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让学生厚积薄发

2019-07-19 12:47万善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5期
关键词:背诵小学教学问题分析

万善玉

摘 要: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对每一学段都提出了背诵方面的要求,并规定了背诵的具体数量。但这也仅是一种规定,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去仔细思考这样规定的缘由,即编者的意图,而只是一味地执行,就容易迷失,甚至背道而驰。以下是笔者在小学教学中所了解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学 背诵 问题分析

一、问题呈现与分析

1.问题表现一:对于背诵的认识还不够。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没有识记与背诵,教学和发展智力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新课改之后,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语文教材中删减了一部分原来要求背诵的篇章和段落,有些课文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就喜欢钻空子,并不是挑最喜欢的,而是挑最短的。我认为,减少背诵甚至脱离了背诵来学习语文,就好像蜻蜓点水,到头来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大量的研究、实践以及常识告诉我们,语言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举多”而“胜少”,“举十”才“反三”。要大大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在不丢弃适当分析、例子、理法的前提下,非重视吟悟、背诵不可!

2.问题表现二:背诵内容方面,缺少课内外的衔接。 很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背诵课文内容,没有做到课内外的衔接。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林林总总,包罗万象,这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与之相媲美的,也为我们打开思维拓展的窗口提供了契机。比如教学朱自清的《匆匆》一文,除了让学生背诵本文以外,可以让学生背诵课后的阅读链接《明日歌》,还可以拓展让学生背诵朱自清的其他经典美文,比如《春》《荷塘月色》等等,教师注重课内外知识的衔接,以一带一,这样学生的知识面会不断扩充,语言的积累也会逐渐增多。

二、背诵的作用

崔峦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一文中这样评价背诵:“背诵是语言和文化储存、积累的好办法,学生不仅得益于当前,而且受益于终身。” 可见,背诵的确有着重要的作用。

1.背诵可以促进小学生记忆力的发展。记忆的好坏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后天的及时训练能够唤醒学生记忆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心理学研究发现,6—13岁是学习母语的黄金阶段,也是记忆的关键期。大概在13岁前后,人的记忆力即可达到最高峰,但往往也只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这一高点上。20岁后,常常会因为种种干扰而造成记忆力衰退。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一次研讨会上提到,她任教的班级学生在她的引导下,大量背诵、积累,一个个在记忆力方面显示出了令人吃惊的进步,也因此促进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

2.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已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其实就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是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或是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特别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通过背诵,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

3.背诵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式。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的整体感受。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读”这种最基本的实践方式。语感强了,那么理解力就强了,语言表达就会流畅得体,表现出来的就是学习语文的高效率。一些好的词语、句子、文章,让学生反复诵读,能在头脑中再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认真观察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使用语言材料。这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4.背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是积累的目的之一。首先背诵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口语表达,由于受方言、表达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存在一些问题,语句不完整,罗嗦重复等。学生通过大量的诵读自然会用规范的语言改造以前不正确的表达方式,并适时、准确地表达出来。其次背诵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要想作文寫得好,头脑中就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词汇和范文,厚积才能得心应手地薄发。

三、探究问题解决

针对上面所提出的问题,首先教师在意识上要对背诵引起高度重视,认清背诵的重要作用,将背诵放到应有的位置,有了意识上的重视,在具体方法上我们更要注意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背诵。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指导小学生背诵课文时,我是如何做的呢?

1.发挥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学主体与教学主导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应该首先做到。

2.小组竞争,激发斗志。我把班级分成了十个小组,每天布置完背诵任务后,我会让每个小组进行比赛,背得最快的前三个组都会有相应的加分,在周五小结的时候会给得分最高的组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斗志,背书的热情也明显提高。

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课堂上经常请背书背得快、背得好的同学担任背书组长。有竞争才有动力,有些同学为了能当上背书组长,就“笨鸟先飞”,会主动提前自己背诵,等到课堂上要背的时候,就能很快完成任务。

4.把监督检查与适当奖励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检查,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辅助手段。每天早自习时,我有时特意离开教室一小段时间,当我回来时,故意轻手轻脚,想对学生搞一个突然袭击。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地背书。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很欣慰!我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学生,同时对个别不自觉的学生提出善意的批评,久而久之,学生的自觉性就培养起来了。

结语

如何指导学生背诵方法还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如果背诵引起了我们教师的足够重视,学生在教师适当地引导下积极地背诵,相信背诵会让学生爱上语文,背诵会让我们的学生“厚积”而“薄发”!

猜你喜欢
背诵小学教学问题分析
朗读与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浅谈背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