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菲的爱情陷阱

2019-07-09 04:29曾敏仪
速读·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吉士莎菲试探

曾敏仪

挣扎了许久,终于拿起了《莎菲女士的日记》这本书,原来就知道这是个爱情悲剧,但是读来终究还是觉得有些遗憾。丁玲的爱情悲剧不同于鲁迅的《伤逝》那般理智冷清,也不像沈從文的《边城》那般清新哀切,而是从女性私密的角度出发,从最真实也是最自私的角度来诉说一个可悲又可恨的故事。

就从体裁来说,本来日记体就承载着主人公莎菲女士许多私人不外露的情感,加上莎菲细腻的内心活动和大量的心理描写,读来有种缠绵悱恻的感觉。从中体会到的不仅仅是莎菲对凌吉士的欲说不得的爱恋与沦陷,还有莎菲对自我的审视和怀疑,真正写出了新知识分子,尤其是社会转型期女性知识分子萌芽的自我解放的隐秘心理。《浮出历史地表》一书中曾经说道:“女性自身便是被抹煞者之一,男性社会仅仅保留着女性的称谓,阐释着这称谓的意义,但女性的真正存在却在这形形色色的阐释中永远封闭在这一片视觉盲区。”而莎菲,就是从几千年的抹煞中走回来情绪中的孩子,她大胆的表达自我的热烈情感,是女性不需要他人的“解放”,而需要自我内心救赎的最好诠释。

故事中的莎菲女士有自己的骄傲,却又不得不懂得一些人情世故。面对昔日翻脸的好友,与那些互相看不惯对方的人,都学会了用表面的和平去掩饰内心的鄙视与不屑,有时压抑不住内心的波澜想要开口说两句玩笑话,却害怕击中别人的痛处,被别人记恨在心。好不容易摆脱了“性别之战”的强大影响圈,看见不喜爱的人想开口讥讽两句,却被人情世故教导得规规矩矩,无法开口。她的内心渴望与人亲近,却只能一天天看着别人给她寄来的长信,不懂交际,让别人认为她冷清,读不懂她隐晦的讨好。莎菲,明明是真性情,却被尘土掩盖了真心,变成了一个看似城府极深的女子。她本想捉住凌吉士的心,将他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是当她真的得到了凌吉士的关注,却不管不顾凌吉士的低劣,一心扑进去了爱情的网,莎菲的爱情陷阱,网住了别人,也迷失住了自己。

莎菲是聪明的,聪明的女子总是敏感多疑,内心过多的忧愁焦虑使她成长,她不再是一个孩子了,而像是秋季的细雨,纤细脆弱,让人想伸手去触摸却终不可得。她不仅怀疑别人,怀疑人世间的真情,她的智慧也使她怀疑自己。刚开始认识凌吉士时,被他的高贵气质和俊美的外表所吸引。在日记中,她从不吝啬自己的笔墨来描述凌吉士的美好和自己疯狂的爱恋,在现实中,却执着于是否多给他一个眼神,并且在凌吉士示好时一次次拒绝。这是欲擒故纵的爱情把戏?不,莎菲是在试探,试探自己的魅力,试探凌吉士的深情,以嘲笑这世间的情感。莎菲说侄女是自己的女儿,是想试探凌吉士对自己的喜爱有多深;她要欺骗凌吉士,是在试探自己,看如果凌吉士放弃了自己,自己是否会一蹶不振、悲痛欲绝。她的迷茫与不安定使她一直在试探着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和情感。薄情的莎菲女士,内心却向往父母在侧、朋友关怀和情人宠爱,向往幸福却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这种反差的认识使她陷入了无尽的悲哀与痛苦中。

莎菲的精神世界极其空虚,甚至只能通过自己看不起的苇弟来获得爱与满足。但是,苇弟的实诚与稚气是在不适合成熟的莎菲女士心中所想,哭哭啼啼的关心达不到安慰的目的,无法安抚莎菲女士内心空缺的安全感,更是令莎菲女士厌倦。同时,身边的朋友,毓芳与云霖,只是关注她羸弱的身体,而从未走进去她的精神世界,无人懂得她的情绪,无人懂得她的哭笑。因此尽管朋友寄来一封封长信,却不能得到满足。时代对于新女性满怀恶意,无论是爱情亦或是亲情友情,都在一双双眼睛注视中消磨殆尽,莎菲女士不够强大,脑海里的新知识新思想无法化作一股清泉,洗涤恐惧敏感的内心;相反,它只是化作了一团棉花,自以为是地充盈着那些虚伪的情感。

莎菲又是矛盾的,一边拒绝苇弟的纯真的爱情,一边又无法离开他给的温暖;一边看不起凌吉士高贵的美型中安置着一个花花公子的低劣的灵魂,一边又无法控制自己远离他的怀抱。她无可救药地沉醉在凌吉士带来的青春的醇酒当中,正如那歌词“青春仿佛因我爱你开始”,虽然从来都不会主动出击,却永远掌控着主动权。这就是那个时期新女性,懂得欣赏男性的美,却又爱意自己的爱恋,用东方女性的矜持和西学的智慧来征服一个“南洋子弟”。至于后来,莎菲知道了凌吉士已经有了妻室却没有潇洒地转头离开,依然依恋凌吉士的怀抱和亲吻,“我这是糟蹋我自己”,她是这样认为的。在我看来,她是用自己看似自私的内心任性地也是真心地为自己的爱情奉献什么,让这一段朦胧的爱情也留下值得回忆的痕迹。

莎菲的爱情狂热却又矜持,多情却又隐秘,始终无法成全自己的爱情,让莎菲的一切想法都成为了空话。“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这不是她的自怨自艾,而是她对自己现实的认清。这样看似平淡的表达又让我想到了《我在霞村的时候》的那个贞贞,她在讲述自己在被日本鬼子抓去受到凌辱的事实时,也是这样的毫无波澜,也没有牺牲后的邀功之论,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只是心如止水,忍辱负重后的平和心态。莎菲和贞贞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是到最后,她们同样的平静,不是放弃了生活,而是在平静中等待平凡的生活,等待着在平凡的生活中获得重生。

莎菲的爱情陷阱,用激情与美丽成为男子最牵挂的那个女子,却祈祷用平凡重新包裹自己的人生。莎菲的爱情,是作茧自缚,但是她的人生终究会有破茧而出的美丽。

猜你喜欢
吉士莎菲试探
静守百年:试探西贝意象
自我而任性的“新女性”
——重读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试探《鬼谷子》军事思想
中国现代女作家笔下“南洋”浪荡子形象之比较:以“凌吉士”和“范柳原”为例
在追求与拒绝之间——谈《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女性主义立场
从疑问句看莎菲女士的情感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