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符号:当代艺术创作理念的传递纽带
——以美国艺术家比尔·维奥拉的录像装置作品为例

2019-07-12 14:17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510631
大众文艺 2019年2期
关键词:观者比尔符号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51063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在网络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中,人们对于信息与图像的摄取越来越便利,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当代艺术家把生活中感受凝练并形成了丰富画面效果的视觉符号。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艾柯曾说:“人是符号的动物,没有符号就没有人类社会。”1可见,视觉符号是人感受感知的结果,是构成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人类社会离不开符号,符号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高度凝聚,是人们用视觉可以感知存在的一种视觉元素。

在艺术创作领域,艺术家们都是以视觉符号来表达对事物的理解和传递自己的感受。在当代,艺术家比尔·维奥拉利用装置录像艺术,借用“水”、“火”、“土”等意象符号创作,其独特的画面形式、视觉美感与深刻的精神含义,构成了他独具个人魅力的视觉符号。

一、视觉符号是构成艺术家创作的基石

视觉符号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艺术创作中的“符号化”,是艺术家们根据个人对社会与生活的体验,利用相应的物质媒介材料和技术手段,把线条、光线、色彩、图案、形式等要素与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与认识结合起来的一种物化的创作活动,传达出独特的指向性、象征性与主题一致性等信息特征,成为独具个人特色而不可被复制的符号。

首先,视觉符号的指向性。视觉符号用一种媒介去解释另一个物体,带有一种有规律性的指示。它以具体的形象来指称、代表或标志某一概念、思想或现象。当代艺术作品集现代语言与时代精神于一体,是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感悟。在一件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中,符号的运用不仅对作品画面效果的呈现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也是传达思想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比尔·维奥拉1992年创作的《南特三联画》影像作品中,呈现的是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影像内容,左边是他妻子分娩的场景,代表着新生;右边是他母亲濒临死亡的场面,代表着死亡;中间则循环播放着沙漠地区荒芜的景象与艺术家在水中沉溺的画面影像,代表着人生阶段的砥砺前行。三屏影像同时播放展示着人生的三个阶段,直观且有效地对观者传达了艺术家本人对人类生命的思考。

艺术家通过三个具有指向性的符号形象,传达了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使观者达到从视觉与心理等多方面共鸣。因此,艺术家对符号与画面形式感的精准把控,使作品具有视觉与思想的多重艺术指向效果。

其次,视觉符号的象征性。在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历史等背景下,视觉符号与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关系,具有某种象征。视觉符号不仅可以准确快速地传播信息,由于其本身的象征性特征,对作品主题的诠释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比尔·维奥拉对“水”的应用成为他作品中一个特别的视觉符号。在艺术家2004年创作的《救生筏》作品,他采用高速感光胶片记录了一群不同种族、背景下的人,在突如其来的高压水的冲击下,记录下那一瞬间人们的真实表情与动作。他们或相互簇拥、或相互倒下、或相互搀扶,他们的衣服、面部在水流的冲击下变得扭曲,一段时间之后,随着水流的减小,留下的是一片狼藉与人们的茫然与哭泣。

其实,“水”在艺术家创作中主要源起于创作者年少时的一次意外溺水,这次经历在他在人生中留下深刻的阴影,但也成为他艺术创作独特的视觉符号风格演绎的契机。“水”象征着不同的事物与精神,突出了作品表达的主题。因而,视觉符号的象征性使作品主题的表达不仅具有表象意义,还延伸了它的社会意义,使作品呈现多种解读方式。

此外,视觉符号与作品主题的一致性。视觉符号往往从社会政治、文化、历史中提炼而来,与具体的形象具有某些相似联系,能使人脑产生一种直觉反应。艺术家们从中提炼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将其加工改造成具有艺术化特征的视觉符号,以增强视觉冲击力。

在比尔·维奥拉创作的《逆生》作品中,用五种不同颜色代表了土地、血液、牛奶、水、空气这五种人体所需物质。随着影片的播放,男人身上的液体由下向上升起,液体速度由慢到快,液体颜色也从黑变棕,由棕变红,由红变白,最终逐渐变清澈。液体不断变化的这一过程,展示了人类从黑暗到光明、从污浊到清澈、从死亡到重生的轮回,液体意味着排除各种物质与肉体的束缚,反映出内心的自省与解脱。因此,艺术家利用物质媒介材料颜色的特性,与作品所诠释的内涵紧密结合,构成了作品的表现形式以内容的一致效果。

总之,视觉符号指示性、象征性、一致性的特征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不仅使作品的创作手法更加多样化,而且使作品画面的形式美感、内容的呈现和主题的表达等多方面关系辩证统一的结合起来,为作品画面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二、视觉符号是形成艺术家创作个性的纽带

由于艺术家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的差异,其形成的视觉符号不尽一致。同时艺术家在形成视觉符号的过程中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视觉符号在作品中的形成和巧妙运用,不仅构成作品独特个性特质,同时也是连接作者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首先,视觉符号的营造作用。视觉符号作为艺术作品的构成元素之一,它在作品中的运用,对画面效果的最终呈现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视觉符号对具体物象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使物象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性特征,这是营造独特画面效果的有效方式。

艺术家比尔·维奥拉的作品《特里斯坦的上升》,“水”是画面中一种特有的视觉符号,“水”成为灵魂牵引的桥梁,成千上万的水珠营造了别具一格的画面效果,给观者带来了极大的视觉震撼力。显然,视觉符号在画面中正确的选用,是传达作者思想与营造独特视觉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其次,视觉符号的共鸣作用。艺术不仅是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同样是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传播、接受与消费的过程,所以好的作品必然引起社会的共鸣。在网络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视觉符号能快速与广泛的融入人们的生活,视觉符号的运用在观者与作品之间构建无形的联系,激发人们的联想能力从而引发精神上的共鸣。

在比尔·维奥拉的《惊骇五人组》作品中,两男三女的人物的组合排列,喜、怒、哀、惧、疑生动夸张的五种面部表情与心理活动的变化,用现场的画面气氛感染观众。因此,视觉符号能够引发感官与心理的不同变化,能有效地激发观者的联想,赋予作品强烈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此外,视觉符号语境的多样性。视觉符号的一致性、象征性等特征,可以将抽象物象转化为其它形式展示在画面中,视觉符号在不同的环境与语境中具有多重意义,所以视觉符号可以在画面中灵活运用,增加了画面构成的元素,对画面形式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在比尔·维奥拉的《殉道者》系列作品中,作品要“如何表现殉道者的精神与画面形式感”成为艺术家思考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组成世界的水、火、土和空气等四种基本元素的观点,被比尔·维奥拉巧妙地将这四种元素运用到作品中,水流倾注、火从天降、尘土飞扬、狂风聚起,四种元素形成的视觉符号将抽象的事物化为具象的形式,寓意了世间所有的苦难被凝结在画面中。因此,视觉符合不仅直观地传达创作者的思想,而且对丰富画面形式的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视觉符号在艺术创作中所营造的不同效果,不仅营造出独具魅力的画面效果,而且还引发观者的感官及精神层面的共鸣,进而还能够催生新的艺术语境。

三、视觉符号是构建艺术家创作内涵的核心

视觉符号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对于传递意义和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语言和符号作用。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当下,视觉符号容易打破语言障碍,影响到人们对于不同社会事项的不同认知。艺术家在创作中运用含义丰富的视觉元素为作品服务,就是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将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更好地传达给观众,强化观者对作品内涵的认知,激发二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首先,视觉符号是凝聚内涵的媒介。美国著名符号学家皮尔斯,他根据符号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符号的三要素”理论。他认为符号即对象,代表着某种具体的实物对象;符号即媒介,代表着某种事物的概念,是传达信息的媒介;符号即解释,代表着对象对于符号的个人理解。视觉符号承载着社会政治、文化、历史等多重的信息,它在作品中的运用,不仅表达了艺术家的个人思想,同时增加了其本身的信息含量。

在艺术家的《殉道者》系列作品中,水、土、火、空气四种元素,本是世间的四种形象,哲学家赋予了其新的含义并让世人所熟知。当艺术家以其四种元素进行创作,用它们来诠释世间所有的苦难,展现殉道者在极度的折磨中,依旧坚忍、不屈的牺牲精神,以哲学家的思维方式突破画面纯粹的表象,直击作品更深层的内核。

因此,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不仅仅对于画面形式进行揣摩,而且还在作品内涵的推敲上下足功夫,用特定的视觉符号来赋予作品更多的信息和意义。

其次,视觉符号是凝练内涵的助推剂。视觉符号大多从生活中的大众化事物与形象演变而来,具有简洁与共通的特征。视觉符号在作品中的运用,是社会意识、审美感受、精神品质在创作中的不断凝练的过程,视觉符号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促进观者与作品之间建立某种内在的联系。

在比尔·维奥拉的《救生筏》作品中,记录了人们面对“水”的强烈冲击之下的瞬间反应,虽有恐惧与无助之感,但人们还是相互帮助,主动抓紧身边的人,扶起跌倒的人,水停后依旧相互安抚,表现了人们在困难面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维奥拉认为,水中流动,像自我意识的反思,从而赋予“水”个人含义。因此,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元素,把个人情感与文化内涵集结在作品中,加速了创作元素向视觉符号不断的转化进程。

此外,视觉符号是内涵的具体化。以图叙事由于通俗易懂、直观具体的特点而成为当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视觉符号的图像化可将各种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可视图像,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视觉符号冲破了地域、文化、语言的束缚,便于不同观者对于作品内涵的认识与接受。

在比尔·维奥拉《南特三联画》中,从一个人的出生、成长、死亡等三个时期的人物特征,探讨了对于生命的认知。作者将抽象的生与死及各种挫折图像化,转化为世人所熟知的视觉符号,直观地视觉符号有效地增强了内涵表达的穿透力。

总之,视觉符号在艺术创作中是凝聚内涵的重要媒介,通过具体可视化的形象能将有限的画面扩展出无限的内容,助推观者与作品之间发生一种关联,从而引发观者的不断思考。

综上所述,视觉符号在艺术创作中不仅是构成作品画面元素的重要基石,而且也是形成艺术家个性魅力和传递作品的精神内涵核心的重要纽带。

注释:

1.章莉莉.视觉符号完全手册[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16 .

猜你喜欢
观者比尔符号
比尔·奈谈支持科学论证:疫情本该已经结束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端午节观龙舟赛
“+”“-”符号的由来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
有一种爱叫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