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计算练习课

2019-07-19 12:47王梅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5期
关键词:练习计算小学数学

王梅平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课要更进一步提高练习效果,就要求教师在认识上高度重视,创设情境要有针对性,题目要典型性,形式要有多样性,过程要有互动性,比较方式的多向性,从而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练习 计算

小学数学练习课以突出一个“练”字,追求题型新异性、形式多样性、容量充分性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而这种练习课实质上只不过是几种层次习题的排列而已,会造成练习效果不佳、学生练习的兴趣不浓的教学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寻找和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练习课的结构,设计一些新颖、有趣而又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通过学生自身的探求、纠错、比较、总结、概括、运用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来内化知识,熟练方法,提高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一、思想認识的重要性

教师对新课的教学一般都会在备课、课堂设计、课后作业、课外辅导上都能进行高度重视,而对练习课教学时,就有一点重视不够,致使练习效果不够明显,学生进步不大。因此,要上好一节练习课,教师只有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你才会静下心来,读懂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使课堂生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1]

二、创设情境的针对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不过关其主要原因是,练习太枯燥,只是机械的重复。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计算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活动对计算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如,我在教学求总数应用题时,运用多媒体设计了“小猫捞鱼”的教学软件。设计时,在尊重课时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设计出“一小猫右手提小桶,左手提捞鱼网,蹑手蹑脚地走到鱼缸前,伸手捞出5条金鱼放到桶里,这时显示鱼缸中还有9条鱼在游动的画面,画面定格后首先要求学生讲述故事情节。学生会很轻松地把问题解决。在巩固练习时又出现了小猴摘桃子等画面,所以这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三、设置题目的典型性

练习课教学中,教师由于受以往教学定势的影响,只是出示大量的练习题,以为熟能生巧,来达到练习目的,形成计算能力,这样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之学习效果不良,严格做法还应从题目的类型上进行筛选,去粗取精,如在:“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练习课教学中,选择这样的几种类型,一般的两位数、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一个(或两个)因数末尾有0的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使学生在解体过程中潜在内化的去感受题目的特征,提高学生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四、练习形式多样性

提到计算,最先想到的就是竖式计算。其实计算形式是多样化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如,听算、口算、估算、脱式计算都是计算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练习中展现出不同的形式,从小学中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想角度出发,去掌握算理,理解方法,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练习活动的参与者。而且就同一到计算题来说,也有不同解法,学生通过练习体会算法的多样性,通过比较选择最优的计算方法。以加深对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五、学习过程的互动性

无论教学形式如何新颖,多样,都要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创设有助于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其练习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主动化,体验有效化,尽力关照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需求,按照“低起点,重方法,实反馈”的课堂教学要使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因此,在上面提到的“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竖式计算这一块,在练习疏理时,通过学生独立试练——互相纠错——集体评议——归纳对比——个别小结——集体复述——独立试说——个别纠正——再次运用的练习过程,多层次、多角度、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掌握计算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六、比较方式的多向性

数学教学活动中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区分出差异,从而达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在教学“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脱式计算时,出示有括号的、同级的、不同级的脱式计算,进行横向对比练习,是学生区分异同,掌握方法,从而运用方法。在整个练习课堂中,又通过计算、笔算、估算、脱式计算的竖向对比,使学生对计算有了系统化、条理化的认识,使学生对乘法的计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总之,教学中无论你如何精细的备课,创设多么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题目的类型何等典型,都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活动。都必需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乐小春,严建荣.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功效[J].信息技术教育,2007.

[2]马英.新课改理念下的评价案例刍议[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

猜你喜欢
练习计算小学数学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