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知体验的交互式展示空间特点研究

2019-07-12 14:17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14122
大众文艺 2019年2期
关键词:感官个体装置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214122)

一、交互式展示空间概念

1.新媒体技术发展下交互式展示空间兴起

中国展览经济产值巨大且拉动效应明显,据《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7》统计,截至17年底,展览经济产值近6000亿人民币,直接拉动经济产出达5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在消费升级的影响下人们对展示空间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相比展示的内容,人们更需要的是参与体验展示内容以得到情感满足与抒发的场所。展览经济的巨大潜力和人们对展示空间多元化需求导致展示空间升级。

同时,以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为特色的新媒体技术广泛发展并应用于展示空间。其中新媒体技术与应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处理文本、视频、音频等技术,主要使用在数字屏幕、配乐语音等;互动技术,通过各种数字信息的输入与响应运用到载体上的技术,主要应用是互动雕塑、装置等;装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创造出视觉虚拟环境给人们身临其境的现实感觉,主要应用是全息投影、幻影成像系统等。

新媒体技术发展下电子屏幕、语音、视屏、互动装置、投影等介入展示空间,直接提高人们的参与意愿以促使在空间停留更长,在停留的过程中产生观看视屏,体验装置等空间互动行为的同时,对展示空间安排提出了新的要求。交互式展示空间由此兴起,它指的是使人在观展过程中通过互动行为产生体验以达到信息深度交互和传播的展示空间。

2.交互式展示空间以感知体验为基础

感知分为感觉和知觉,感觉是通过感官获得的客观信息如冷、热等等;知觉因人而异受到感觉、个体期待、先前经历、文化基础的影响,是机能器官如大脑对感觉信息组织阐述后得到的主观感受即体验。可见,感知最终上升到了体验层面与体验作为一个整体被设计。空间中的感知体验即在参与体验空间过程中,先通过感官接收二维色彩、材质和三维空间尺度、体量等信息产生感觉,再结合个人的知觉理解不断的去认知场所最终生成“记忆”的一种本能。而记忆作为个体经历持续影响着未来的感知体验,它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延长了空间的可回味性。

传统展示空间根据内容可分为文化类如博物馆美术馆和商业类如专卖店,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带来文化消费的升级,商业类如品牌旗舰店也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文化类如美术馆也承接了其他主题展览,以及售卖功能,传统展示空间的分类与功能趋向模糊;交互式展示空间更像是节点空间,以激发和容纳各种互动行为的主题性展示空间,其中主题互动体验区是交互式展示空间的设计重点,它可根据引发的行为来分类:引发驻足类行为,如南京博物院数字馆中“陶器制作”由数字屏幕的触觉刺激可点击行为,产生触、视觉的交叉体验;引发行走类行为,如米兰世博会日本馆的“和谐展“由全空间镜面、全息投影国等空间装置的视、听觉刺激行走探索的行为,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日本的四季变化,产生视、听觉等感觉以致知觉的感知体验。

可见互动行为范围决定了互动体验区设计,而感官对互动行为的刺激具有决定性作用。不同于以往展示空间的视觉体验如观看展品、注释等等,基于多感官刺激的互动行为产生的是完整的感知体验,感知体验决定了信息交互与传播的效率,成为了交互式展示空间的基础。

二、多重的感官体验

传统的展示空间是通过眼睛这单一感官来了解展品与感知空间的,视觉带来的瞬时内容信息与体验上的满足导致传统展示空间中感官体验被视觉统治,因此在空间设计上多注重摆放展品为主的陈列区设计、以流畅穿梭于各展区间为主的动线设计、以体验递进为主的空间情境氛围营造。但视觉只能度量空间物体的外观形成概念化形像,且观看审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了距离感。帕拉斯玛在《肌肤之目:建筑与感官》中指出对视觉的过度重视一方面会导致形而上学的设计,另一方面对其他感觉的忽视会导致了人性缺失与空间疏离。可见以视觉为中心的展示空间往往导致人与空间的疏离感从而达不到展示空间信息传播与交互的目的。

多重感官体验则是借助不同感官交融影响,如视觉眼睛、触觉皮肤、听觉耳朵等共同调用去感知空间的外形轮廓、尺度特性、实体存在甚至于超越时间的界限。利用多重感官的营造一个与人亲密的交互式展示空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特点:感官性强、开放度高、物质性强。

1.感官性强

感官性体现在空间氛围体验方式上,可通过空间中灯光、材料、装置的设计运用,利用单一感官触发多感官体验从而加深对空间氛围、展示主题的理解。交互式展示空间的设计,应建立在以互动行为去了解展示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多感官体验。如可以通过降低灯光的强度和不规则照明来塑造阴影,降低视觉体验让深度和空间距离变的模糊,从而下意识的用其他的感官去感知空间深度引发多感官体验,例如在上海民生美术馆展出的“反向折叠”展览中,人们需要通过躺或坐的方式来观看以屏幕装置呈现的宇宙奇观数字影像,在入口处有低强度灯光引导进入主体空间,在核心装置周围没有任何的光源,弱化视觉而通过影像声音在空间中的形成回声来感知空间尺度,形成与展示主体—宇宙奇观相呼应的大尺度感知,给人以空旷、无助的宇宙空间氛围体验。也可以通过空间交互装置设计来引导产生触摸、点击等其他感官行为,利用空间视觉焦点设计来重新平衡各感官体验。如上海自然博物馆中的大地探珍区,在每一个回形展区中央放置了的可供点击的数字设备,利用空间视觉中心来引导人们去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的多感官体验。但要注意多感官体验不是感官的叠加,而是对同一物质、空间同时触发的多感官的感知。

2.开放度高

开放度主要指空间的分隔与围合上,触发多重感官体验的同时都伴随着人的互动行为活动,交互式空间往往是由核心行为互动区域由内向外设计,空间的围合实体感知减弱而开放度高。如可以通过设计核心互动行为,定义该空间区域的功能如随意行走、定点跳跃,围绕主题活动再设置相应的空间装置。例如NIKE上海旗舰店中参与运动游戏的数字化空间,该空间由中庭空间与地面数字装置、挑高立面数字装置和灯光投影组成,可以在地面数字装置的踩跳、原地跑步等行为来测量运动速度且与他人竞技,通过外向形活动区域和空间装置形成出相应的空间场,但处于中庭空间具有极高的开放度,增强了空间的参与性与空间场的影响范围。但空间互动装置不是单纯的摆放,而是基于原有空间的去设计或结合形成的空间场,该数字化运动空间中设计的4层楼高的数字装置,数字装置可以被看到范围都属于该空间场的影响范围,同时与电梯相结合,与电梯人为的机械运动形成动态的视觉和听觉联动感知。

3.物质性强

空间开放度高导致实体感知减弱,物质性则是通过空间中虚拟物质的物质化或自然材料来增强空间的在人们心中真实性与时间性。一方面可通过物质化的光影来营造空间的物质感,例如TeamLab艺术展中的《水晶宇宙》是一个灯光互动雕塑装置,由大面积垂直悬挂的LED点与镜面组成,人们可以用手机调整自身周围的LED光影,利用不同的颜色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空间划分,增加了空间的密度和重量感,并创造一种微妙多变的运动与光感。这种被物质化的光影能够消除空间的失重感和非物质性,且由人们主动控制了光影的变化,这种由人们主动去物质化的光影增加了开放性高交互式展示空间的物质性,延长了空间对于个体而言的时间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自然材料的运用加强空间的可触摸性,来让人们感受物质背后的时间意义。如NIKE上海旗舰店中的绑线装置,由一只鞋子与制作它所需的原始黑、红绑线组合成陈列装置,一方面绑线陈列形式规则有序侧面展示出加工工艺的精细优良,另一方面原始材料与装置设计的高度让人们忍不住想触摸,在用触觉感知的过程感受原料的年龄、过去、被人使用的方式等等直至引发个体知觉上的联想,触觉的感知也可以消除空间、物质与人们的疏离感,在用皮肤感受材料的肌理、温度、光滑度等等信息之后,形成具有个体差异化的物质性空间。

三、基于多重感官的知觉联想

知觉联想是在多重感官体验信息的基础上,空间激发个体对客观信息产生知觉上的联想,对感觉信息综合处理并赋予个体的情感意义。在多重感官体验和知觉联想后人们所引发的行动反馈如驻足、奔跑、沉静思考和个体记忆才是完整的感知体验。在信息洪流时代,基于感知体验的交互式展示空间的意义除了展示信息转达,更多的是营造一种基于个体存在包含个体差异塑性空间,帮助人们认识个体内心,由空间的存在体验上升到强化个体存在体验,从而去重塑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交互式展示空间通过空间氛围、细节的多重感官体验获得了空间展示信息与内容,引发个体实时的行动体验以至于在个体感知体验中留下记忆与想象的空间。其中,空间细节联动触觉的多感官体验对引发知觉联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NIKE上海旗舰店中的绑线装置,在触摸绑线的过程中,感受绑线的光滑锐利,肌肤在直接接触材料的时候具有明显高于大脑时间的准确性身体反应,下意识的联想到每次系紧鞋带的动作甚至松紧程度。触摸不仅在于感知物质的纹理、重量、密度和温度引发知觉联想,更要的是对物质信息的直接触摸传达了物质形成的缓慢过程即时间,两者相互作用从身体反应和心理反应共同引发知觉联想形成个体记忆,最终达到展示信息的传达与行为方式的重塑。

四、结语

在体验时代需求变化的背景下,人们了解展示内容的行为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关注的重心由最初的展示物转向空间环境氛围、与展品间的互动体验所带来的综合感知。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使得大量的新技术、装置运用在交互式展示空间中,并且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与体验,这也为展示空间氛围的营造、细节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与可能性。文章研究的展示空间是以容纳互动行为主体,结合新媒体技术对其进行空间氛围、细节设计,以形成与展品互动过程中的感知体验,最终实现展示信息传播与增强个体认知重塑个行为的交互式展示空间。其空间特点包括多种感官体验的感官性强、开放度高、物质性强以及基于多种感官的知觉联想等。而今后交互式展示空间的发展将会尝试更多基于感知体验的新媒体技术上的结合。

猜你喜欢
感官个体装置
教你辨认枪口装置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感官训练纸模
轰趴装置指南
感官训练纸膜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关于几个重要保护定值完善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