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

2019-07-17 05:38蔡斐斐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策略

蔡斐斐

摘 要:为了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粗放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希望能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改善财务管理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策略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渐得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医疗服务。但随着基层医疗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大,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而财务管理水平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获得、资金风险防范、资源的合理使用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低水平的财务管理将限制基层医疗机构系统的现代化,也将限制基层医疗机构的未来发展。

一、基层医疗机构概述

基层医疗机构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公益性医疗机构。区别于一般的商业机构和大型医疗机构,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基层居民,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实行独立的财务会计。目前,经济水平的上升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让各界特别关注医疗服务质量,这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成本、药品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的上涨,这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在为社会提供公益性医疗服务的同时,关注经济效益提高。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实行了单独的财务会计,但没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划,财务管理仅停留在财务会计层面,而没有向管理会计转变,这些对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财务管理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要性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许多大型医疗机构纷纷加强财务体系建设,财务管理能力基本能与医疗卫生机构体系建设进程相匹配。但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财务管理工作仍未得到相应的关注,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在开展相关医疗活动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方面埋下隐患。因此,为了完善现代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需求日益突出。具体而言,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尽管机构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但财务管理可以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整体效率。虽然政府投资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如果不注意财务管理,日常运营成本就无法收回,更不谈如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只有医院的整体效益得到提高,才能保证医院的正常发展,承担起为患者提供公益性优质医疗服务的责任。其次,财务管理可以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提升管理水平,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可以帮助医院有序地开展各项经营活动,明确各部门的财务管理权限和责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规范水平,推进我国现代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建设。此外,财务管理还可以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公益性决定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收入来源较少,如何将有限的资金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需要财务管理对资金进行监管,对各项活动中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控,防止出现资金被挪用或浪费现象,因此,财务管理可以保证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安全,使资金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

三、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

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已经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于组织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多年来的粗放式管理,财务管理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能力不高,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财务管理的制度和流程并不明晰,有的财务制度和核算制度之间存在差异,财务核算相关细则未予以明确,导致财务管理混乱,缺乏规范性。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相对单一,内部财务管理数据没有得到科学的记录和整理,使得有些财务数据缺失,以至于基层医疗单位的资金流向模糊,而且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从财政获取的拨款是否用于购买相关的医疗设备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腐败行为。另外,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专业,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无法在现有财务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此外,缺乏相关财务人员的激励机制,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实际财务管理难以取得有效进展。由此,为了推进现代医疗机构体系建设,实现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助于实现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有序推进。构建一套适合该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财务管理的各个流程环节加以规范,需要经过哪些步骤、由哪些人参与以及审批都需要进行明确,使得所有的财务活动都可以按章进行。其次,对于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制度出现分歧的内容要进行调整,尤其是针对不同方式取得的资金保持统一的财务处理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使得财务信息使用者明确机构资金的走向,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财务信息。对于经费的使用也要制定明晰的细则,细则中详细说明经费使用的历经环节、相关审批人员以及证明材料,使得每一笔经费尤其是大笔经费的使用都有据可查、公开透明,财务人员可以清楚了解机构的经费去向。建立起财务管理制度、核算制度以及相关细则之后,为了确保制度得以落实,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能够按规定执行,还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内部监督。可以引入财务预算管理,将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使用都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内,根据机构实际的经营情况,实时加以监控,对于偏离预算的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分析,保证所有的资金使用情况都在可控范围内。对于财务人员岗位的设置一定要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机制,防止出现自我监督、自我审核的情况,尤其是审计部门的人员或兼职审计的人员,一定要发挥监管职责。其次,对于各个岗位的权力责任一定要明晰,使得财务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可以不定期对财务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查,严格审核各种报表,确保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发挥实际效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推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些大型医疗机构已经在网上通过推出机构网页、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提供线上挂号、查询、支付途径以及线下的自助设备等,使得来就诊的人员可以不用提早去医院排队挂号,也不用携带大量现金进行支付,极大地节约了人们就诊时间,保障了人们的资金安全,享受到了高质量、轻松快捷的医疗服务;对于医务人员以及财务人员来说,同样也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压力,优化了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在建立现代医疗财务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也需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适合基层医疗机构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一方面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帮助财务管理人员储存财务数据,进行相关数据的查询、分类整理、计算、分析以及核对等,不需要翻阅大量的纸质文件,降低了财务工作的复杂性。其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和共享。很多数据可以长时间进行存储,而不会出现如纸质凭证丢失、损坏、字迹不清等情况,有效避免资金风险。此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与其他系统如收费管理系统、药品出入库系统及其他医疗管理部门进行互联互通,使得财务人员能够更及时地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情况、资金使用进度等,更科学地做出财务分析决策,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

3.引入财务管理激励培养机制

引入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激励培训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本身比较枯燥,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人员上升空间有限,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并严肃财务管理人员的态度和责任,根据财务人员的现状给予适当的奖励或处罚,使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提升财务工作热情,积极提高工作效率,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为基层医疗机构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小规模基层医疗机构比较容易出现财务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差有关。许多基层医疗机构虽然设置了单独的财务部门,但人员配置不到位,一人身兼多职,不能很好地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财务管理人员可能只有初级职业证书,并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此外国家经常出台一些新的会计政策,尤其是新医改后,财务管理人员的相关工作内容和流程发生了较大变化,基层医疗机构没有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或者培训不到位,财务管理人员本身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初级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建立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培训机制。根据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财务需求,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对相关财务管理法律法规、财务管理制度、业务操作技能、职业操守等进行定期学习,尤其是引入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层医疗机构,对于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技能加以培训,并对学习的效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考核的内容不限于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际的操作技能,营造基层医疗机构积极学习的良好氛围,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奠定基础。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粗放式财务管理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加快财务管理体制建设,引入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的激励和培训,这些举措有助于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使得基层医疗机构在保障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劼.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浅析.财会学习,2018(12).

2.戚伟江.浅谈财务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纳税,2018,12(27).

(责任编辑:刘海琳)

猜你喜欢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策略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继续医学教育对服务基层医务人员的研究
浅谈基层卫生机构债务化解
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分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