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互需求的城市传统社区出租房设计

2019-07-12 14:17江南大学214122
大众文艺 2019年2期
关键词:夹心出租房租客

(江南大学 214122)

一、城市传统社区的出租房

1.传统社区出租房的产生背景

传统社区一般是指一种特殊的聚居形式,其中包括大量的历史建筑与传统民居的居住片区,并且至今仍然拥有供给人们居住及其它社会生活功能的社区。传统社区中的住宅建筑大多为该片区民众自发建造的不成套的建筑体,社区是在特定的空间里由人的活动所产生的小社会,它是大社会的缩影,社区包含在社会的范畴之内,透过它可以看到大社会的全貌,传统与现代的概念是一对哲学范畴。真正的传统是已经积淀在人们日常牛活中的行为模式、思想方式、情感态度等文化心理结构。

城市是文明的汇聚地,也是众多人口的汇聚地。大都市的魅力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更意味着资源与机会,因此一代又一代的“外乡人”不顾千辛万苦都要挺进城市,伴随着城市一起成长,他们盼望着将来能够慢慢转化成城市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外乡人”为城市担当了很大一部分的“本地人”难于承担的重担,他们在很多不被人关注的城市的角落默默支撑着城市的辉煌。然而我们的城市似乎对这些外来人口颇有些怠慢,体制制度、自身经济能力的限制、外来人口数量庞大、人群流动频密,飞速发展的城市以及越发冷漠的人群让这些外来人口的处境愈发艰难。

在城市的传统社区中,有不少遗留下来的传统民居,这些民居建筑经过长时间的洗礼有些得以完好保存,有些被改得面目全非,而有些已经衰败不堪,不能再继续承受供人居住的功能。在原住居民尤其是青壮年大量外迁的情况下,传统社区原本应该具有的厚重与活力逐渐变成了衰败与苍凉。在出于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当地原住居民会将自己住房的一部分出租出去,以此来获得更多的生活收入。

二、租客与原住民的可能性

1.租客——“夹心层”青年

“夹心层”,是指无能力购房的这一类人。他们有的不满足廉租房条件、自身又没钱购房。当代青年“夹心层”群体主要为“90后”,其年龄在20~30岁之间,这类人大致划可分为两种人群:一种是刚毕业,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院校毕业生;另一种则是已经有工作经验、有稳定收入但经济能力不强无法购房的适婚青年。这两类人群对于住房问题的看法有着不同的看法:适婚年龄青年显得十分迫切,特别是身边已有同龄人购置房产使他们产生很大心理压力,难以“淡定”。而刚毕业的青年心态平稳,清楚自己短期内不可能购房,因此可以安心接受短期的租房生活,这些青年“夹心层”在大城市大多群聚租房。

一般来说夹心层群体的空余时间较少,青年人的爱好一般有看电影、电视、运动、音乐、上网,其他的休闲爱好占比较少。青年人大多数的就业地点大多集中在城区内,并且希望住址离工作单位近,这样他们才能在繁重的工作压下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学习或者娱乐。传统社区一般在城区内,租金便宜,恰巧满足这类人群的要求。当这些传统社区或聚居地进行拆改时,这些青年人为了寻求低房租只能搬向更远的地点,或者为了保证就近上下班而与其他人合租城里的二手房。

2.原住民——留守老年人群的心理与生理需求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科学以及生活水平都在大幅度提高,人均寿命越发变长,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的情况,并且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老年人退休后大多数是以家庭为核心生活空间进行活动,相比之前其活动空间大范围缩小,再加上身体机能的衰退等,老年人容易产生失落感、抑郁感、寂寞感等心理问题。传统观念使得大多数面对子女成家立业离开家庭的留守老人过高地期待和依赖子女,这一类老人不善于独处,也不太会调节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生活方式单一,不善于运用现代通讯工具与子女进行交流和沟通。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一对相互影响的因素,良好的心理有助于支撑良好的生理状态,良好的生理也同样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加强邻里交流,打破束缚感,对老年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3.两种人群之间的相互需求

青年夹心群体和留守老年群体这两种看似毫无联系的群体实际上却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多的交集。在社区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往往关乎到社区的生存面貌以及生活在此地的人的幸福。传统社区中的原住居民大多是留守老年群体,他们行动不便,精神寄托离自己遥远,不能经常触碰。就算基础生活设施再完善,娱乐活动再多样,老年群体对于青年群体的需求,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非常迫切的。

而作为租客的主要群体,单独打拼的年轻人,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寂寞情绪其实也是非常的浓重。他们期待陌生人的善意,渴求来自长辈的关怀。这两种人群在出租房这一经济形式下而相遇生活在一起,那么他们之间的联系便一下子清晰了起来。一个社区实际是由生活在当地的人们经历风雨经营出来的,那为什么不让这两类人群彼此拥抱,相互需求,来达到另一种脱离亲缘关系的新的社区类型呢?

三、相互需求对传统社区出租房设计的启示

随着城市领域的飞速扩张,城市的土地资源越发紧张逐渐成为稀缺资源,而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剩余空间”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也往往能成为改善城市生活的一种新契机。抓住这些契机并不是设计师的专利,生活在其中的普通人往往更加敏锐,更加智慧,也更加有话语权。褚如传统社区中私搭乱建这些极端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城市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尽管在很多方面往往以牺牲美观、品质甚至安全作为代价。所以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民众的生活,将设计接地气化,在尊重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与生活需求为基础的条件下做相关设计。

1.运用空间回路

空间回路的说法起源于日本,原意指在空间中的活动可以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住宅中的空间回路是通过隔断使得不同空间能够相互贯通又具有独立性,以此形成可巡回往返的回游路线。

一般意义上空间回路的主要用途有:a.提供多个通行路线;b.丰富空间层次,提供多种空间体验;c.有助于打造自然的通风采光系统,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在出租房的设计中引入空间回路的概念,除了能够帮助青年群体在有限的甚至狭小的居住空间里实现上述优点,还可以帮助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实现:减少不必要的行走路线,利于老年人的无障碍通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节约面宽,增大进深,为节约土地创造有利条件。

2.营造普适的居住空间

普适化设计一般有三个特点:a.非刻意性。普适化设计能够满足各种特殊人群的需要,但是却不会突显出其使用者,这不仅方便不同人的使用,也不会刻意区分特殊人群,应用在城市出租房设计里可以有效的减少老年人和青年群体的孤寂感。b.简洁性。主要表现在设计形式上的简单,实际使用简便,助于老年群体理解,也有利于租客群体在有限的条件里拥有功能较为齐全的居住空间,让居住者得到便捷又实用的使用感受;c.减少心理障碍。在现有的大多数城市传统社区的出租房有着租客与原房主割裂单独存在的情况,其中有些是住宅建筑体完全分离,有些是整套房子里进行部分分离,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原住房主与租客之间的交流障碍,从而减少两种人群的日常互动。

3.设置灵活的公共活动空间

居住区的人的活动种类可分为饮食、睡觉等生理性行为,洗浴、就医等功能性行为,阅读、运动等休闲行为,交谈、发呆等休息交往行为,做饭、洗衣等劳动行为。而“邻里意识”、“互助精神”和“共同价值”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即社区建设的重点是要加强互助意识。事实上,只有拥有共同价值和邻里意识的社区大环境才能让老年人和青年人的交流保持持久的动力。互需互助意识是一种主观意识,其形成需实践活动作为基础。在老年房东与青年租客之间不光存在年龄差带来的鸿沟,还有着房东与租客两种身份之间自带的距离感,因此,设置新颖的灵活的公共活动空间可以激励和引导原住老年人有序、健康、安全地与青年租客进行友好的互动,使老年人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也使得漂泊的青年人拥有被关爱被温暖的感觉,从而在主观上形成老年群体与青年群体之间的互助行为。因此,在公共活动空间中应该合理设置多种类型、多种功能的活动空间,满足两种人群的不同需求,丰富房东与租客的生活,提高老人和青年的生活乐趣。

四、结语

城市传统社区中,那些看似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自发建筑”,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建筑的空间存在,它们有着更为重要的深层次的社会意义。那些作为现状被轻松拆除的老街坊、旧建筑、一旦失去,不仅割裂了沉淀多年的历史脉络,还打破了许多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态。

居住环境对人的心理,生理的影响都是深远而巨大的。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能够满足老年人迫切需求的适老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师要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以及心理需求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加强老年人的归属感与外界的参与交流,促进我国适老性设计的提高。而青年群体处于人生上升阶段,良好的基础是日后发展的必要条件。青年群体为了发展刚刚迈入社会,经济能力有限使得这个群体的生存压力比较重大,而出租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青年群体居住难题,应当给青年群体提供一个环境舒适、气氛友好、积极向上的居住环境。设计师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中的基层人员,始终抱有“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为这些留守的老年群体和“夹心层”青年群体设计出更好的生活空间。

猜你喜欢
夹心出租房租客
“高跷楼”
智慧消防织就火灾安防网 平安建设再出发
出租房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甲醛超标 自如承诺首次出租房源空置30天
“夹心”的生日蛋糕
有心更有爱
中药夹心面条
背影有点像你
汉堡包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