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走出童年阴霾

2019-07-08 04:45洛丽
分忧 2019年5期
关键词:冉冉露易丝被遗弃

洛丽

冉冉29岁,老公47岁。他们结婚8年。也就是说,冉冉在刚刚20出头就嫁给了快40岁的老公。事实上,他们的婚姻曾遭到所有人反对,不仅年龄的差距,老公还是个有妇之夫,有个和冉冉小不了几岁的儿子。用当下的话说,冉冉是个“小三”,懵懂又坚定的小三。

冉冉的举动令人匪夷所思,老公一点也不优秀,没有固定资产,喜欢赌博,还喜欢喝酒吹牛,满嘴跑火车。但,冉冉就是爱他爱得发狂,和老公的原配打过架,也曾经威胁自杀跳楼。

闹了几年,老公好歹离了原配娶了冉冉。

但是,婚后的冉冉并不安宁幸福。她陷入了无尽的恐惧中,时刻担心被老公抛弃。老公只要离开她的视野,她就感觉他一定是去找前妻了,或者,他要抛弃自己了。

冉冉年轻漂亮,但她似乎完全看不到这些,就像个溺水的人抓着一根稻草,她对老公紧张得近乎神经质。

同样的情景老是出现,冉冉总是哭,以此来争取老公的反复承诺和安慰。一次争吵过后,没过两天,老公一出门,她就又感到恐慌了。老公本来就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不喜欢被管束,冉冉越要管他,他就越不羁;而他越不羁,冉冉就越想抓住他。两个人形成了恶性循环,磕磕绊绊8年,新鲜劲早过了,老公越来越显得不耐烦。

但冉冉仔细找,也发现不了什么实锤,说明老公并没有要抛弃自己。冉冉开始想,是不是我自己有问题?总是处在要被抛弃的恐惧中!

其实,像冉冉这样的女性不少,诚惶诚恐地处在被遗弃的泥淖中。那么,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露易丝·海,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她是全球“整体健康”观念的倡导者和“自助运动”的缔造者。露易丝·海揭示了疾病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露易丝的个人思想是在她痛苦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她的童年在飘摇与穷困中度过,自幼父母离异,5岁时遭强暴,少年时代一直受到凌辱和虐待。她后来逃到纽约,历经坎坷,成为一名时装模特,并和一个富商结婚,但14年后她又被丈夫所遗弃。

露易丝对这种被遗弃的感觉刻骨铭心。她在《生命的重建》中描述了这种感觉以及它的成因和可能的救赎。

被遗弃的感觉

你有一个基本信念是你将会失去所爱的人,情感上终将永远被隔离。不论是过世、把你送走或是离开你,你在某种程度上感觉自己会这样一直孤独一人。

你预期会被遗弃,你也预期这种遗弃会持续一辈子。你相信自己所失去的人再也不会回来,在你的内心,你觉得孤独就是你的一生命运。你很难相信别人会留在你身边, 就算他们只是暂时离开,你也不相信之后他们会回来。

一般多数人不会因为和亲人短暂分开,就感到像是天塌下来一样。他们知道这种分开不会影响到关系的完整性。但对于有“被人遗弃”人生困境的人来说,他们没有这种安全感。

如同冉冉所说的:“每当我听到老公摔门而出的声音,我就觉得好像他永远不会再回来一样。”你因为过度依附他人,所以对于任何会产生分开的可能性,都会产生不恰当的愤怒和恐惧,不论这种可能性有多轻。尤其在爱情关系上,你的情感完全依附在对方身上,也担心会失去与对方的亲密联结。

根源为何?什么是基模?

当我们谈论人生困境的根源时,主要焦点集中在童年环境的特征,认知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是基模(schema),也就是说是内心深处认知这个世界根深蒂固的信念,会决定我们如何思考、感受、表现,也影响我们和其他人之间的互动方式。

年幼时失去父母,自然是这个生活困境最剧烈的根源。另外,有可能是父母亲生病,必须长时间离开你不在你身边;也可能是父母亲离婚,其中一位搬离后逐渐忘记你。父母亲死亡、生病、分居,或是离婚,都在导致重要关系分离的同一个类别中。

生命初始前期就失去父母,尤其令人感到悲伤。一般来说,小孩越早体验失去,会变得越脆弱,人生困境的程度就越严重。

拿冉冉来说,她是家里的长女,下面有个弟弟。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他们打工会带着弟弟,却把冉冉留下。父母一离家就是一年两年,冉冉能够记起的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而最噩梦般的情景就是,爸妈带着欢天喜地的弟弟出门,而自己则成了有父母的孤儿,心里的沉疴早已埋下病根。

6个改变的步骤

人生困境是深层的长期模式,如同成瘾行为或是坏习惯一样,难以改变。要改变,就需要有体验痛苦的意愿,要正面迎战它,了解它。同时还需要纪律,每天有系统地观察和改变行为。想要改变,就不能一下这样,一下又要那样地不稳定,要持续反复练习,改变才有可能发生。像冉冉这样同处被遗弃情绪困境的人,可以参考露易丝·海给出的救赎路径,开始自己的人生困境治疗:

1.了解你在童年时被遗弃的状况

首先想想你是不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

你在童年时和所爱的人分开会不会有困难?

上学或是到朋友家过夜,对你是否有困难?

当父母亲在夜晚外出或是进行短暂旅行时,你是否会变得过度忧伤?

当你到一个新环境时,会不会比其他孩童更黏母亲?

你现在对于处理自己感受的强度,是否还有很大的障碍?

2.察觉你对遗弃的感觉

察觉你现在生活中感觉被遗弃的时候,这可以增加你辨识人生困境何时会被引发出来的能力。

或许,你现在正经历一个失去的感觉:可能是你的父母亲有人正在生病中、配偶出远门、正在谈分手、伴侣很不稳定不断刁难你,或是你为了要防堵失去的可能性而完全独自一人。

3.审视过去的情感关系

厘清会重现的模式,将遗弃所隐藏的难题列出来。将你生活中的爱情关系一一列在表上。

每一段感情是哪里有出错?

对方有没有过度保护?

你有没有不计代价维系住感情?

对方会不会不稳定?

你离开那一个人是因为你害怕对方会离开你吗?

你有没有選到那些可能会离开你的人?

你嫉妒心和占有欲强到让对方可能因此离开你吗?

你有看出什么固定的模式吗?

有哪些隐藏的问题是你该避免的?

4.避免无法给予承诺、不稳定,或前后矛盾的伴侣,即使他们带给你很强烈的化学反应。

试着和稳定的人谈感情,避开会带给你有如坐过山车车般,让你的感受高低起伏的人,即使他们对你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人。

记住,我们的意思不是要你找不吸引你的人,我们的意思是说,强烈的性吸引力可能是一个讯号,代表你的伴侣可能会引发你的“被人遗弃”困境。

5.当你觉得伴侣很稳定又肯守承诺时,就信任他,相信他会永远陪在你身边,不会离开。

在经历过如此多的遗弃后,确实很难学会信任,但这是唯一让你可以走出循环的路,之后才能获得真爱的实现。

不要再坐过山车车,要放弃那种强烈狂野却不稳定的爱。

6.不要黏着人不放,不要产生嫉妒心,或是对于健康关系中正常分离过度反应。

如果你和一位稳定、能给予承诺的伴侣进入一段良好关系,那就学习控制自己对于情绪受到冒犯时,容易过度反应的倾向。

最好的方式是自我学习,探索自己的资源,学习独处和健康成长,并日复一日地努力。记住,你可以做一张摘要卡,当每一次你的困境被引发时,就使用这张摘要卡来对付它,削弱困境的强度。

分散注意力:学会信任,享受独处时光!

在接受人生困境治疗后,冉冉要开始学习忍受孤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恐惧就会消失,如果保持经常性的独处,就可以将恐惧抽离,学着开始进入宁静祥和的空间。

同时冉冉也要学会信任对方,相信老公一直待在她的身边,即使当他外出时。这样,两人的关系才会因此而改善,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责编/昕莉

猜你喜欢
冉冉露易丝被遗弃
悲悯
露易丝·格丽克
雪花莲
从今天开始,抱住今天
DC开发《超人与露易丝》独立剧集
姹紫嫣红的花儿
回收再创造
被遗弃的地方
难考的驾照
嘟嘟学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