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审计整改 促进管理实效

2019-07-12 08:31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4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责任机制

刘 荣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经过近三十年发展,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完善。内部审计对高校事业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不断加强,审计项目数量、金额不断增加,审计内容呈多样化、复杂化态势,审计质量也随之不断提升。但是,“重审计,轻整改”却逐渐成为高校内部审计面临的普遍现象,审计整改建议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每年审计中同类问题屡屡出现。审计整改作为审计完整程序的最后一环,是审计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如果审计发现的问题不能有效完成整改,那么内部审计便很难发挥好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等方面的自我监督作用。

近年来,审计整改从国家层面的要求逐渐加强,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要求“健全整改责任制”、“加强整改督促检查”、“严肃整改问责”,《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教财[2015]2号)要求“加强审计整改和责任追究,推进结果公开”。2018年3月新修订的《审计署内部审计规定》新增一条,明确内部审计发现且已纠正的问题,将不在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报告中反映。可见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对单位来说至关重要。

我校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最早成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院校之一,目前我校内部审计工作已开展30年,审计工作实践在高校中具有一定代表性。以下将结合我校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现有实践,分析高校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提出高校进一步落实审计整改、助力提升管理水平的举措。

一、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实践

随着审计全覆盖新要求的落实,我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从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干部类型逐步实现全覆盖,经济责任审计整改落实在全覆盖形式下,成为促进学校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完善治理能力的重头戏。2018年我校先后完成机关和院级单位换届,按照上级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全覆盖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年共完成对31个单位、47位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截止到2018年底,已达到整改反馈期限的20家单位,全部按期提交了书面反馈资料,根据反馈情况,该20家反馈单位涉及的149项审计发现中,107项已全部完成整改。

根据反馈,通过审计整改,促进各单位建立合同管理、资产管理、财务报销、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35项,修订24项;396台价值3491万元资产完成补贴标签工作;53台26.46万元资产信息得到及时更新;1658台24.20万元达报废状态设备履行了报废程序;0.11万元不合理支出得到纠正……落实好审计整改已成为发挥我校内部审计规范管理的重要抓手,探究我校内部审计整改落到实处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加强对内部审计的领导。自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教财[2015]2号)发布实施后,我校严格执行“主要负责人应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主管校领导由以往党委副书记领导改为由校长直接领导,内部审计直接对校长负责,向校长汇报,我校审计工作领导机制逐渐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受到空前重视。

2.健全审计报告机制。我校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中,曾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形式,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制度出台后一直未召开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我校内部审计工作亦未形成真正的研究报告机制。在2018年审计大年,我校内部审计全面梳理各单位的审计发现问题,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交的整改反馈资料,逐一对照检查各单位整改情况,建立审计问题整改台账,汇总归类不同类型问题事项,以《经济责任审计信息简报》的形式,呈送于校领导以及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初步形成审计报告机制。

3.创新方式推进审计整改。在报告下达时,我校在以往《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基础上,单独出具《审计建议书》,以利各被审计单位整改,同时明确整改反馈时限,要求各被审计单位全部对照审计发现进行整改。在整改时限内,项目主审对各项目整改情况进行不定期追踪问询,并提供整改建议咨询服务,有效缓解被审计单位的整改压力,促进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

4.要求提供整改反馈支撑材料。梳理被审计单位需提交的书面材料清单,对审计发现的每项问题,均要求提供整改情况支撑材料,并对真实性负责。

二、审计整改工作面临困难及原因

通过上述实践,2018年我校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但仍有26项审计发现正在整改、16项未整改。进一步追寻未完成整改事项的具体原因,结合审计整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探究审计整改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原因。

1.学校层面。整改落实机制尚未建立。审计整改缺乏学校层面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指导和管理办法,部分现有的整改流程措施不完善或未固化形成制度,难以对被审计单位问题整改形成制约力。特别对于一些需要多个部门一起推动整改的事项,被审计单位作为其中一个平级部门,往往很难能推进整改实施。问责机制尚未建立。审计整改缺乏法律约束力,针对被审计单位整改工作不认真、能整改而不整改等情况,目前没有相关强制性法规约束,内部审计震慑力不足,无法对未整改单位和干部进行问责。

2.被审计单位层面。被审计单位领导观念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学院作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单位,院长将主要精力放在抓教学、科研任务目标上,认为完成任期目标即可,将审计整改工作边缘化,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敷衍应付。特别对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认为问题不是在自己任期内发生的,而没有整改责任。

3.审计机关层面。由于内部审计部分项目主审专业素质不足、能力有限、经验不够,一方面不容易发现实质性问题,特别是隐蔽问题往往很难发现并揭露;另一方面,对于审计发现问题的界定不够准确,提出的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操作性不强,使被审计单位整改无从下手。

三、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进一步措施

1.进一步推进整改制度建设。高校内部审计应进一步固化完善现有的审计整改流程,梳理明确审计整改反馈要求,同时加强整改责任落实机制建设,通过对整改流程、整改要求、整改责任等方面的机制完善,形成学校层面的审计整改制度,保障审计整改工作按期保质完成。

2.进一步增强被审计单位的理解认识。从促进完善管理、同帮互助的角度,加强审计宣传,在高校发出内部审计声音,让被审计单位意识到,“审计是来帮助我的,不是来找茬的”,逐步脱离传统的审计与被审的对立面。同时,随着国家审计等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视,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扮演好高校事业发展保驾护航的角色,增进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的理解与信任。

3.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审计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计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审计问题的整改程度,特别在审计全覆盖、信息化时代,专业强、效率高、有深度的审计人员比较稀缺。因此,高校内部审计要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提高审计人员政治站位,引导审计人员用政治精神和专业素质武装大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揭露问题;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高审计人员胜任能力,通过开展业务学习与探讨,引导审计人员既要善于向书本学,更要善于向他人学、向优秀案例学,增强审计发现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审计建议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在我校审计整改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整改制度、增进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为抓好高校内部审计整改打造坚实的基础,才能发挥好审计整改在提升管理实效的保障作用。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责任机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