄<18岁者;(3)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高肌钙蛋白血症等心脏疾病者;(4)急、慢性传染性疾病者;(5)有酒精性肝硬化、肾脏衰竭、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栓性疾病者;(6)血培养结果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或非常见环境细菌者;(7)近期有服用影响PTX-3、PCT和hs-CRP检测结果的药物者。

1.2研究方法 血培养使用合肥恒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BC-60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进行,若阳性报警,转种培养皿,获得纯细菌菌落者入选实验组进行研究,再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 COMPACT系统进行微生物鉴定,统计实验组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后第1天、第4天和第7天(急性期)和入院第14天(恢复期)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置真空采血管中,分离上清后置于-20 ℃冰箱冻存备用。hs-CRP检测使用日本Olympus公司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PCT检测使用德国罗氏公司Cobasd E6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PTX-3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试剂盒购自武汉优尔生科技公司。

PTX-3检测操作步骤:先将抗PTX-3抗体包被在酶标板上,再加入待测血清与包被抗体发生结合反应,洗去游离成分后依次加入生物素化PTX-3抗体和HRP(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待形成免疫复合物后,洗去反应孔中的游离成分,加TMB显色底物和终止液,酶标仪450 nm测OD值,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得出PTX-3水平。

2 结 果

2.1实验组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统计结果 42例血流感染患者培养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株(63.04%),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17株(36.9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清PTX-3、PCT和hs-CRP水平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入院第1、4、7天,实验组PTX-3、PCT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院第14天实验组PTX-3、PCT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患者PTX-3、PCT和hs-CRP水平呈逐渐降低,见图1。

图1 实验组患者血清PTX-3、PCT和hs-CRP水平时间趋势图

表1 实验组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统计结果

表2 两组患者血清PTX-3水平的比较

2.2入院第1天和第4天PTX-3、PCT和hs-CRP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为判断通过PTX-3、PCT和hs-CRP对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绘制ROC曲线分析入院第1天和第4天PTX-3、PCT和hs-CRP对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在入院第1天,PTX-3、PCT和hs-CRP对血流感染诊断AUC值分别为0.928、0.876、0.828,灵敏度分别为88.10%、83.30%、76.20%,特异度分别为97.60%、90.05%、85.70%,cutoff值为12.58 ng/L、0.79 ng/mL、39.45 mg/L。在入院第4天,PTX-3、PCT和hs-CRP对血流感染诊断AUC值分别为0.920、0.909、0.796,灵敏度分别为90.5%、88.1%、85.0%,特异度分别为92.90%、85.00%、78.60%,cutoff值为6.65 ng/L、0.65 ng/mL、29.15 mg/L,见图2。

图2 入院第1天和第4天PTX-3、PCT和hs-CRP

3 讨 论

随着临床各种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心脏支架、静脉置管、介入治疗等侵入性治疗技术的临床开展,以及肿瘤患者中放化疗方法的普遍应用等,血流感染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病情轻重评估及预后指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5-6]。

本研究42例血流感染患者培养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株(63.04%),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17株(36.9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与翟如波等[7]的报道相一致,表明在血流感染的致病菌中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其可通过分泌产生内毒素,从而干扰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导致高热不退等临床症状的发生。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PCT和hs-CRP在血流感染患者体内水平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8-9]。PTX-3是一种可参与急性炎性反应和免疫应答的可溶性模式识别受体,与PCT、CRP等同属于急性时相蛋白。有不少文献报道,PTX-3是机体受细菌、病原菌、损伤等刺激,由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合成分泌的正五聚蛋白,是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炎性反应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对疾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0-12]。YAMASAKI等[13]通过对上千名健康志愿者进行PTX-3检测,发现健康人血清PTX-3水平<2 ng/L。HAMED等[14]发现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PTX-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本文检测了本院42例血流感染患者体内PTX-3、PCT和hs-CRP水平,结果发现在入院第1、4、7天,实验组PTX-3、PCT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入院第14天实验组PTX-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患者PTX-3、PCT和hs-CRP水平呈逐渐降低。在入院第1天,PTX-3、PCT和hs-CRP对血流感染诊断AUC值分别为0.928、0.876、0.828,灵敏度分别为88.1%、83.3%、76.2%,特异度分别为97.6%、90.05%、85.7%,cutoff值为12.58 ng/L、0.79 ng/mL、39.45 mg/L。在入院第4天,PTX-3、PCT和hs-CRP对血流感染诊断AUC值分别为0.920、0.909、0.796,灵敏度分别为90.5%、88.1%、85.0%,特异度分别为92.9%、85.0%、78.6,cutoff值为6.65 ng/L、0.65 ng/mL、29.15 mg/L。这表明PTX-3、PCT和hs-CRP对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与血流感染的预后关系密切。这与国外HUTTUNEN等[15]的报道结果一致,血流感染患者体内PTX-3水平与病情严重度呈正比,随着病情的好转,血清PTX-3水平随之降低。

4 结 论

PTX-3的检测在血流感染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血清PTX-3水平与血流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及预后。临床上可联合检测血清PTX-3和血培养,动态监测其水平的变化,有利于血流感染诊断准确性的提高,对指导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球菌革兰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200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肠球菌耐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