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难?尊严?成绩

2019-07-19 12:47郭向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5期
关键词:尊严成绩古文

郭向锋

摘 要:教语文易,教好语文不易。近几年来,随着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经验的丰富,虽不再是怕这怕那,但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不踏实,毕竟语文这东西太宽泛了。

关键词:刁难 尊严 成绩 古文

一、因势利导“刁难”,完成别样课堂

教语文易,教好语文不易。刚参加工作那年的尴尬就像是茶壶中煮饺子,精心备课几乎至课堂中的每一句话,上课依然是提心吊胆串教案,唯恐照顾不周,“顾客”发难,愈是怕事愈来事,愈要维护“臭架子,愈是事与愿违。近几年来,随着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经验的丰富,虽不再是怕这怕那,但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不踏实,毕竟语文这东西太宽泛了。这不,事来了——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一句中的‘教授指老师,‘王即人之姓,‘君即人之名,‘盛乃程度副词‘很、非常之意,‘恐译为……”正当我侃侃而谈对课文的理解时,一句刺耳的“不对”声转移了教室里许多聚精会神的眼睛。我强压怒火故作和蔼可亲状,点起了那个一脸不屑的学生。“老师,‘君是对人的尊称,‘盛才是人名。”我一听在理,猛然间想起这是个别资料上的一种解释,于是鼓励他说具体点。虽然他忐忑不安地捧起资料朗读,但我仍然送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一节课就此没按教案走,但围绕此句话上联下串的讨论也使课文在轻松愉快中学完了。那位学生后来也的确没有辜负我送给他的荣誉。

在语文上,所谓的答案多为参考,真正的答案是合理的自圆其说,这就决定了语文答案有时的不唯一。教学任务是固定的,但方法是多样的。来自课堂上的叫板,在看似刁难的问题背后都有着合理因素,追根溯源,方能探求到问题的真谛。善待了学生的所谓刁难,成就的是学生的表现欲,点燃的是学生的求知欲。如此方可赢得学生的信任,收获丰硕的成绩。

二、真心赢得尊重,融洽师生关系

尊重是相互的,学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一旦受伤,就会变成“刺头”。一旦被尊重,就会焕发出无穷的活力。曾与一个叫李庚(化名)的“刺头”过了几招,招招记忆犹新。

刚转来的第一天上课,他竟然趴在桌子上,眼望窗外发着呆,似乎课堂的精彩与他无关。走到跟前才发现竟然连课本也没打开,我的情绪一落千丈,质问道:“刚转来的,你在听课吗?是从哪个学校转来的?”他懒洋洋地站起来说“我有名字,老师。我不知道从哪里转来!”这分明是在叫板!望着他那稚嫩的脸上书写的不屑,还有点鄙夷的笑,我不敢相信,我的确有点愤怒了,这种公然对老师的不敬还未曾遇到过,此风一开,这还了得。但转念一想,也许他有什么心事,我的质问也有点唐突,还是先冷却下来再说。幸好下课的铃声结束了这场尴尬。这孩子有点“刺头”的意思,这是李庚(化名)烧我的第一把火。

事后就想找个机会好好了解一下这个桀骜不馴的家伙,这不机会来了,他又没交作文。校园里我拦住了正在玩球的他。“李庚(化名),你的作文怎么没交呀?”我故作不经意地问。他被我问得愣了一下,显然出乎了他的意料,稍一停顿后脱口而出:“我才转来不到一周,作文您还没教我呢?”望着他怪怪的笑,我被噎住了,吃了个闭门羹,这又大大出乎了我的预设。让人稍感安慰的是,他明显没了第一次的那种敌意的眼神,有的只是孩子的狡黠,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不好意思,似乎他是感到了我的友善吧。这个“刺头”的确有点意思,这是李庚(化名)烧我的第二把火。

随后的语文课上,他又一次让我吃惊了。那是一节练习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意思谁能说说?有学生讲“有钱人家的酒肉都放得发霉变臭了,门外却依然有因挨饿受冻而死的穷人。”“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本句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正在我准备侃侃而谈时,一句刺耳的“不对”声转移了教室里许多聚精会神的眼睛。我循声望去,发现是李庚(化名),不禁一惊,他又要搞什么名堂?看到他那摊开的书本,有点意外,我鼓励他说说看:“‘臭字读‘xiù,原意是气味,不是臭味,我这资料上有。”他一脸无辜地说。这不正是我接下来要讲的吗,我不由得点了点头笑着说:“李庚(化名)同学的确底蕴深厚,他说出了最好的解释,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多看书,拓宽视野,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真理说话……”同学们羡慕的眼神竟让这个曾经有点玩世不恭的男孩坐立不安,低头使劲捏着手。我似乎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他其实是一个很好学的学生,有主见,思维活跃。这个刺头其实挺聪明,这是李庚(化名)烧我的第三把火。

从此以后,李庚(化名)上课的积极性很高,我多次对他投以欣赏的目光,他也的确不负我望,一鸣再鸣,让周围的人对他另眼相看。在他的带领下,我班学生的阅读面开阔了,思维打开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我也听到了他们很多真实的心声,教起来轻松了许多。

很久以后我才得知了李庚(化名)的真实情况。他在原学校曾是年级前一二名,一次课堂上另类的观点打断了班主任老师既定的上课思路,从此被打上了有色标签。之后与老师的关系越处越僵,情绪化的学习使得成绩也一塌糊涂,随着误会的加深,最后竟与班主任动了手,还说出了很多叛逆的话:老师有什么了不起,你能打我,我为什么不能还手?老师算什么,你也不过是来教书挣钱来的。

教育是个良心活,平心静气慢慢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则达人。适时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师生关系才会融洽。

三、兴趣点燃成绩,演绎完美教学

孔子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想说;知也装不知是知也。适时装装傻,做教学中的“无知”老师。让学生在质疑发现中学习知识,感受求知的快乐。

在学习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时,老师故意讲“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意为诗人在半醉状态因伤感自身遭遇而追念文人墨客。接着问学生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释,有学生弱弱地说:此诗为送别诗,“蓬莱文章建安骨”指李云的写作风格,“中间小谢又清发”指李白的写作风格,这样正好对应了题目……嘿,有头脑!

师道尊严在刁难中酝酿,愈久弥香。叛逆期的中学生需要的是理解与肯定,只要尊重他们,宽容无知,多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他们的聪明才智就会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那些有点“刺”味的。

猜你喜欢
尊严成绩古文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关于《巴黎圣母院》的文本赏析
论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成绩
南风直须吹
女性尊严的艰难追寻
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成绩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电子商务通识课程考试成绩多维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