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生病的孩子,我的心隐隐作痛”

2019-07-16 04:12施佳岑
新民周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守义先天性骨科

施佳岑

晚年,吴守义对年轻医生说:现在诱惑多了,但是我还是希望年轻的医生能够遵守自己的誓言,对病人尽心尽责

2011年8月22日晚,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儿童骨科病区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全市大会诊,包括华山医院手外科顾玉东院士在内的5位知名专家正在为“7.23”甬温线铁路重大事故中受伤的小女孩项玮伊进行全面伤情评估,其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九旬老人,神情凝重,在小伊伊的病床边亲自躬下身子查看她的腿部伤情。这位连顾玉东院士都尊称为老前辈的专家,正是我国儿童骨科创始人之一的吴守义教授。

6月27日,吴守义,这位为儿童骨科事业奉献一生的老教授离世,享年98岁。

我国儿童骨科从“零”起步,在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几乎每一个步履中都有作为开创者之一吴守义教授的身影。他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骨科发展道路,对国内儿童骨科临床诊治的规范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神来之手

吴守义1921年出生于上海青浦, 1939年考入圣约翰大学医预科。

1948年10月吴守义到仁济医院师从骨科大家叶衍庆教授专修骨科,他和胡清潭、周连圻、过邦辅等日后成为叶老最得意的学生。

1955年,中央卫生部指定上海第二医学院增设儿科系,同年9月24日举行成立大会,系部设在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当时已是广慈骨科主治医师的吴守义担任儿科系儿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当时我国还没有儿童骨科的概念,吴守义认为,儿童不能也不应该是成人的“袖珍版”,在专业的设置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1958年,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自行建立的第一家综合性教学医院正式建成,作为上海第二医学院的儿科系的教学基地,一大批医学大家纷纷从当时的仁济、瑞金、宏仁(现胸科医院)等医院汇集新华医院。1961年2月,吴守义从瑞金医院调到新华担任儿外科副主任,创建儿童骨科病房,随后成立单独的儿童骨科。

当时上海设有儿童骨科的只有新华医院一家,来自各地的患儿都慕名而来,为了尽一切所能保证患儿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吴守义自儿童骨科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没有真正停下来过。他在儿麻后遗症、大脑性瘫痪、儿童骨折、骨骺损伤、先天性畸形如髋脱位、马蹄内翻足、斜颈、膝内外翻、臀肌挛缩、手指各种畸形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骨科发展道路,对国内儿童骨科的规范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和示范作用。

吴守义不仅在儿童骨科治疗领域是公认的“神来之手”,在医工结合方面更是堪称典范,他结合国情,亲自设计研制的大量的手术器械,如骨凿、骨锤、电锯、小儿电钻、髋臼扩大磨光器、测量X光尺、胫腓骨延长支架、股骨延长支架等,填补了我国儿童骨科手术器械的空白。

为了改革手术器械,吴守义求助于身边的工人兄弟。他首先要把器械的草图画出来,交给工厂,由工人师傅试制出样品,然后仔细对照每一个手术细节,经过反复修改才得到最终可以应用于临床的器械。为此,他不知往工厂跑过多少次。

1965年,吴守义在国内首先完成了改良莎氏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脱位,并研制了国内首创的儿童专用的“鹅颈钉”器械,沿用至今。1976年,吴守义开发研制了“小儿骨科专用手术器械箱”,获国家医药管理局三等奖,并形成产品在全国推广。

上世纪70年代初期迅速开展的骨延长术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吴守义、胡清潭等在1973年研制国内第一台胫骨延长架,将胫骨截骨牵开延长小腿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均取得较好的疗效。这项新技术成为当时我国儿童骨科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对小儿先天性、后天性各种肢体畸形的矫形手术奠定了基础。吴守义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协作,将随后开展的大量灰髓炎后遗症矫形手术,总结成书《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治疗》,为全国最早的灰髓炎手术参考书。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全国36万小儿麻痹后遗症抢救性手术治疗高潮,将肢体延长术的研究与治疗水平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的心隐隐作痛

漫漫六十载行医历程中,吴守义最突出的成就是在小儿髋脱位(DDH)诊治的研究上。

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是一种先天畸形,在小儿骨外科属于常见病,患儿通常表现为臀纹不对称、瘸腿,在临床治疗中,无论采用手法复位或手术,都容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股骨头坏死,造成畸形,给患儿留下残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吴守义在上海知名的四大产院开展35000例新生儿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普查工作,发现国内发病率为0.91‰,是国内最大、最早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发病普查资料,该数据至今仍被文献经常引用。1982年,他通过大样本胎儿与婴幼儿的尸检,在先天性髋脱位的病因学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

由于当时国内大年龄髋关节脱位病例多,他引进并改良国外莎氏手术,治疗数量多,效果好。随后又引進了国外的Salter骨盆截骨,并且改进后,创立了髋臼造盖成形术。此手术沿用至今,是儿童髋关节脱位的最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80年代,他还创造了新华髋关节造架术治疗大年龄儿童髋关节脱位,以及多种先天性髋脱位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国内学术界产生引领和推动作用。

“每当看到病人痛苦,我的心隐隐作痛,有时连话也说不出,所以我们做医生的对每一个病人都应该抱有最负责任的态度。”吴教授说。

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上,广东湛江的谭业腾勇夺男子单人赛艇比赛金牌,谭业腾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吴守义为他进行的矫形手术。

谭业腾不到一岁便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双腿严重萎缩,无法正常行走。爷爷谭敬淼带着小业腾四处求医。谭敬淼得知吴守义大名后,马上给吴教授寄了一封求助信。然而,半个多月杳无音信。就在谭敬淼绝望之际,吴教授的回信来了!原来,吴教授因出差国外,耽误了复信的时间。在信中,吴教授热情地回答了谭敬淼提出的问题,并建议他先带谭业腾到上海检查。谭敬淼喜出望外,立刻背着小业腾远赴上海,从此改变了谭业腾的人生轨迹。

上世纪80年代初,吴老开始招收研究生,为儿童骨科专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力量。

吴老在70岁的时候才正式办理退休手续,但他始终心系临床,经常可以看到他病区查房、病例讨论的身影。

在风雨变迁的历史中,艰苦创业的昨天已永远载入史册,吴守义教授创建的新华医院儿童骨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其学科规模、医疗特色、教学和科研工作始终保持在国内第一方阵前列。

晚年,吴守义对年轻医生说:“现在诱惑多了,没有过去那么纯净了,但是我还是希望年轻的医生能够遵守自己的誓言,对病人尽心尽责,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事业上。”

猜你喜欢
守义先天性骨科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教育老兵”李守义:为打工子弟打开一扇窗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
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be going to与w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