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策略和方法

2019-07-11 05:46许晓秋
新课程·小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作业评价激励多元化

许晓秋

摘 要:长期以来,很多美术教师已形成简单的、草率的评价模式。学生对这样的评价模式已麻木,学生已不在乎作业评价的结果。如何探索设计更新颖更有时代感的作业评价方法,让学生充满兴趣地上好每一堂美术课,激励、唤醒、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个性和天赋,让学生爱学好学,充满自信,为艺术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作业评价;多元化;激励

学生在美术课中所学美术的技能、技巧掌握程度往往通过美术作业来展现,同时也能直观地反映教学目的是否顺利完成、完成的效果究竟如何。好多时候,我们是听别人上课或者自己上课,都会比较关注“传授新知”这一教学环节,而忽略或缺少了对“学生作业评价”这个环节的关注与研究。著名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程标准提出评价方要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多角色化,要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美术个性和天赋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一、目前美术作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往往不受大家的重视和关注。长期以来,很多美术教师已形成简单的、草率的评价模式。学生对这样的评价模式已麻木,学生已不在乎作业评价的结果。一发到作业瞟一眼或是干脆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长此以往,对我们的美术教学是很不利的。分析当前的美术作业评价,存在这样几种不良的做法:

1.评价的冷酷性与空洞性

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和无拘无束的创造,当学生怀着期待的眼神望着你问:“老师看看我的画吗,我画得怎么样?”而教师始终以成人的眼光要求学生,抱着挑剔的评述来“数落”学生的美术作业,久而久之,让学生缺乏自信,致使学生丧失持续学习的兴趣。

2.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与独裁性

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是老师一言评定,学生没有发言权,被动接受,而作业本上出现的“优、良”让许多学生发到作业本看了就翻过,从来就没有回过去思考一下;自己的作品为什么得这样的一个评价结果?从而无法真正理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丧失了培养学生审美观的良好时机。

3.评价的随意性

美术课中作业展示部分往往是美术课的高潮和画龙点睛部分,没有规划的展示、缺少点评作业引导,放任学生随意论述;有的太看重作業评价环节,提前收作业讲评,占用学生绘画时间;有的忽略作业评价的重要性,每节留一两分钟点评;如此主观与随意地对待作业评价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美术学科的本质规律。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何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作为一名一线的美术教师,站在学科的立场,从学生作业评价的时间、展示的形式、评价目的、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方式等几个方面的方法与策略进行了一些思考:

1.作业评价的时间——合理

一节成熟的美术绘画课,对学生作业评价环节的时间把握是相当重要的。评价的时间多了,势必会占用课堂其他环节的时间,点评也难以精彩。评价的时间少了,点评往往会过于匆忙,分析容易流于形式,让人印象不深,而5分钟的评价时间恰到好处。

2.作业展示的形式——多变

长期沿用一成不变的展示方式,难免会让人审美疲劳。每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业内容和课堂实际,采取灵活多变的作业展示模式,将会让课堂更加出彩。

3.作业评价的目的——激励

小学生的绘画往往是“抽象”的,多来源于他们内心世界的想象,在孩子们的画面里,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形状,都可能是一段美好的传说……因此我们要多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以欣赏的态度评价孩子的作品,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引导,让孩子在自己的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作业评价的标准——多元化

美术作业反映了不同学生的创作个性,在评价时,要全力挖掘学生作业的闪光点:

(1)注重过程评价

例如在上《做一道拿手菜》时,针对学生作业的技巧、构图能力、想象能力等作业特点分别设立“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最佳造型奖”等来鼓励学生,以这种因材施教的评价方式让课堂的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肯定,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创作性追求。

(2)从学生作业态度方面进行评价

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比如作业虽然没画完,线条却用得很讲究;构图虽然不是很饱满,但涂色的态度却很认真;画面内容虽然凌乱,却蕴含着丰富的想象等等。在鼓励的基础上,给他一些建议,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及对美术的兴趣。

5.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评价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

(1)以学生参与、自评互评方式评价

先请作者介绍创作思路、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或不太满意的部分,然后再请其他同学来评价,引导学生参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视觉感受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还对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极其有益。

(2)融入参与意识、合作能力的评价

以一个主题、分小组合作完成,让同学根据小组成员特点,采用最合适的方式完成作业。这样在集体的合作下完成作业并分享,既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又懂得了集体的力量大无边,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在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只要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注重学生的心理,真正地从学生的发展着想,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保护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及综合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画、敢做,那么,我们的评价方法就是成功的。当然,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开展美术教学,值得摸索的东西还很多,让我们坚定地行进在这条幸福之路上!

参考文献:

陈康乐.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多元性[J].新课程学习,2011(6).

猜你喜欢
作业评价激励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例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举措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