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体系的构建
——以宁波、台州地区文化馆艺术教育形态与传播实践为例

2019-07-12 14:17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310024
大众文艺 2019年2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文化馆市民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31002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一些政策的支持,艺术文化的教育与推广日渐受到社会、政府重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71号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意见中提出要尽快补齐美育教育的“短板”,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这说明社会美育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文化艺术的推广与建设离不开政府、人民双方共同的努力。

从当代都市文明的角度来看,市民文明素养的提高,人际关系和谐关系的稳定性形成,学校的工作只能是一小部分。近年来由于经济政策文化的推进,在社会转型的这种独特背景下,美术教育逐渐开始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受众范围更广的社会美育也逐渐发展起来。社区美育是开展社区公民素质教育的首选。它不仅要发展人的德智体诸方面,更要注重人性的培养,在强化自我生命意识的基础上,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所以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它使人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美育其实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型教育,它的形式是美感的、艺术的。2018年社会美育联盟在北京成立,该联盟是由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起成立的,该联盟的马菁汝教授曾说:中国美育教育正在走向社会化。该联盟的成立也是一个社会美育进入体系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文化服务体系”,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艺术性场所都是现代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区块,它们都对市民的艺术修养的提升与传播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相对于同样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博物馆美术馆来说,文化馆的定位与作用还有受众面来说又稍显不同。

“文化馆”从定义上来说是由国家设立的代表地方政府主要是用以满足基层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公益性文化艺术事业机构,它不仅具有展览演出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具备了教育与社区美育的功能,如果说其中的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机构是展示艺术作品,引导人们走近艺术、感受艺术的公共场所,那么文化馆就是一个文化艺术传播,让大众接触、走进、学习文化艺术的一个公益性场所与教育媒介。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代表地方政府的文化艺术场所,文化馆起的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空间作用,它更应该发挥作为一个场所的真正价值,促进人们相互交流,它更像是一条连接社区邻里民众关系的重要纽带,更具有地方性的力量。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让地方上的文化馆更具备文化艺术性场所的力量,发挥它的价值与潜能,体现优势,协助政府帮助社会大众组织社区活动,提高文化馆的品牌知名度,提升当地社区的凝聚力和社区民众的参与感。

针对目前所调研的几个宁波、台州地区的文化馆来说,它们普遍都有设立一些公益性的针对社区内青少年的艺术课程,例如宁波文化馆,根据工作人员说:他们结合当地艺术文化特色,加上本身文化馆所具备的师资力量,在馆内设有豫剧公益课程,每周周六周日会有一节豫剧和古典舞的课程,会有一些周边的居民来学习,但人数并不是很多,来者很多都是授课老师本身较为熟悉的人;宁波文化馆内另设一个展览馆,近期正在筹备一个有关宁波奉化布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然而展览宣传力度薄弱,场馆面积也比较有限,致使展览虽地处闹市却无人问津,宁波文化馆位处天一广场商圈,是宁波闹市区的黄金地段之一。随机采访了几位在附近工作生活的市民以及文化馆内工作人员,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很少或者基本上不会主动进入展览馆/文化馆内参观展览,虽然文化馆内有开设公益美术、音乐等课程,但市民极少会进入馆内咨询参加有关公益课程设置等,他们更倾向于让孩子到社会上盈利性质的培训机构去学习这类课程,显然对这类机构的信任感更高一些。

由此可见,以上几个现象体现了现下文化馆存在一些的问题:首先是市民对于文化馆不甚了解,有些甚至不知道文化馆究竟为何种机构,不知道这个机构的存在;其二是根据宁波和台州这两个地区的大小文化馆所开设的课程上来看,很多文化馆所开设的课程或者活动类型、内容都较为单一,缺乏创造性,从这两个地区文化馆开设课程的课程表来说,它们课程内容非常类似,在网上查阅了很多其他如绍兴、义乌等地区文化馆开设课程的课程表,也都是很相似;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文化馆本身对自身的社会定位不够准确,非常的模糊,很多文化馆并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满足基层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职能上;再者就是文化馆本身对于公益课程、展览、比赛设置等公共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这也导致了它并没有什么品牌知名度,也没有受到很大的关注和群众广泛的参与互动。这些都是目前现阶段文化馆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社区艺术教育中,作为公共艺术文化服务体系特色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馆的本身所应该起到的作用与影响是无庸置疑的,它不仅能拉近、打破人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使市民很好的参与到艺术学习、艺术创作的活动中来,是一个很有效的社区艺术教育、传播的场所。要使文化馆更好的发挥作为一个文化艺术机构的场所的力量,要改进这一现状需要多方面如政府、群众、非政府机构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来说,一直以来文化馆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政策、大众娱乐、经济等,文化馆要想更好的发展,更多的被大众所接受与认识,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一个准确的定位,其主要社会服务方向要有别于其他公共艺术文化服务体系,以自身准确的定位为基础,更好的发挥出自身在社会美育中的作用;其次就是要把握好群众文化艺术传播的特色,每个地区的文化馆需要具备有自己的当地特色,要找到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艺术条件的优势,了解当地市民的喜好与缺失,开展一些比较适合本地区群众,受众面广的文化艺术活动、比赛项目,活动项目类型也需要有更多的创新,内容要更多元,更有创造力,更丰富,只要是能丰富市民业余生活、提高内在水平、修养的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馆组织活动的有益素材。不仅如此,文化馆对于自身的一些活动的宣传力度也需要加强,不仅通过传统宣传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介,新媒体等途径,还能向市民多普及文化馆在当地文化艺术发展、传播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也能提高当地社区的凝聚力,加强文化馆作为一个传播公共文化艺术机构的品牌知名度。

另一方面来说,当前的社区文化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社区艺术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远远滞后于我们当前社会的整体发展,同时在我们艺术专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当中,其实还是一直更多持续关注着纯艺专业方向的发展,比较缺乏对当代社会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缺乏一种对与社会的责任与担当,这也是当下艺术专业院校需要更关注的对于社会服务的方面的内容。文化馆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很好的成为一个在学校与社区市民之间的桥梁,邀请一些专业艺术院校的名师去文化馆开设短期课堂、讲座,也可以请一些艺术专业的高校学生去文化馆开设工作坊课堂,使市民可以更好的零距离的接触、走进艺术,体验艺术带来的乐趣,也可以增加高校学生的社区服务的意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内的艺术创作,此外,邀请名师讲座也可以增加文化馆的知名度、品牌影响力与大众的信任度。

综上所述,文化馆要在社会美育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最主要的是文化馆本身需要更好的去了解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定位,坚持以服务市民为中心的正确导向,与其他政府机构、艺术类高校亲密交流与合作,更有创造性,才能更好的发挥文化馆作为社会美育重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职能部门与作为一个公共艺术文化传播场所的重要作用,凸显出不可或缺的文化建设价值与意义。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文化馆市民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建设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市民关心的就是策划关注的——以东楚晚报为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