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预习”在 “四习一研”任务型教学模式中重要性的研究

2019-07-30 06:32王晓峰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章节定向环节

王晓峰

“四习一研”高效任务型教学模式,由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的“定向预习”“交流研习”“ 强化练习”和以老师为主导的“精准讲习”以及备课组的“集体研讨”组成。该模式任务结构布局合理,教学流程安排有序,能最大限度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力和参与度。笔者认为,在“四习一研”环节中,预习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节课的核心问题,应该在“定向预习”环节就给予明确的教学导向。预习有方向,就能让学生聚焦本章节重点,结合老师精准讲解,再辅以针对性练习就能做到课堂高效。继而,后续教学环节能否顺利实施,都归因于是否有高质量的预习。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预习学习能力是值得探究的课题。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校的课堂模式日益更新,特别是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身份任务在转变,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这样一来,想要学生高效融入课堂,就必须让其对本节课有足够的认知。如此才能顺利地完成课堂的交流讨论、课堂展示及其它内容。因此,学生必须对课程有足够的预习,预习做到位了、彻底了,其他环节也就自然顺畅了。

叶圣陶先生说,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四习一研”教学模式下的“定向预习”就是在每节课开始时,由老师就本章节内容提炼出几个概括性较强的问题,以问题启发学生的自学探究,开始本节课的预热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预习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认知行为,并不是全班所有学生都具备,教师要意识到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地做好方法指导,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向预习方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定向预习的必要性

1.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有教育家提及知识价值的命题时,提出“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想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就要在育人时,不只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这才是教育艺术的最完美表达。

结合针对性的课前预习,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会明显提升,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会稳步增强,知识迁移和理论联系实际水平也会得到锻炼。这样,学生就学会了自我学习,自我拓展,自我运用,真正把知识学活了。

2.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在预习新课时,对本章节重点知识有所了解,就可以更好地将关注点放在新课中自己难以把握的地方,学生知道自己“惑”在何处,上课时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会更加全神贯注听讲;而教师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有的放矢,帮助学生将不懂变懂得,这才是质的飞跃。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教育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学生很容易陷入被动听讲,加之有些老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教师虽然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但不能过分渲染教师的主宰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观意志和努力。任务型高效“四习一研”模式,恰恰扭转了“教师中心”,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主体,而不是知识灌输的对象。定向预习就是学生迈向独立的第一步,将课堂延伸到上课之前,避免了学生无预习状态下茫然无措地适应新课过程,自信心和兴趣会显著增长,这种心理机制下,学生更愿意主动地投入学习。

4.有利于学困生转变被动学习的局面

学习是要循序渐进的。学习困难的学生的问题关键在于基础不牢固,越学越不会,越不会越不学,甚至放纵自己来麻痹挫败感。老师要理解学生,不要一味批评,要坚持鼓励和表扬的正面引导,加强指导,弥补错漏;立足当下,进行定向预习,力争提高每一堂课的听课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定向预习一定会涉及到与新课相衔接的旧的知识点,那么经过定向预习,既巩固了旧知识点,破除了学习障碍,为新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对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也有了清楚的预期。预习虽然花费时间和精力,但绝不是“鸡肋”,整体来看,无论是对于课堂质量,还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它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目前“定向预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问题设计形式不够灵活,能凸显出章节重点,但对次重点等问题关注不够。

2.学生方面:在预习时过多关注提示的问题,只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关注了局部,忽视了章节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3.學情方面: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接受能力不同,问题的设置往往不能涵盖所有层次学生,致使部分学生缺乏完成任务动力。

三、应对策略

1.分层次布置预习任务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特长、优点和不足,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布置定向预习任务时,要有所区别,采取分层的差异化设置,让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定向预习任务,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结合课程内容,多样性设置预习任务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避免教学模式单一化,在预习环节老师布置预习任务时,可以结合具体章节的内容特点,合理设置一些不同形式的问题,可以是个人回答、分组讨论、思维导图或其他任何便于本节课顺利开展教学的途径。

3.预习环节要既重点突出又兼顾全局

重点要突出,把握本节课核心和重点,同时又要理清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把握重点、次重点和常识之间的预习时间分配和安排。抓大放小的同时又要兼顾全局,在谋全篇的基础之上而去谋一域。

总之,在“四习一研”高效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要突出“定向预习”的重要性和方向性,以“定向预习”为抓手,做好一节高效课堂的开局。使学生能在预习中找到目标,并为完成目标和任务,进一步的去探究、思考,使学生在课堂内动起来,提高学习效率。

(河南周口)

猜你喜欢
章节定向环节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