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Maps体育教学主张

2019-07-11 05:46沈剑
新课程·小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体育过程教学

沈剑

Maps体育是从学校创想城课程开发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团队哲学为理论依据,以大自然为课堂,以高山、河流、森林为教具,以小学生初级定向运动中体验、感悟为学习方式,以团队形式有顺序的完成任务为主要学习过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团队合作意识、领导和执行力为目的。

一、引言

在2015年国家级关于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投票中发现,只有珠海的体育课是排名最后的,在学生投票中发现,现阶段我们的体育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学校体育太过传统、太注重常规化教学,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体力和智力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而笔者主张的Maps体育打破了传统的课堂局限性,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走进阳光,而初级小学定向又是以任务为主创设情境,是一项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从水平一到水平三分不同的阶段任务和所学知识点与学生身体发育相结合,以团队为基础的兴趣体育。

二、教学主张组成

主要是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特点:

(1)在小学水平一阶段,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兴趣维持不长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又差、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而好奇心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新鲜感,但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再加上体育课干扰因素多,学生的注意力只能保证10分钟左右,容易被旁边的同学影响而分心,很多时候都是同学在做什么他才会跟着学什么,所以我们的课程教学以基础模仿训练为主。

(2)在小学水平二阶段,学生都到了9岁、10岁的年龄,学生的骨骼和肌肉力量都在慢慢成长。在生长发育的快速期,骨骼和肌肉力量配合协调性较差,学生的体能也较差,而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力能够有意识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独立自主的能力有所增强,但是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学生容易单独地进行学习,不会主动去参与团队。所以我们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团队,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实践,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体验团队的作用并通过从事适宜的校内拓展训练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其坚强的意志。

(3)在小学水平三阶段,五、六年级学生都到了11岁和12岁的年龄,现在的学生在各方面营养满足且成熟较早,骨骼和肌肉力量增长明显,身体各方面协调能力也进一步提升对感兴趣的东西特别喜欢,同时他们逆反心理也渐渐增强,不喜欢机械的统一要求与墨守成规。他们在学习中虽然独立性比较强,但是在学校和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下,对团队合作的意识还是有明显的增强。所以在学生的安全意识、自律性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提高的情况下,教学中应主要以户外拓展训练为主,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和执行力、敢于挑战和创新的能力。

三、Maps体育主张四要素

1.任务式创设情景

教学情景是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目的,通过创设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景氛围,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情趣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同水平的学生会创造不一样的情景进行教学,例如水平一,我们把情景设立为校园大冒险,让学生根据地图上的任务到老师事先设计的情景中去探索和发现,目的使学生对学校各个地方的环境更为了解,哪些地方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地方去了是干什么的,不能去的地方又会有什么危险存在,并在每个地方设立任务完成后闯入下一关。

(1)强调定向“任务”情景的创设是全面达成创想城户外拓展课程目标需要。体育教师要特别注意创设合理的、和谐的、温暖的、富有挑战性的,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情景,避免营造学生容易望而生畏和失败的情景。

(2)强调教学“任务”情景创设是激发学生定向运动兴趣的需要。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Maps体育教学中任务的设立不仅仅限制于体育学科,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和思品全部结合起来,让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增长知识。各学科任务的设定,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促使学生对体育以外的其他学科认真学习,不然在教学任务环节会拖后腿。

(3)强调团队“任务”情景创设是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需要。现在社会是团队的社会,而我们的任务设定也是以团队形式来进行的,在团队中不能有明显的短板,而且要相互帮忙和相互信任。其实我们不仅仅是在任务环节有团队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一直在强调团队,比如:同一组必须一起奔跑,到达目标点时,要等到团队所有成员到齐才能进行任务。

2.团队式学习方式

由于现在孩子还是独生子女较多,孩子的合作、沟通、勇敢、突破、分享、心胸等各方面都比较欠缺,在教学中,让学生以团队合作形式共同完成,团队中学生的水平能力各有不同,但又各有各的长处,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加油,同一个团队要同时进行练习。在水平一阶段我们要求各队学生手拉手同时进行学习,水平二、三阶段,学生身心各方面都在成长,要求学生同时,但不要求学生手拉手。

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队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學中,让每个团队取名,让每个学生来想他们的团队的队名,让学生都动脑想出有创意、有特色的名字,然后以每个团队的名字进行团队建设性的培训,使学生在口令和行动上统一起来。

(2)让学生体验团队成功,增强自信心

例如:我在教学中,给每个团队设定的定向路线和完成的任务都不一样,目的是让那些明显有差距的团队(团队成员的个人原因),也能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让大家互相激励、相互鼓励,这样就能增强团队的自信心。

(3)激发学生的个人与团队的创新精神

例如:每个团队都有队长,而队长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更换,在队长的带领下,发挥队长的领导力和队员的执行力,发挥队长的智慧,让团队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团队凝聚了所有人的智慧,在智慧的带领下让学生大胆地去创新、去突破。

综上所述,学生在Maps体育教学过程中,逐步体验和感受到了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了解并认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并在Maps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个人与团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中不断挖掘自己和团队的潜力,把无数个不可能变成可能,用个人的力量来使团队变得更强大更不可思议,并也让学生增强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社会适应的能力,学生真正健康地成长。

3.激励式过程评价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和教学任务中通过与教师讲解、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及教学媒体的应用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个过程。在学习有过程中,教师用激励式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小学阶段没有哪个学生不喜欢被表扬,而激励式教学多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多给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自然的状态中去学习去探索,让学生更能发挥其潜能。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学生收获知识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参与、思考、动手实践,再加上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动力,让学习的知识更能扎实地掌握。

(2)过程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即对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第一,通过学习过程评价,让学生知道,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学习过程更重要,而不是为了结果而学习,是为了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哪些地方不足,找出解决问题出在哪里,怎么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整个学习过程的质量;第二,通过学习过程评价,要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参与、思考、动手,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参与活动,自己动脑去思考过问题,自己动手去实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过程;第三,通过学习过程评价,要找出每个学生优点和不足,让优点放大变成自己特点,让不足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尽量不要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4.地图式顺序路线

在我们的户外拓展营课程中,只有到了水平二和水平三才会以定向形式来开展教学,每个团队都要按教师规定的路线来寻找点位,只有顺序没有错误,才可能完成最后的任务。

四、Maps体育的目标

Maps体育使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提高了体育学习效率,结合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为一体,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多种多样的体育学习内容和各学科内容,与众不同的组织形式,能满足学生对身体和知识的求知欲望,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同时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团队合作意识、领导和执行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队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团队成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个人与团队的创新精神都是Maps体育的目标。

五、Maps体育的内容

在小学阶段开展Maps体育主要是以学生任务定向运动为主,根据学生各年级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将内容设为:水平一,一年级内容为:行走中认识学生的活动范围、活动场地、活动设施和学习场地,比如:地图上设点在一年级各班教室、校医室、班主任办公室、保安室和放学等候区等;二年级内容为:慢跑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音、体、美学科内容,比如:学会唱国歌和校歌、立定跳远运货、画出你心中的班主任等;水平二,三年级内容为:在原地通过指北针和地图来判别方向并完成音、体、美学科内容,比如:打准备节拍等;四年级内容为:在慢跑中通过指北针和地图来判别方向并完成音、体、美、科学、思品等学科内容,比如:运送玻璃球、三步上篮等。水平三,五、六年级内容为:在跑步中通过指北针和地图来判别方向并完成语、数、英、音、体、美等学科内容,比如:词语接龙、口数数学题、字母组单词等。

六、Maps體育的期望

最后希望“Maps体育”的教学主张,能让学生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真正受益。期待Maps体育教学主张能够在学校创想城的大背景下深入实践研究,提高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多样性、实效性,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更自信、更智慧、更有魅力。

参考文献:

[1]邰永峰.浅谈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新课程(上),2013.

[2]张惠红,方信荣,尹红松,等.“定向运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报,2009.

[3]鹿辉.体育教学情境的设计[J].体育与健身,2012.

[4]毕忠涛.情境教学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研究项目(GD XKT15604)。

猜你喜欢
体育过程教学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