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校“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的探究

2019-07-11 01:42谢培璇
职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双主体中职学校校企合作

谢培璇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校企合作  双主体  对策

当前,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加强实用型人才培养才是实现中职教育的社会职能的根本途径。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了给企业输送生产、服务和管理方面的合格人才,中职学校需要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保障输出人才的质量。

一、中职学校与企业开展“双主体”合作育人的意义

1.有利于回归中职教育的本质

职业教育的初衷就是通过学校体系化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技能。中职教育与企业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某种程度上,企业的衰败发展与中职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只有二者相结合,开展合作育人才是回归中职教育本质的根本途径。

2.是突出中职就业导向的必然要求

中职教育的基本办学方针就是“强化服务宗旨,突出就业导向”,可见就业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加强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有利于将人才培养从专业理论本位向就业技能本位转变,让就业和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3.有利于优化传统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人才培养的角度,中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但是根据长时间的中职教育实践结果看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弊端。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的束缚,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将职业教育内容进一步向岗位要求靠拢,尤其是要重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同时职业教育的课程制定也充分结合了行业的评价和企业专家的指导。优化后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提升中职学生就业方面成效显著。

二、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形式

1.加强校中厂建设

通过将工厂引入学校,让学生以生产工人的身份参与到生产一线中去,真正体验工作岗位的生产区情况,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一线管理技能。同时,企业可以为中职学生设置部分勤工俭学的岗位,切实缓解困难学生的生活压力。另外,企业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对毕业生进行择优录取,这也可以为企业节约新员工培训费用。同时,教师也能够及时根据当下企业的运作模式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解决传统教学中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

2.加强厂中校建设

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估后,选择企业发展潜力大、职业教育观念新、员工素质高的企业进行厂中校建设。因为厂中校的主要职责是承担双主体学生教育教育和常规管理工作。学校和企业双方各自选调优秀的骨干组成技术培训队伍,对新进员工进行培训,同时加强对老员工的专业理论培训和员工日常管理,促进企业间产生交流合作。

3.校企合作共同成立二级学院

二级学院可以实行理事会领导、院长负责的管理机制:理事会根据管理制度行使权利,对学院的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并对院长的职权辅以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学校教师的年度培训任务由企业承担;学生的实训操作和实习工作由企业承担;企业工作人员的学术进修,包括为学生授课并指导学生实习等工作内容由中职学校承担;由学校负责为企业各岗位人员进行培训;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后,由学校为毕业生颁发理论、实训达标“双证书”;由企业负责学校授课所需模型的加工生产;由双方共同承担新工艺的开发和生产;学校与企业一起举办技术、学术交流会;由学校和企业一道对管理和履职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协商完善。

4.加强“订单班”建设

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合作企业的筛选,选择优秀的企业进行“订单班”培养模式建设。订单班的学生按照“进校等于上班、招生等于招工”的原则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充分依托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训教学资源,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培养手段,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新的教學模块,实现学校和企业最大程度地对接,提升技能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企业为学校教育提供素材,并且为学生带来最新的、最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双主体”合作培养的积极性。同时在校企联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企业技术人员实行一对一结对,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实训教学水平,还有利于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从而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为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工作稳步推进提供了先决条件。

三、加强中职学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对策建议

1.以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推动“双主体”合作育人实效

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加强中职教育实效为原则,严格按照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思路,不断创新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联合办学的模式,为我国中职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一是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组织体系,通过构建学校、系部、专业的三级组织体系,明确校企合作下的各级组织关系和组织职责,进而确保理事会管理制度能够顺利落实,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二是建立并完善运行机制,校企合作育人下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工作运行、互利共赢、交流沟通、考核激励以及各项保障机制等,这些机制的制定是为了切实地推进“人才共育”和“过程共管”,最终让学校和企业之间能够实现成功共享。在这个过程中,责任的共同承担机制始终贯穿在校企合作机制下,让校企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三是推动校企之间的合作制度的完善,围绕校企之间共育、共管、共享、共建、共评以及共培的原则,制定并完善中职学校和企业合作育人过程中的配套制度,为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的效率提供制度保障。四是推动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和订单人才培养制度的完善。中职学校在与各领域企业的深度育人合作中,要注重与企业签订长期的人才培养制度协议,为学校进行“双主体”培养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长期合作和中长期、有效的资源共享提供前提保障。

2.提升“双主体”育人意识,推动实用型人才培养实效

“双主体”合作育人的最终目标是完成对实用型人才的科学性培養,因此不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应当深化对人才培养的重要认识,不断提升“双主体”的育人责任意识,将人才培养向现代化、专业化转变。不断完善“双主体”的合作育人模式,为学校引进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企业引进懂知识、懂理论的教师,为企业吸引一批符合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实现教育和企业同步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的中职教育虽然对技能型人才培养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是懂得理论技术却不强,难以适应社会建设的需求。追根究底,中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对实训操作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不够,进而导致学生技能性偏低。基于这种情况,学校方面更应当加强对“双主体”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育人的优势,推动实用型人才培养实效。

3.加强教学资源融合,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首先,在加强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教学体制下,教学资源是决定人才培养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因此,要想切实达到“双主体”合作育人的预期构想,就应当立足于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加大对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教学资源整合,构建出有利于提升中职学生就业率的课程体系,不断调整合作育人的课程安排,为培养出能够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保障。同时,充分运用企业的技术实践支持和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尽可能满足学生对实训器材和生产经验的需求,推动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学校虽然作为“双主体”,但他们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的重要性是相同的。基于传统中职教育的经验,还应当提升教师的素养,以满足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需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方对教师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指导,让企业在对学生完成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对教师的技术能力的培训。另一方面,中职学校也应当注重引进一批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高素质教师,切实满足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师资力量需求。

四、小结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中职教育实施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成为提升传统中职教育质量的根本需求。目前,“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在全国部分学校开始试行,综合其结果看来,这种模式是值得在中职学校大力推广的。

参考文献:

[1]何向东.论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校项目课程的开发[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1).

[2]李兵、师舒.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电子专业“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3]朱佳萍.中职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

[4]黄吓珠.校企深度融合下的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42).

(作者单位: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双主体中职学校校企合作
浅谈通滩中学“双主体——三环节
基于“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电力电器专业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