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到IP电影的增值、问题和发展策略

2019-07-31 09:26杨一曙
电影新作 2019年3期
关键词:网络小说文本用户

杨一曙

IP电影是指依据一定用户数量的网络小说、游戏或动漫而制作的电影。在网络迅速发展的当下,网络小说作为IP电影的主要起点组成,依托大量的用户基础,经常被改编为热门的电影。早在2000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被改编并在广东卫视播出,当时一经播出,就获得轰动效应。十几年来,网络小说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步,诞生出了像《致青春》《杜拉拉升职记》《九层妖塔》《夏洛特烦恼》《左耳》《流浪地球》这样的高IP电影。

一、从网络小说到IP电影的增值

第一,网络小说到IP电影制作形成了思想价值的增值。作为网络小说,本身就具备较为浓厚的写作反叛精神,体现了与传统小说不同的写作风格和对经典作品的反叛。与网络小说的生产和监管相比,IP电影作为较为传统的媒介产品样式,其生产被严格监督,尤其在思想价值倾向方面要符合主流价值观。

2019年,网络小说《流浪地球》中的第一章、第二章转化为IP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在2075年,太阳面临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原本小说情节紧凑、扣人心弦,其精彩的描写为积累用户数打造了良好的基础。为了促使改编后的IP电影获得一定的思想引导性,电影《流浪地球》淡化小说中主人公介绍流浪地球的现状,着重介绍主人公拯救地球的壮举。突出人们在未知世界中的行动和认知,还在电影中增加了姥爷的角色,突出导演对于亲情的看法,人们对生活、生命的思考。这些更改已经和原著不同了,但是也符合社会的主流亲情价值观,符合观众的期待要求。更改使得主题升华,对电影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引导作用。《流浪地球》虽然不是完全根据原著改编,但是其抓住原著的精神,同时又获得了影迷们的认可。对比小说和电影文本,可以看出因为媒介环境的差异,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度。与IP小说相比,IP电影更会注重去迎合主流价值观需要,对原来的小说思想意义进行升华。

第二,网络小说到IP电影制作形成了文本内容的增值。网络IP电影除却主要的小说文本外,还有着意义丰富的次文本。根据菲斯克文本的概念,所有文本的解读需要和其他文本联系,就IP电影而言,数量丰富的文本构成了最终网络IP电影中的庞大文本,此时的文本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从文本的实际观察看,网络小说文本和IP电影文本共同构成了跨媒介、具有一定关联度的文本。用户从小说中获得了期待视野,会直接转换成IP电影的直接动力,该直接动力为用户提供了理解IP电影新的认知方案。由于文本的意义转换,使得用户有时在小说文本中的体验不能在IP电影文本中获得满足,这也成为一些IP电影出现观看率下降的情况。但有时文本的迁移也能在IP电影中植入剧情,使内容丰富,更迎合了用户,促使观看率上升。在IP电影的传播过程中,其他的媒介报道和用户评价都会对剧情起到补充,各种媒介平台的评价文本和原始文本进行呼应,反映了用户对文本的不同解读,形成了IP电影丰富的文本回应。

用户和IP电影制作者之间的联系,不是文本盗猎,也不是非策略性的抵抗,而是通过结盟的态度,在跨媒介迁移中自我赋权,构成了参与式文化,“这种文化将媒介消费的经验转化成新文本乃至新文化和新社群的生产”。①从网络小说到IP电影,结合其他的媒介文本,形成了最广泛开放的媒介文本,这是较为复杂的跨媒体尝试。

第三,网络小说到IP电影制作形成了产销活动的增值。IP电影在从文本到电影的转变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生产语境的转换,这种跨越和转换导致文本中的意义转换。从纵向看,网络时代的IP电影生产和传统电影生产有所不同,相比而言,一般的传统电影生产是闭合式的,也就是从编剧到营销,都由制作方全部完成,用户只有在电影登上银幕之后,才能参与到电影中。但是IP电影则不同,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从小说文本诞生到电影IP文本,要及时吸取各方面的有益建议,形成一个广泛的开放场域。IP电影的产销和以往有了巨大的不同,制作方要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进行生产与创作,在整个生产的过程中,不管是文本创作或是播出,要坚持广泛的市场法则,注重用户体验。

《小时代》系列IP电影在成功上映的背后,也和电影制作人郭敬明通过媒介平台对用户需求进行的详细数据分析有关。在进行电影制作前,其对杨幂、郭采洁等演员的粉丝做过调查,对电影中的“结构、比例以及冲着原作来的有多少,我们会做一个基本的市场分析”。②为满足用户的需求,原本小说文本中戏份不多的陈学冬在《小时代3:刺金时代》中增加了戏份。这种来自开放场域的互动与生产增值使得原本的情节更为丰富化,让用户更为亲近IP电影。

二、网络小说到IP电影制作的问题

首先,作者方面,商业消费作为重要导向,极易导致电影的艺术性缺失。当今中国的文化语境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形态,虽然不少网络小说家在着力攀登经典化的高峰,但是过度消费导致了艺术性方面有所缺失。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等,这些作品原初诞生于网络写手的爱好,其第一部著作往往饱含艺术性。丰富的文学想象力、对用户心理的捕捉、富有特色的语言获得了大量用户的认可,这些网络写手也成为网络作家。但是随着时间的荡涤,似乎这些网络小说也离艺术远了起来。

图1.电影《杜拉拉升职记》

对于一些已经成名的网络作家来说,其成长的轨迹容易受到商业的影响。对于那些传统的小说作者而言,网络小说的作者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束缚,其具备较为自由的创作空间,这些人物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而内容呈现出泛娱乐化表征且缺乏思想性,没有厚重的人文情怀。一些所谓的网红作家虽然有一定的写作潜力,本应被各种作协吸收为成员,直接潜心下来进行认真写作,增进文学修养,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探索真知,获得一定的修养,完成向作家的转换。但是,在当前商业利益的冲击之下,转变似乎并不流畅。一般的网红作家在获得成名之后,就会被一系列的投资人和出版商所青睐。在各种的利益诱惑中,有些作家不能保持一定的平常心进行写作。很多网红作家有粉丝支撑,在一部作品形成后,为了后续的经济利益,就会直接创作一些续集。由于IP电影制作方催得很急,用户们所看到的大部分IP电影的第二部不如第一部,如《致青春2》即如此,虽有吴亦凡、刘亦菲这样的明星演员,但却口碑不佳。作者们为了及时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也就只能附和写作;同时,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诸多IP电影作的投资者会提前购买小说的改编权,这也就逼迫那些作者在构思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直接去进行IP电影作的创作,最后只能依照市场需求去完成一些作品,失去艺术性,所以,很多用户感受到续集不如前作拍得好。

盛唐被西方史学家誉为“开放的帝国”,它那海纳百川的气魄吸引了不少异国人民,很多人不惜漂洋过海跋涉万里赶到长安亲眼看看这个“世界的首都”,体验一把身在大唐的幸福盛世生活。往来长安的异国人有文化交流的使者,有求学上进的学生,有商贸交易的商人,这些外来人口大量涌入长安,不仅带来了本国的民俗文化,也带来了异国文化与唐文化充分接触吸收的机会。盛唐人民始终以一种开放博大的胸襟接纳他们,在充分发扬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吸收了他们的文化,形成了兼容并蓄、独具特色的盛唐文化,那时候流行的胡旋舞、胡服等等都是这种文化交融下的产物。

其次,当前的商业环境往往会影响到不少作家和导演创作,他们匆忙上马进行创作,导致精品很难产生。当网络小说的产业链在发展的时候,出版商、影视投资者依靠网络推手,使得创作者或作品一夜成名,并且已经成为频繁的现象。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之下,很多网络写手进入创作队伍,他们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兴趣进行创作,更多是为了赚钱写作,功利化环境使得他们的创作只是尽可能去迎合用户进行写作,为了获得投资者的肯定,一些网络写手所采取的写作思路也是完全剧本式的。为获得更快的成功,他们已经采用了“去现实性”“去历史性”等手段,使得类型化作品纷纷呈现,进入到用户的娱乐中。在网络小说不断扩大数量的时候,一些经典的网络小说仍旧是早年的作品。当前商业环境的刺激,使得一些网络作家利令智昏。一些导演也是赶时间制作电影,导致电影评价不高。

再次,作品方面,类型剧创作呈现较强的同质化倾向。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产物,电影类型化模式不断深入和翻新,进入到时代热点之中。但是当今类型化的网络电影大多具有大体相同的情节,即缺乏创新性,这和电影创作中原初的类型化要求已经不一致了。以青春剧为例,大体的类型创作要求是要具备身世的可悲性、欲望对爱情的干扰破坏性、结局的悲剧性等,这些特点致使青春剧已经出现同质化情况。

在青春主题IP电影方面,《致青春2》《夏有乔木雅望天堂》《橘生淮南》《给19岁的我自己》上映不足一个月,就差评不断。这些青春主题IP电影,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时,受言情小说和网络流行文化影响较大,角度狭窄,多是作者从个人角度进行臆想,和真实的校园生活差距很大。如果原作本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较低,则改编为电影时也很难拓展角度。

最后,用户方面,虽然当前中国的网络普及率很高,但是仍旧以年轻人为主。当媒介融合在不断发展的时候,诸多电影呈现为年轻化态势。为迎合年轻用户的需要,大量的投资商不断去选择改编那些情节富于变化、更能获得年轻人青睐的网络小说。IP电影在诸多视频网站中进行投放时,配上弹幕,十分受欢迎。

根据CNNIC、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截至2017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78亿,较去年底增加4455万,占网民总体的48.9%。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整理,2011-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增加1.75亿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0.9%。”③在这个庞大的数量中,以学生群体为主。所以,网络小说虽然用户很庞大,用户定位仍旧较为狭窄。不少IP电影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在某种程度就是学生的支持。较多的网络小说为“一次性阅读”,缺乏思想性,属于感性体验。电影作为文化商品,为实现文化的长远发展,必须要主动承担起引导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

图2.电影《小时代》

三、网络小说到IP电影制作的发展策略

第一,作家要形成一定的“思想IP”,确保作品的艺术性。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曾经提到:“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④电影在中国是庞大的文化产业,除了娱乐功能,还要肩负起宣教功能,如果是好的电影,就要利用一定的故事和思想让用户产生共鸣,并形成一定的社会反响,获得用户认可。好的IP电影不是单纯的故事内容,是如何将故事进行表达的制作团队。好的IP电影是经过一定的用户评测的,用户会将原先对小说的热情度转移到电影,但是制作方不能因此而不注重制作过程,随意去制作粗糙和不负责任的作品。IP电影是网络文化的延续,应在制作过程中把握好原先的素材核心,提高作品的内在美,整合内容和IP,形成“思想IP”剧作。

作为电影行业,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孰轻孰重?电影本身最重要的就是艺术性,艺术性也是电影业存在的本质力量。如果不能把握这点,就无法去生产优秀的电影,无法从长远的全球化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网络小说改编成IP电影进行商业化创作不是不需要,较好的口碑但下滑的收视率肯定不是媒体的选择。将原本点击率高的网络小说迁移至IP电影,需要制作方去充分理解原作,改编要充分去体现作品的主题和思想,但也并不一定要和原著一样,改编既要符合IP电影生产的需要,也要添加一定的艺术性,这样才能使得电影最终得以确保价值,保持最终作品获得良好的影视艺术审美感知,提升作品的叙事标准。在金钱日渐统治作家私人层次之时,一部好的电影要获得市场的检验,必须确保本身的良好艺术质量。IP电影在剧本方面改编时,要使得作品具备一定的引人向上的功能,即在改编后,剧情要戏剧化式再现多种现实的社会关系,象征性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在用户接受的过程中建构起审美意识形态,在电影的传播中对用户产生艺术“询唤”,建构起适应市场需要和思想启蒙的IP电影主体。

第二,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需要一定的资源平台,利用政策引导和扶持优秀的IP电影开发。可以适时举办相关论坛,开展资源对接,实行评价机制,推进交流。可以开办专门的IP电影开发大会,实现IP电影项目要素发展顺畅,产业链的上下游保持衔接。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要制订规定,确保网络小说到IP电影转换过程中禁止唯票房论,向播出机构、全社会、全行业推荐优秀IP电影剧目,通过这种方式向电影制作单位和播出机构表明自身的文化评判立场,呼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坚持创作导向正确、市场活力蓬勃、媒体责任加强原则的同时,彰显行政管理部门对优秀IP电影的支持和鼓励,对整体行业发挥示范功能。同时以此作为重要支点,建设IP电影的文化评判体系,抵制IP电影播出中的唯票房、唯明星倾向,鼓励IP电影在从网络小说转换过来时,应该自觉地去提升大众审美、张扬人文精神、发扬文化正气、促进社会和谐,确保网络小说转换为优秀的IP电影,形成IP电影的宏观管理体系。

例如,可以设定一定的专项资金,专门用来扶持那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价值的IP电影。中国作协和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十届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该培训班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培训作者,促使作者的小说能更好地转换为IP电影。2017年的网络文学作家高级研修班中,就着力引导作者们“深入学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牢记历史责任和社会使命”。⑤

图3.电影《七月与安生》

第三,要注重网络小说的精品打造和转换IP电影时的延伸品牌。“类型+高投入+明星+高IP”并不是电影制作的唯一手段,当时的“高IP”《致青春2》购买了高额的小说版权,邀请实力明星参加演出,但是上映之后,却不被看好。这说明电影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到制作的细节和逻辑性,作为制作方,要对电影的细节进行仔细分析,并促使电影能够回归到内容质量中,需要电影制作方严谨地对待制作过程和细节。不同于《致青春2》的惨败,《微微一笑很倾城》和《七月与安生》好评如潮,就因为注重电影细节揣测,注重剧情的内部合理度和逻辑性的打造,把故事内容说好,展示精品的价值。用户对电影是有很大的选择力的,单纯依托明星和宣传只能获取用户的一时认可,缺乏厚实和精心的制作功底,只会导致制作粗糙。

在网络小说转换为IP电影的时候,也需要产品延伸品牌的继续打造。《小时代》在获得小说畅销和电影热播后,同名的手游得以开发,获得了资源的延伸品牌。《小时代》手游开发后,虽然本身叙事结构庞大,但又有游戏主线在其中贯穿,能够将很多零散的游戏情节进行串联,并在各个游戏情节中设置关卡,形成矛盾冲突点,这样的游戏文本就和网络小说文本、IP电影文本存在一定的类同性,共同制造文化消费的娱乐盛宴,也给予了延伸品牌盈利的可能性。网络IP电影在制作资源的获得和传播方面打造延伸品牌,转化为市场运营,形成了良好的电影制作产业链。

图4.电影《夏洛特烦恼》

第四,网络小说至IP电影的创作中,不能只是一味去符合年轻人需要,需要加宽题材,涵盖全部用户。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网络小说和IP电影制作方应该关注这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促使这个市场发挥出潜力。当前虽然有些影视制作者开始关注中老年群体,但是总体而言,数量少、精品少。网络小说作者们则更少关注中老年群体,这些作者们应该更多深入中老年人的生活,了解中老年人的真实精神和心理状态,遵循市场规律,刻画出鲜明的中老年人形象,以此先在网络小说方面争取到中老年人这个蓝海群体,并进一步在IP电影中获得中老年用户的青睐。

2017年末,冯小刚导演的《芳华》收获了较高的票房和不错的口碑。有统计显示,其中相当多数票房是由中老年群体贡献的。公益文化学者姜宝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事实上,老年人群对于影视文化的消费潜力正在显现,只是整体而言尚未引起业内人士普遍重视。”⑥像《芳华》这样的优秀之作,整个中国网络小说和IP电影市场十分空缺,网络小说需要去进行深入挖掘,在当前中国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环境之下,应该在用户对象方面有一定的自我定力和把控,并改编成IP电影。

从网络小说到IP电影,不但形成流行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而且也推进了文化产业的深层次的融合。网络小说转换为IP电影的过程充满了意义增值,在促使网络小说顺利转换为IP电影的过程中,需要恰到好处地处理好转换过程中的作者、环境、作品、用户问题,采用多条策略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网络小说不断改编为IP电影,网络小说在大众化的发展历程中也会不断加快,在票房热潮中大放光彩。

【注释】

①[美]亨利·詹金斯.大众文化:粉丝、盗墓者、游牧民—德塞都的大众文化审美[J].杨玲,译.湖北大学学报,2008(4).

②新浪娱乐.《小时代》:一部地道的粉丝电影[EB/OL].2013-06-27.http//ent.sina.com.cn/r/m/2013-06-27/17513951717.shtml.

③CNNI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网络文学行业使用情况分析:用户规模达到3.78亿人[EB/OL].中商情报网,2018.02.01,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80201/161446117421.shtml.

④习近平.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EB/OL].人民网,2014.10.05.

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1015/c22219-25842812.html.

⑤王觅.鲁院第十届网络文学作家高级研修班开班[N].文艺报,2017-03-08.

⑥王瑜.老年题材影视剧热播背后:2.4亿老年群体文化需求不可忽视[N].工人日报,2018.01.31.

猜你喜欢
网络小说文本用户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2021少儿出版用户触达能力指数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信用卡资深用户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50 SHADES OF ONLINE LIT
聊天室:我和网络小说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