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下企业资金管理策略研究

2019-07-12 08:31王海朋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4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资金监管

王海朋

资金是企业运营发展的重要因素,保证资金流畅性,才能确保企业各项运营活动顺利开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加大资金管理力度,结合存在的管理风险,采取对应策略,在减少资金风险出现的同时,实现有限资源的高效应用,给企业创造理想效益,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一、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意义

资金管理主要指社会主义国家对企业资金来源及应用加以科学规划、管理、监管及考核等总称,是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资金管理中,主要涉及了固定资金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及专项资金管理等。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运营决策制定需要得到充足财务数据支持,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依存的关系,应该统一结合对待。企业在运营中将会受到外界因素等影响,使得资金发生情况及设定的预算存在差异。要想实现对财务资金的科学管控,给企业运营发展提供服务,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合理分配各项资源,把资金风险把控在安全范畴内,减少风险出现,保证企业运营安全。

二、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不合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不断转变,企业资金风险管理模式也需要综合思考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优化。然而,当前企业在开展资金管理工作时,由于缺少良好的管理意识,采用的管理方式过于滞后,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资金管理需求,再加上企业缺少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不能对企业资金运营情况进行综合监管,给资金风险出现提供了条件,让企业陷入运营危机中。

(二)风险评估不到位

当前,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尤其是构建了完善的预算收支管理体系等,并实现了管理流程的再造。然而,在资金风险管理方式,企业没有根据实际状况和管理需求进行风险点梳理,依旧采用原始方式进行资金管理,无法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并且,在梳理风险点的过程中,没有采取合理的风险评估方式,也没有根据风险点提出对应的防范对策,把风险发生几率降至最低。

(三)管理体系不完善

大部分企业在开展资金管理工作时,普遍面临风险意识薄弱现象,注重企业运营管理,忽略资金风险管理,使得企业建设的资金风险管理体系缺少合理性和规范性,不能及时对企业资金运营情况进行监管,及时找出存在的风险因素,更无法实现风险的科学把控,企业过于注重效益获取,忽略日常资金风险管理。

(四)资金监管不深入

即便当前部分企业具备对应的管理机制,但是在实际中,往往缺少对资金的科学监管,导致应收账款等不能及时回收,存在呆账、坏账现象。在针对对外担保以及对外投资等方面,没有开展事前考核、事中管理及事后评估等工作,导致担保及投资过于随意,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今后发展。

三、基于风险导向下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策略

(一)树立良好的管理意识

基于规范化的企业融资决策,对提升企业融资水平,防范融资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企业在明确投资项目之后,应该做好融资探究工作。并且,企业需要对自身融资能力有所了解,在此情况下,提出可行性的融资对策,实现对融资过程风险把控。另外,企业要加强组织培训,让每个职工都能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把资金管理工作贯彻到各个环节中。

(二)优化资金管理方式

随着经济新常态时代的来临,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资金管理意义认识逐渐加深,大至企业今后发展目标规划,小至企业日常运行,都要得到充足资金的支持,这也是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怎样才能让企业有限资金实现科学应用,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实力,是当前企业管理人员重点管理的内容。不同资金管理角度,采用的管理方式也会存在差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科学编制资金管理方案,对引导企业资金管理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全面落实好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并在实际过程中充分执行,可以给企业运营发展提供保证。资金预算管理中主要包含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诸多内容,而企业在建立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预算管理范畴应该融入到日常运营管理中,对传统资金管理模式进行扩充和优化,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在企业实际运营环节中,把预算管理理念贯彻到各个环节中,全面开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预算考核等工作,让企业各项资金运营活动都能得到科学管理,引导企业运营水平的提高。

(三)增强风险评估能力

风险评估往往构建在风险识别条件下,对识别出的各种风险因素加以全面探究,采用合理的方式对风险发生几率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实现风险的防范。企业在开展资金管理工作时,风险评估不但能够对企业内部风险进行评判,同时也可以利用外在力量,邀请专业人士进行风险评估。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风险评估团队,安排专业人员采用定量及定性风险评估方式,把风险等级进行划分,评断出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对重大风险给予高度关注,对一般风险加以把控,将其控制在合理范畴内,降低风险出现给企业造成的影响。

(四)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

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给企业资金风险防范和管理提供支持,在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环境下,可以及时找出企业资金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企业需要明确各个部门及人员担具的职责,实现科学分工,确保职责纠纷落实到个人身上,优化企业治理框架。此外,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职责绩效考核体系,把各个部门及人员资金应用情况当作年度考核依据。只有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才能给构建规范的资金风险管理机制提供条件。

(五)加强内控监督

首先,建设全过程监管体系。企业需要注重建设事前监管、事中评估及事后考核的全过程管理体系。事前监管核心内容在于内控体系建设和执行情况;事中评估在于对内控执行过程进行追踪和监管;事后考核在于对内控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和分析。把监管工作贯穿于整体运营活动中,可以实现各种风险的防范和预测,确保内控工作有序进行。其次,完善全覆盖监管体系。把日常管理、专项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管理当作核心,全面开展全覆盖监管工作。对于企业重要控制活动效益、控制环境、风险管理及信息交流等内容加以整合,及时找出企业运营过程中潜在风险因素,并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报表,追踪和考核管理流程,从而保证可以及时处理和发展潜在风险,不给资金风险出现留余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资金管理作为核心内容,应该给予高度注重。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资金管理情况,结合存在问题,采取对应的管理对策,从风险导向入手,加强资金管理,减少不必要风险问题出现,给企业运营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实现企业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资金监管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监管和扶持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