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试行情况

2019-07-11 05:46吴蕾
新课程·小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实施小学数学

吴蕾

摘 要:在分层作业试行中将数学分层作业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及教学实际,以人为本,并且联系最近发展区理论、因材施教理论及合作学习理论,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及编制。在试行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求教师在实施分层作业时,应做到分层目标明确并根据教学目标适时调整;作业设计考虑实际生活经验,注意作业的应用性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实施;评价

一、分层的标准

笔者根据六年级调研考试成绩,将班级学生以数学平均分为标准,分成了A、B层,其中A层24人,B层21人。在分层作业试行后期,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小幅度调整。

二、分层作业的内容

此次分层作业设计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为主要内容。我主要让A、B层的学生完成相同的基础题,在提高题部分则提供多道题目,每位学生自由组合适量的题目完成,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三、分层作业的试行效果

此次试行的两种分层作业的形式,都获得了学生的喜爱,当然,很大程度上他们喜爱的并不是这样的一种形式,而是教师作业布置方式的改变,让他们有新鲜感。

比较两种不同的作业方式,第一种,虽然便于教师批改、评价,学生执行起来也较为容易,但笔者觉得这种方式在学生转化方面没有第二种好。第二种方式,教师要花费更多的心血设计作业,批改、讲评作业,不过正是由于把选择权给了学生,他们更愿意主动去学习数学。

我想,有了这样主动的内在需求,学生的数学成绩一定会提高的。但是,这也只是笔者根据试行结果所做的一点推断,由于时间、地点有限,最终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尝试。

四、分层作业实施中的問题与反思

(一)应试教育环境制约着分层作业的实施

现今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苏州仍然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之中,这样的教育环境让一部分人还是唯分数是从,其中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家长。而分层作业在短期内难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对这些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人来说,分层作业这样一种教育方式没有实际效果,影响了分层作业的实施。

(二)分层作业的分层标准不明确是实施分层作业的一大问题

现今每位教师对于分层作业都有其自身的理解,这也就导致每位教师的分层标准不一样,而不一样的分层标准就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学生、家长对于教师分层的标准也会产生质疑,当质疑存在时,势必会影响分层作业的实施效果。

(三)分层作业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教师工作繁重,数学教师承担备课、上课、批改、评价四项基本工作,而且一般数学教师要教授两个班,作业量庞大,如果再担任班主任,数学教师的负担会更大。教师基本工作中批改和讲评尤为繁琐,如果再要求教师自行设计分层作业,然后分层批改、分层评价,工作量简直难以想象。

(四)学生的学习习惯难以改变,影响分层作业的实施效果

在这六个星期中,我深切感受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尤其是分层作业试行的这一段时间。由于教师事先分层,有一部分学生会觉得很庆幸,作业减少了,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玩游戏了。在分层作业这种尝试下,学生并没有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而是不断钻学习的空子,以满足自己玩乐的愿望,这反而更加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使分层作业丧失了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静娴.我国中小学家庭作业价值观研究:师生视角的双重透视[D].上海:华中科技大学,2006.

[2]栾小芳.小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研究[M].甘肃:西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美)黛安·弗谷森等.个性化学习设计指南[M].王玲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王九红.小学数学作业的功能与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5]周丽娜.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

[6]陈顺平.关于小学数学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思考[J].数学教学,2009(117).

[7]于宏,宋延敏.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策略[J].教改前沿,2004(6).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实施小学数学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