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辽宁满族传统手工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以剪纸和刺绣为例

2019-07-12 14:17沈阳师范大学110034
大众文艺 2019年2期
关键词:满族手工艺刺绣

(沈阳师范大学 110034)

辽宁作为满族的故乡,满族文化的发源地,在其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刺绣与剪纸文化,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明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的体现。其中,剪纸工艺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了雏形,古人将树皮、金箔、兽皮等作为原材料,利用雕、刻、镂等方式,在上面制作各式 “剪纸”艺术品。在汉代以后,真正的纸张发明出来后,古人利用先人们所留下来的技艺,在纸张上勾勒出历史的风土人情,一张张鲜活的剪纸作品在艺术家的双手中巧妙的孕育而生,以另一种独特的方式承载着历史的轨迹,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怀。与此同时,满族刺绣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经过岁月的打磨,满族刺绣已经积淀了一定的文化艺术基础和现代审美艺术表达。

如何继承并弘扬满族传统剪纸和刺绣手工艺,让其再次获得生机,大放光彩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剪纸方面,我们应该着眼于如何能够让剪纸工艺融入百姓生活;在刺绣方面,在服饰“世界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如何将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满族刺绣与现代成衣结合,使传统文化元素回归时代视野。在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有效保护与传承剪纸与刺绣艺术显得尤为重要,深入探究如何能够再一次将人们很少或不再需要的满族传统手工艺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回到大众的视野当中,通过一件件生动可触的物品唤起人们对满文化的记忆并传承满文化制作工艺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满族手工艺——剪纸和刺绣

剪纸艺术的源头要追溯到巫术祈祷,满族人信奉萨满教,在进行祭祀的活动过程中,萨满法师会剪刻一些人物、植物、动物等纸制品在仪式活动中使用,来营造更加逼真的现场感,向神灵的表达尊敬与崇拜。这种巫术形式带有强烈的艺术色彩,在民间祭祀活动中广泛流传后,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表达形式——满族剪纸。

满族刺绣是一种源于生活的艺术载体,是满族妇女对于自然界的感悟以及内心世界主观想法的真实表达。不同的刺绣艺人对于刺绣对象有着各不相同的体会与理解,样式及颜色也会相应的有所不同,但其直接表达出情感的方式就能够体现出萨满文化中寄情于物这一思想对满绣的影响十分长远。在民间,刺绣是以实用品出现在传统工艺品之中的,满族妇女将他们的情感注入在刺绣作品中,不仅仅是自己欣赏,也会将绣品送给亲友,在这里绣品不仅仅作为一种使用和审美的工具,它更多的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和睦了家族关系。此时的刺绣更多的被赋予了社会功能。

二、满族手工艺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文化越来越得到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剪纸和刺绣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积极的保护与传承,但是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满族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成就

1.满族自治县内开办剪纸、刺绣培训班

在国家大力的扶持政策大背景下,大多满族自治县都在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进行满族文化的重建工作,在自治县内开办满族刺绣和剪纸的培训班,让本土的满族人重拾技艺。并且培训班是全额免费的,能够更加的吸引对故土有情怀的满族居民们,让满族手工艺从根上能够得到复兴。

2.举办大型展览会

在部分满族自治县内,根据自治县的发展程度和特色,会定期举办大型的文艺展览活动,将满族特色的剪纸艺术和刺绣工艺展示给大众,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满族传统工艺的展览通过多种形式的传播,影响力已经跃出国门,走向国际,充分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给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通过这些活动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到满族的传统手工艺,更多的人欣赏到满族文化的美,了解到满族手工艺文化。

(二)满族手工艺保护与传承中的不足

1.国家资金拨款有限,传播发展受限

文化产业的复兴,国家需要面对大批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支持工作,有先确定的,也有后跟上的,都需要国家的资金资助发展,都需要国家辅助做宣传工作,然而国家的资金投入是有限的。很多满族传统手工艺的专家虽然有意专心研究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但物质支撑材料匮乏,不仅仅影响传承艺术家们的信心,更加影响了满族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对于专业的了解满族手工艺文化的平台也少之甚少,满族手工艺传承人缺少专业的传播满工艺的平台,阻碍了满族手工艺文化面向大众的专业的宣传,对于下一代了解满族手工艺文化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2.传承人缺少新鲜血液,艺术品缺乏创新

人们能够了解满族的手工艺,只能通过它所呈现出的作品,所以,满族手工艺作品是连接满族文化与大众的一个重要的桥梁,这个桥梁一定要搭建好才能够更好的弘扬与传播满族的剪纸与刺绣手工艺文化。然而,现如今大多数的传承人大多是老一辈人,年轻人很少有,因此应多为喜爱满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年轻人提供相应的空间与环境,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在省内很多地方,利用寒暑假期间,由政府资助开办剪纸、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培训课程,吸引了大批的年轻人前来学习,除社会环境外,更应鼓励满族传统手工艺文化走进校园、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促进其发展。

3.销售渠道少,市场狭小

现如今辽宁省内满族传统手工艺品销售市场大多活跃于各大旅游景区,而在旅游景区以外的销售市场却很少见到满族手工艺品的身影,由此可见,满族传统手工艺品的销售路径较为单一,受众人群面积较小,对外宣传力度不足。手工艺品的加工方式多为在手工作坊内加工,制作成本较高。以上两个问题都在不同方面限制了满族剪纸与刺绣手工艺品在大众市场上的流动性。

三、满族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近几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满族传统剪纸与刺绣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担有重要的责任。

(一)出版满族剪纸和刺绣手工艺文化相关书籍

书籍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无论想要发展开发满族剪纸刺绣的相关文化产品,还是媒体传播,都离不开纸质的书籍材料。并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需要出版相应的外文图书,随着日趋国际化,多方领域都在不断向世界化、国际化进军。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中国文化将日趋得到关注,满族刺绣剪纸手工艺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会得到关注,有了书籍材料作为支撑,更能进一步将满族剪纸刺绣手工艺文化推向一个更高的平台。所以,在面临机遇的时候,一定要足够的支撑才能够更加平稳的发展。

(二)健全扶持体制,精准帮扶满族剪纸刺绣手工艺文化发展

地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放权”的同时地方也要积极的“束权”,真正的将国家的扶持基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严格遵守国家发展非遗文化的政策。同时,也要建立起相关申请制度和管理制度,便于传承人更好的将有利于文化传播的想法应用于实践中,并且能够在这一工程中接受到管理。政府还应鼓励地方的文化旅游公司进行相关的产业,不仅仅能够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还能够多方面的促进满族传统剪纸刺绣手工艺文化的发展。

(三)提高剪纸刺绣工艺品创新性,推动多种形式传播满族剪纸刺绣手工艺文化

当下满族传统的剪纸与刺绣工艺品宣传面较为狭窄,原因其一是工艺品很难真正的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设计样式缺乏现代元素的融入,基于此应该保留其传统的技艺技法,强化其艺术气息,在设计过程中更多的融入现代元素,多角度的进行创意设计制作。第二,在进行宣传时,更多的与现代传播媒介相结合,进行多平台的传播推广,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对满族传统剪纸和刺绣工艺品进行推广宣传,让更多的人能够真正的了解满族剪纸和刺绣手工艺。

猜你喜欢
满族手工艺刺绣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
刺绣新生
满族风俗图谱(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