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

2019-07-01 13:30林述洋代英杰蒋智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抑郁

林述洋 代英杰 蒋智林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51 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盐酸曲唑酮片进行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度洛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4、8周后, 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8周后,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6/51), 低于对照组的31.4%(16/5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一用药, 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更优, 可有效消除患者抑郁等不良心理, 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盐酸度洛西汀;盐酸曲唑酮;卒中;抑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049

脑卒中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包括卒中后抑郁(PSD), 脑卒中患者大约会有一半会发生卒中后抑郁, 卒中后抑郁可发生于卒中后的任何时间[1, 2]。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可以改善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 但是卒中后抑郁患者合并躯体化症状较多, 一般抗抑郁药物起效时间较长, 会降低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3]。盐酸曲唑酮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突出表现为睡眠障碍治疗效果较好, 联合盐酸度洛西汀治疗后起效快, 迅速改善抑郁情绪同时能够改善躯体化症状[4]。本研究通过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盐酸曲唑酮与盐酸度洛西汀联合治疗, 用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取得明显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本院神经科收治的10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卒中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且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资料证实病灶与患者临床症状相符合;②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 HAMD评分>17分;③入组前1个月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④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发病前后存在言语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痴呆等临床表现;②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本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1例。观察组男29例, 女22例;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73±8)岁;病程5~13个月, 平均病程(8±4)个月;平均HAMD评分(26.5±2.2)分;平均NIHSS评分(26±9)分。对照组男27例, 女24例;年龄62~83岁, 平均年龄(73±8)岁;病程4~14个月, 平均病程(8±4)个月;平均HAMD评分(26.2±2.2)分;平均NIHSS评分(27±9)分。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HAMD评分、NIHS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的药物, 并给予脑保护措施, 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康复锻炼。对照组给予盐酸曲唑酮片治疗, 初始剂量为50 mg/晚, 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在2周内调整至最高剂量, 达100 mg/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美国Eli Lily and Company, 注册证号H20110318)治疗, 60 mg/d口服, 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在治疗过程中, 不允许联合应用其他抗抑郁药物或抗精神病药物, 可应用少量劳拉西泮等抗焦虑药物。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后的HAMD评分、NIHSS评分, 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HAMD评分越高代表抑郁越严重, >35分为严重抑郁, 21~35分为中度抑郁, 8~20分为轻度抑郁, <8分为无抑郁。NIHSS评分范围为0~42分, 分值越高代表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治愈:HAMD評分减分率≥75%;显效:HAMD评分减分率为50%~74%;有效:HAMD评分减分率为25%~49%;无效:HAMD评分减分率<25%。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NIHSS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HAMD评分为(26.5±2.2)分, 治疗1、2、4、8周后分别为(20.1±2.1)、(14.3±2.8)、(9.1±3.7)、(5.1±3.7)分;对照组治疗前HAMD评分(26.2±2.2)分, 治疗1、2、4、8周后分别为(24.6±2.1)、(18.0±2.3)、(13.2±3.2)、(8.5±3.7)分;治疗1、2、4、8周后, 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NIHSS评分为(26±9)分, 治疗1、2、4、8周后分别为(21±11)、(21±10)、(15±12)、(13±9)分;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为(27±9)分, 治疗1、2、4、8周后分别为(23±10)、(22±9)、(21±13)、(19±13)分;治疗1、2、4、8周后,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5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15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0.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6/51), 低于对照组的31.4%(16/5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脑卒中,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应的血管阻塞或者是相应的血管发生破裂, 导致血管内的相应血流不能正确流入应该供血的脑组织而发生的一种缺血缺氧性疾病。脑卒中在我国具有如下的三高特点, 分别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而脑卒中的患者在脑组织受到实质性的器质损害后往往会发生卒中后抑郁,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为:卒中可破坏两个神经通路[去甲肾上腺素(NE)通路和5-羟色胺(5-HT)能的通路], 使这两种物质的合成减少, 从而诱发抑郁。目前临床上对于卒中后抑郁的患者主要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盐酸度洛西汀是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 在临床效果上来看对抑郁症患者有较高的治愈率, 特别是能够显著改善具有躯体性抑郁症状患者的预后, 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作用机制单一的SSRIs类药物比较, 其治疗范围更为广泛。2013年一项临床试验表明, 预防性应用盐酸度洛西汀能降低卒中患者中重度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 促进卒中患者的恢复, 并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生活質量。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探讨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盐酸曲唑酮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 治疗1、2、4、8周后, 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8周后,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6/51), 低于对照组的31.4%(16/5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 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显著, 且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Zhang LS, Hu XY, Yao LY, et al.Prophylactic effects of duloxetine on post-stroke depression symptoms:an open single-blind trial.European Neurology, 2013, 69(6):336-343.

[2] Karaiskos D, Tzavellas E, Spengos K, et al.Duloxetine versus citalopram and sertra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xiety, and fatigue.The Journal of Neuro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012, 24(3):349-353.

[3] Fagiolini A, Comandini A, DellOsso MC,et al.Erratum to: rediscovering trazod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Cns Drugs, 2013, 27(8):677.

[4] Osváth, Péter. Current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d agitation in the elderly - clinical use of trazodone. Neuropsychopharmacol Hung, 2013, 15(3):147-155.

[收稿日期:2018-11-14]

猜你喜欢
抑郁
赶走青春期的小“抑郁”
偏瘫患者应用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的效果解析
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过半帕金森病会和“抑郁”相伴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