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2019-07-12 14:17南京林业大学21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2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

(南京林业大学 210000)

今人与古人在虽然物质生活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却是一脉传承的,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和延续带来了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共鸣比纯粹的哲学思辨、呆板的说教更能够启迪人们的心智。而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气质,古典诗词中的鲜活形象和炽烈的情感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一、古典诗词与爱国主义

(一)古诗词中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是爱国主义诗歌的源头,它作为一部集体创作的现实主义诗歌集,承载的不是个人的思想感情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情感,从这一点我们可以也看出爱国其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直接表现了士兵们同仇敌忾、共御外辱、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彼稷之实”的黍离之悲成了诗歌中的传统情感,这种情感每在国运衰微的时候就会勃发浓厚,哀伤凄婉的情调在诗歌中的地位也不可动摇。“温柔敦厚,诗教也”,《诗经》的爱国诗篇对后代的影响是深远的,《诗经》中很多对于国家、对于百姓的吟唱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植根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脉深处。后代的屈原又将这种情感的推向另一个高潮,他是后世文人的典范。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报国热情,彪炳千古,可与日月争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无论是沉郁苍凉的现实主义吟咏,还是豪情激荡的浪漫主义讴歌,都充溢着对国家的爱,这些诗篇、这些爱国人士的事迹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潜移默化中已经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汉抒情大赋铺采摛文,是“一具五彩斑烂的中空的画漆的立柜”,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的自豪之感。东汉末年至南北朝,在战争频仍,政权割据的背景下,诗人的爱国情怀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建安文学”雄浑苍凉、笔力刚健将个人的抱负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赋予了作品更为深广的意义。如曹植的《白马篇》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就塑造了一个性情豪迈的侠士,这个侠士其实是作者自己想象世界里的自己,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这个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有如此浩瀚的爱国诗篇的出现对后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唐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也是文学史上极为繁荣的时期。李白等诗人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吟咏,表现出了太平盛世中的人们对于国家的热爱,同时边塞诗人以雄健的笔力抒发了驱除外侮,杀敌必胜的爱国之情。及至安史之乱,唐朝国力由盛转衰,杜甫等一批忧国忧民的的爱国诗人以沉郁顿挫的笔调抒发了悲悯的情怀与愿舍身为国的志向。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一生都在为“致君尧舜上”而奔波劳走乃至恸哭流涕,他的一生就好像没有轻快的时刻,时刻都在担忧,担忧大唐帝国的命运、担忧天下苍生的生活,真正是一心为民,后世尊为“诗圣”当之无愧。

由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于是爱国主义在宋朝就得到了集中体现和升华。虽说宋词以婉约为正统,但婉约词派也并不是只有风花雪月、儿女情长,诸如李清照后期的词就把个人命运与国运联系在一起,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厚度。自苏轼开创了豪放词之后,宋词的境界和内容就大大开阔了,豪放词本身就更适合抒发爱国情怀,于是豪放词成就了辛弃疾。关于辛弃疾的爱国情怀,笔者会在下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诗词发展到元明清的时代已经不复往日的辉煌了,但是张养浩、纳兰性德的一些词作中仍然流露出浓烈的家国情怀,这一直诗诗歌中的主旋律。

(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家国情怀

之所以把辛弃疾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辛弃疾在文学史上独特的地位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本身不是一个词人或者说他本意是不想成为一个词人的,他由行伍出身,是一名真正的纵横疆场的将军。纵然陆游说“铁马冰河入梦来”,但陆游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人,他所有关于战场的描述其实都只是想象。但是辛弃疾不一样,他是真正在刀尖血仞上过日子的人,他组织军队抗金,于千人之中取敌军首级,只不过南宋朝廷偏居一隅,他的军事才能没有用武之地,只能回乡种地自号稼轩写词了,不曾想最终成就了一代荣名。

辛弃疾的一生都交织着民族危机、人民苦难与失意,而这些使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贯穿于文学创作之中。他的词作既有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又有对朝廷不思进取的愤慨,还有关心民生的悲悯情怀。鲁迅先生说:“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喷出来的都是血。”辛弃疾的词字字泣血、句句是泪。曾被很多评论者认为“极尽妍态”、“哀怨绵缠”的惜春词《摸鱼儿》其实有如千钧重。“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以陈阿娇的失宠自比自己的黯然失意和壮志难酬,“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这种期盼而不得、一心报国却被当权者排挤的复杂心情难以言说了,“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一句表面上是伤春之情,实际上却在写南宋日薄西山前途黯淡,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深深的失望。这首词的形式确是婉约派无疑,但是这层婉约绵缠的外衣下跳动着一颗火热的心,掩藏的是 “喷涌如火的热情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骨子里蕴含了一种刚劲深厚的力量”。

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自己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愿望,“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是战场杀敌,“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意气风发“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是心酸无奈,他写爱情、写政治、写读书,都是为了这个国家,他心里的豪情、对百姓的爱和那万千气概一直都在。爱国,从不因这个国家的当权者不爱他而结束。

(三)爱国主义诗词的现实意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可见诗词对于后世的影响力之深远。王国维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正是因为这些文人关注社会现实,以天下为己任,故而他们的文学作品才能光耀后世,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即如屈原志洁行廉,其对“美政”的上下求索追求、对祖国、君主的眷恋与忧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寄寓在光辉璀璨的爱国主义长篇诗作中,影响着后世无数的人,杜甫,陆游,文天祥等人不断地继承并发扬光大这种爱国的思想,而爱国主义精神也成为了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等展现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和热烈的的爱国情怀的诗歌,在这些铿锵有力的历史之音中总会给人们带来一些难以言说的震撼。随着国际化程度的逐渐深入,爱国的概念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弱,当代大学生更是被卷入各种意识形态的洪流中。有些人因为看到这个国家的不足而崇洋媚外,却不曾想着怎么改变她,有些人因为怀才不遇而心生怨恨,有些人鄙夷这个国家“落后的文明”,当一个民族的青年不再认同这个国家,那这个国家的命运也让人担忧了。古典诗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包含着中华民族的记忆序码,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教材,它不同于直白式的说教让人心生反感,它是春风化雨般日渐滋养一个人的气质和灵魂,爱国主义诗词中的金戈铁马、气吞山河、豪情万丈以及拳拳赤子之心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所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加强古典诗词的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人格塑造与中国文脉

(一)独立精神、思想自由——以屈原为例的文人的品格

韩愈有言:“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又言“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韩愈看到了屈原的政治意义却忽略了他的美学意义和人格魅力。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屈原悲凉的眼神带着上古高阳氏的矜傲和倔强,穿透时空望向那个风雨飘摇的楚国,纵身一跃,完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转折。他从此将中国的诗歌带入了一个酐畅淋漓的新境界,为它注入了风骨和傲气,他的悲剧唤醒了中国文脉的灵魂。

《离骚》是屈原最负盛名的作品,集中体现了屈原的思想。开篇就自述身世,“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是他的骄傲,为了真理和心中的理想而上下求索,当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被重用的时候,当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沉溺于泥潭之中,他还是不忘抒志:“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世人对于特立独行的人总是敬畏而又害怕的,这些人的眼光是超时代的,品性又过于高洁,他们会推翻现有的机制,打破所有的黑暗与腐朽,小人们也就“应运而生”了。屈原的困境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小人造成的,他毫不犹豫斥骂这些人“好蔽美而称恶”,不惜以自我牺牲来换取光明。“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宣告他与这个世界的彻底决裂,这是用壮士断腕的勇气来唤醒一个时代的昏沉。屈原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他的悲剧是能够涤荡人们心灵的,他给后世的文人提供了一个世范。

知识分子是什么?知识分子应该是一个时代的良心与坚守。他们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时刻与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用批判的态度对待权力、财富、时尚,嬉笑怒骂间毫不避讳指出时代的弊病,以一种决绝的方式和世俗说不。可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却与这些相背离。北大中文系钱理群先生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大学里,动辄是官腔风靡、消费成瘾,大学生们趋利避害、规划利益、与世俗握手言和、随遇而安,他们独独没有了风骨与傲气,古代文人的风骨和文采,就这样掩埋在跌宕的岁月和无尽的风沙中,再也不见。

今天再读屈原,是为让更多的青年人觉醒,是为了唤醒理想和激情,是为了告诉青年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为了拒绝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屈原的诗篇是一种绝对的崇高、绝对的理想主义,那种“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决绝的勇气以及对品格的坚守是屈原留给后世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贬谪诗中的达观

中国古代诗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以天下为己任、志在天下苍生,“学而优则仕”是他们实现个人理想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途径。但是宦海沉浮,他们一不小心就可能遭遇贬谪。这些人在贬谪中体验心灵上孤独与屈辱、愤懑与激情在胸腔中碰撞、同时又被社会政治排挤,时光渐逝难免会凉了满腔热血。在这一过程中,有的人沉溺于悲愤难以自拔,最终也被世人遗忘,有的人却在苦难中成长,完成了文学精神的升华,重新构建自己与文学世界的关系,最终用一杆笔镌刻山河雕镂人心了。大浪淘沙,一种闪光的精神却能超越时间的判决,不被岁月洪荒冲走,这就是抗争与达观。

长安的宫殿其实只为艺术家留了一处偏殿,但是站在盛唐中心地位的却是这些诗人。刘禹锡自是才华横溢,在政治上也颇有心得,与王叔文等人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政治革新,但由于改革必将触及原有阶层的利益,所以就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白居易曾为其鸣不平,“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诗人被贬二十三年,他有无数个理由蹉跎人生有无数个理由抱怨,也早该被生活击垮,但是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答案流露出的却是对社会生活的思考,是一种乐观进取的生命态度,是一种对天下间仍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欣慰。这是被贬没有蹉跎的写照,那么“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则体现了他不屈不饶顽强抗争的意识,那是对权贵的无情嘲讽,也是坚守本真的清高与骄傲,即为前文提到的文人的风骨。刘禹锡最难能可贵的就是那种达观的心态,前半生也算是位及人臣,后半生却惨遭横祸,这种心理上的落差非常人能容忍。要知道唐代的贬谪诗的基调大多都是凄楚苦闷的,刘禹锡却能够冲破这种藩篱和禁锢,以豪迈进取的态度生活,不负“诗豪”的称号。

刘禹锡自是有诗家豪迈之人,那苏轼便是词中风流第一人了。苏辙说“东坡何罪之有,独以名太高”,无中生有的乌台诗案是一面镜子,实际上暴露了一个民族的劣根性,小人牵扯着大师写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史。苏轼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越贬越远,越来越远离政治中心,这对一个有济世才能的天才来说是十分残忍的。若是一蹶不振也就不会成为大家最喜欢的词人了。在辗转流离的过程中,他寄意山水,用审美眼光看世界,发现了万千世界的朴素的大美,又摆脱了儒家思想对士人的束缚将个人的荣辱得失抛弃在外,更重要的是他用哲学的眼光看待世界,虽然有“世事一场大梦”的感慨,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否定人生而是用更加诗意的眼光看待世界,力求超然物外,始终保持了旷达客观的生活态度。他的宠辱不惊的态度成了后世人争相模仿的范本。“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是他被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

贬谪诗中的乐观态度对今天的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近年来,大学生抑郁症群体人数在不断增加,大学生难以承受生活压力而自杀的报道数见不鲜,动辄因为一点小的挫折而丧失对生活的信心,进而怀疑人生怀疑世界。当我们将目光放到那些古人身上,或许你就会觉得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以忍受了。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还能继续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还能够保持着平和的心态、还能够站起来继续奋斗才是弥足珍贵的,这一点在刘禹锡和苏轼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三)中国文脉

中国的文化其实是一种士人文化,“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文学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思想的影响,也就是儒家思想。一种思想,如若得不到新的发展就是一潭死水。如果说古典诗词中无一例外反映的都是儒家思想,那么古典诗词也就失去了活力。文人们在儒家思想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道家佛教的思想下享受心灵的肆意、思想的超脱,正是因为这样,古典诗词才更加有魅力。

三、古典诗词的美学体验

(一)山水田园自然之美

李白说“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认为大自然带给自己带来了创作源泉,事实上也却是如此,古典诗词中关于山水自然的诗篇随处可见。《诗经》就是一部多识于鸟木草兽之名的图鉴。中国古人的生态观念受到道家“道法自然”的影响,他们把自然放在一个与人平等的地位上,歌颂它,赞美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把自然的美景写进诗中,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山水,使之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一扫玄理诗中的“淡乎寡味”,给诗歌带来了清新明丽的风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单纯描绘景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创了山水诗一派。谢灵运对后来的诗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诸如李白就曾多次在诗中表现出对谢灵运的推崇,李白的山水诗“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中清新俊逸的风格和谢灵运有异曲同工之妙。后来的孟浩然、王维更是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推向了又一个顶峰,他们二者的诗歌都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道法自然,不用过多的辞藻雕饰,有清水出芙蓉的美感。不过孟浩然的山水诗中更多的表现了一种隐者的志趣,有一点出尘清冷孤傲的影子,王维受佛教影响较深,每一个自然景物中都被注入了灵魂,以他的心境写景,更多的体现了悠远、静谧与空灵。后代的诗人词人山水田园诗虽然没有他们的艺术成就高,但也各具特色,不过描写自然之景的这个传统却是保留了下来。就像清代的张潮说的那样“清风明月露天真”,无论是名山大川、江河湖泊、清风明月乃至花草树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美,都是古典诗词的表现内容,这一点值得现在的人们学习,回归自然、发现自然的美是能够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慰藉的。

古典诗词的自然之美还在于“万物有灵”观念,诗人们把自己的感情移注到自然万物之上,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水自然是人心境的映射,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品质。陶渊明独爱菊,那种高雅清淡是他自己的影子,苏轼爱海棠无香,可以包容一切,林逋爱梅,那种凌霜自傲是他的清高。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由大雁之间的爱情发出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感慨,“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是阴阳相隔的无奈。诗人们就在凝望自然中,隐约触到了生命的真谛与万物相通,在物我合一的境界找到了一种回归自然的本真状态。

十八世纪的华兹华斯将目光转向自然之后,梭罗的《瓦尔登湖》风靡一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中国古代的文人早已发现领略这种美,可现在这种关于自然的美发展到现在却被抛弃了。大学生热衷的旅游地点已经不再是那种自然生态的美了,而是人烟鼎沸、消费圣地了,即便是到了大自然之中,也只是以随手拍照片而结束,难以真正体会到那种质朴、纯真的美。失去了对美的发现也就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可能就会失去自然,那何谈诗意生活?那我们何处安放我们的喜怒哀乐?

(二)古典诗词的人性之美

艾略特在《诗歌的作用》中说:“诗歌是生命意识的最高点,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最敏锐的感觉”,强调诗歌的作用在于吟咏性情和感悟生命意识。陆机也说“诗缘情而琦靡”,中国古代的诗歌更加注重诗歌的抒情性质,以诗来写人世百态,歌颂人间的真善美、讽刺世间的丑陋黑暗。诗歌中对于人性美的歌颂一直是其永恒不变的主题。

从诗经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到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缱绻爱情,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友情,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到“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的难舍亲情,古典诗词真正发挥了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

当代大学生不相信爱情,动辄因为一点小的矛盾便对朋友恶语相加,会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问候父母,冷漠和自私正在这个群体蔓延。阅读古典诗词就是为了让那颗情感贫瘠的心再次鲜活跳动,体会这人世间的大美至纯。

(三)古典诗词的思辨之美

中国古代的哲学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文人们在与天地的对话过程中得到心灵的体验和生命的感悟,古典诗词就有了对生命、对宇宙、对世界的哲学思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人们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时代在运动变化发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些诗句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反映了某些哲学原理,今天的哲学著作大多晦涩难懂,没有让人阅读的欲望,古人们却用如此诗意的言语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还带有哲学思考,不得不让人惊叹。我们能从古典诗词中得到的智慧其实一点也不比阅读纯粹哲学著作得到的少。

四、结语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思想的多元化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他们身上的中国文化气质正在变淡,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阅读古典诗词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一个人的气质,一种弱德之美就会油然而生,这一点是很有意义的。由此可见,阅读古典诗词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怎样读古典诗词?
诗词之页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