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融合 创新运营

2019-07-31 07:56胡益申中科大洋市场部副总经理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洋融合

胡益申 中科大洋市场部副总经理

大洋在传统媒体特别是广电媒体领域,已经服务了很多国内的客户。目前,在融合媒体领域,大洋也在给广电媒体、报业媒体提供相应的技术赋能。广播现在基本上变成了汽车媒体,一个窄众的媒体,报纸基本上已转型成新媒体,总结一句话,电视是最后的大众媒体,朋友圈是今天的主流。

基于这个局面,我认为广电媒体核心战略是三个方向:一是更高质量的视频服务。2017年底,国家开始推进4K产业链,对于央视媒体和省级媒体,提供更高质量的视频服务,应是下一步的一个核心战略方向。

二是移动优先,媒体融合。构建融合传播新平台,推进融合采编生产体系,提升生产力。

三是运营转型,技术创新。提供媒体技术服务运营,构建创新用户平台、传播、运营技术服务体系,链接本地用户,为本地企业和用户提供赋能进化。

大洋在当前传统媒体三个核心的战略方向上所做的工作,第一个是4K超高清领域。4K超高清是今年的一个热点,4K节目生产和高清节目生产有很大的不同,包括颜色管理体系,色域的管理,HDR能力的要求。目前国内4K的产业现状是,内容供给侧已经具备技术能力。大洋已经具备4K超高清的采集、编辑制作、颜色管理、调色、合成、包装、存储管理、播出等全流程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随着4K技术成熟和产业发展,大洋能提供全流程4K视频产品,包括制作、4K视频能力、4K内容管理、4K电视播出整体解决方案。

2017年底,大洋中标了广东省电视台4K HDR后期制作编辑系统。该项目是国内首个4K超高清播出频道的节目制作平台,用于加工4K HDR节目和其他超高清内容。大洋提供的产品涵盖了编辑系统、颜色管理系统、调色系统和三维包装合成系统。工艺流程上提供给台内HLG的高动态制作标准,可以支持主流4K摄影机的源素材色彩属性,智能颜色管理,通过大洋非编自带的外置调色台进行高级调色创作,达到统一监看标准的目的。大洋非编支持SDI×4路输出,可以使用HDR监视器进行预监看。目前该项目已经投入使用,制作的节目片源供给台内4K播出频道。

图1 广电媒体核心战略路径

图2 大洋4K全流程制播产品

图3 广东电视台4K制作&播出项目

广东电视台4K超高清电视播出系统,是国内首个4K超高清播出系统+4K节目制作平台。在该项目中大洋联合广东台共同制定了相关规定和建议:《4K节目送播格式暂行规定》《采购格式和交换介质建议》《4K超高清电视播出业务流程规划建议》;采用All In One视频服务器,集成图文叠加和外来信号切换功能,节省了传统的切换台和键混器,视音频系统架构更加简单;配置了完整的4K超高清技术监看和检测设备,对系统中关键节点进行实时监看和检测,同时提供声光报警,快速定位故障点,确保播出安全。

图4 广东电视台4K超高清电视播出系统

1. 媒体融合现状及趋势分析

大洋为国内上百家媒体提供了融合媒体转型的技术平台,我们发现了媒体融合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传统媒体出现困境的根源是用户连接失效

以往传统媒体融合,发现跟用户还是连接不上,或者说简单连接了,但无法沉淀用户,还是赋能不到我的用户去。

(2)中央厨房能提升效率但不能重建用户连接

从2006年开始建设的中央厨房体系是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步骤。“中央厨房”报道模式可带来新闻生产效率的提升,能够把传统媒体进行融合生产,能生产出互联网所需要的内容,但是还是没有解决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难题。

2. 新型媒体融合平台的设计理念

做下一代的融媒体融合,要从媒体融合发布转向媒体产品的运营,转向用户连接、用户沉淀,用互联网思维规划融媒体平台的技术体系。不仅是要做好宣传,重点要去支撑运营,支撑我们在新的场景下的盈利。这个应该是规划融媒体平台时需要考虑的。

3. 大洋智慧全面助力媒体融合

我们来看一下大洋在技术赋能这一块,为融合媒体所做的工作。概括有五个方面:洞察力、组织力、生产力、运营力、支撑力。

(1)洞察力:从海量资讯中精准挖掘价值

数据对媒体是非常有价值的。对内容生产来说,核心数据是为了研判,所有互联网传播的内容、热点、趋势都是可以通过数据去研判的。在这个场景下,大洋所做的工作是从海量到精准。地方媒体应更多地关注地方数据,如何将地方数据做到精准化,不一定是关注全局的数据。大洋与清博合作,大洋大数据平台里有80%来自于清博的大数据内容,为媒体提供线索聚合、热点发现、传播分析、运营分析等一系列的工具。通过这些工具,使数据能够为媒体机构,为采编人员的工作提供支撑。

例如汇聚,支持本地化的数据订阅,本地化的一些大V,本地的一些热门的微博,热门的微信的公众号等内容的整合。同时我们重点还提供相应的热点分析,包括本区域内本地的一些热点,这些热点能够支撑采编人员生产出广大用户所想看的选题节目。以下列举两个大洋从海量资讯中精准挖掘的应用。

(1互联网线索汇聚

可以集多方数据来源支持本地地域订阅,按需按栏目类型实时推荐。

(2热点发现

可以发现新闻热点,跟踪本地热点,为热点事件报道研判提供数据支撑。

(2)组织力:构建立体的组织联动体系

图5 新型媒体融合平台的设计理念

图6 大洋智慧全面助力媒体融合

在组织力方面,以前更多强调的是采编人员前方后方的联动,采用的是融媒体指挥调度平台。然而,当前的发展趋势不仅是要解决媒体内采编的指挥调度,更重要的是要整合全市,乃至整个地区采编力量的指挥调度,这已跨出了媒体的范畴,是从一个更高的高度去进行整合。大洋通过融媒体指挥调度及协同平台来构建面向全市宣传资源和力量的统筹调度。

图7 大洋融云媒体大数据平台

图8 互联网线索汇聚

图9 热点发现

大洋把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和关键成果的理论成功应用于媒体领域指挥体系中。通过OKR明确战略目标,明确媒体融合的要求,在更短的周期内聚焦媒体融合过程中所有采编人员输出的结果,把这些结果作为媒体融合推进的重要手段。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移动端的应用,例如我们有10个基础类的协同应用模块,包括报题、选题、任务,有13个移动端工具模块,6个办公场景应用模块,把所有这些赋能给媒体团队人员,全市的媒体宣传人员,通过移动端技术平台,把这些力量组织起来。(3)生产力:生产工具/工艺升级换代

大洋通过覆盖全媒体的生产工具、人工智能、融合资源平台为媒体赋能。

在生产力方面,以往在视频内容传播的过程中,专业摄像机不能直接接入网络,利用网络传输信号,这是困扰视频内容传播的最后一个环节。基于大观视频云的P2Cloud云服务,是中科大洋与松下公司结合松下P2Cast产品面向直播、新闻现场生产、新闻内外场协同而推出的整体解决方案。P2Cloud现场新闻云服务基于互联网ENG的工作流程,松下P2Cast广播级摄像机采用AVC-ULTRA编码,基于大洋融云大观视频云提供的云端接入服务和稳固可靠的连接,直接进行网络直播,进行文件及时回传。

图10 融媒体指挥调度及协同平台

图11 移动端的应用

图12 生产工具/工艺升级换代

摄像机记录从以前无带化到介质化,发展到现在的无介质文件传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了两个工作:

第一个工作是摄像机直播流程做到一键配置,即开即播。我们与松下摄像机合作,在大观视频云服务平台可管理摄像机与推流,不需要跨平台操作,一键上云。

图15是松下与大观视频云服务的视频发布流程。

图13 基于P2CAST现场新闻云服务的工作流程

第二个工作是摄像机高码率视频的回传。P2Cast不仅具备网络直播能力,同时也兼顾电视高质量制播考虑。通过P2Cast直接将摄像机与后方新闻制播系统打通,通过云提供高效的广播级摄像机拍摄回传应用。图16是P2 Cast 前后方协作流程。

前方拍摄代理码率上云,后方大洋非编云端获取剪辑提交EDL,摄像机按需回传高码率,非编生成高质量版本。

大洋D3-EIDT非编直接可接入P2Cast服务。内置原生插件快速接入,无需二次对接开发,无论笔记本非编、单机非编、网络非编,非编内登录云端服务即可启用。

大洋非编资源库对接P2Cast WEB API,直接在非编中打开P2Cast 资源,一键直接拖拽时间线,自动下载本地,提交P2重采集自动根据EDL下载高码素材,本地生成打包高质量成片。

图14 “3”步上云

此外,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对视频的生产进行赋能。大洋提供LeoAI人工智能平台全面支撑媒体业务。LeoAI人工智能平台包括智能敏感人物审核系统、智能唱词系统、智能编目检索系统。

大洋D3-EIDT非编直接可接入P2Cast服务。内置原生插件快速接入,无需二次对接开发,无论笔记本非编、单机非编、网络非编,非编内登录云端服务即可启用。

大洋非编资源库对接P2Cast WEB API,直接在非编中打开P2Cast 资源,一键直接拖拽时间线,自动下载本地,提交P2重采集自动根据EDL下载高码素材,本地生成打包高质量成片。

此外,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对视频的生产进行赋能。大洋提供LeoAI人工智能平台全面支撑媒体业务。LeoAI人工智能平台包括智能敏感人物审核系统、智能唱词系统、智能编目检索系统。

图15 松下与大观视频云服务的视频发布流程

图16 P2 Cast 前后方协作流程

图17 P2 Cast内外场协同

LeoAI智能敏感人物审核系统的资源库接入敏感人物识别,内置2000+人物标签,可自定义本地敏感人物,支持人物搜索、人物提醒、一键屏蔽、敏感人物素材调用审核。通过这样的智能系统,把媒资库里有敏感人物画面的内容做处理,禁止出媒资库,避免在播出环节,出现敏感人物画面。

基于人工智能采访小工具,大大提升工作效率。采访工具自动语音识别可实时生成采访文字,快速用于后期文字稿件编辑或者采访对白编辑,提升记者工作效率,再也不用听采访扒词。

通过智能编目功能,语音可以被检索、语音变成文字标签、视频生成人脸标签等等,实现个性化检索、精准推荐等。

(4)运营力:快速构建新的媒体生态

我们在做媒体融合的时候,更偏重的是如何运营,如何连接我的用户,如何沉淀用户。大洋及大洋旗下的子公司,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帮助传统媒体去构建这样的平台,使运营互动更有趣,用户连接更紧密,业务上线更迅速,平台构建更简单。

大洋推出跟随客户运营成长而持续迭代的系列产品,让产品不Low,有效用户运营,有商业模式,更具运营能力。

图18 大洋非编接入P2Cast服务

图19 大洋LeoAI人工智能平台

图20 大洋敏感人物库

该系列产品已经服务于300多家媒体客户,覆盖全国各个省区;厚建新媒体产品不仅局限在网、微、端内容资讯发布,除核心内容运营之外,还拓展了上百个独立可运营产品模块,比如说我们地方媒体中,直播如何运营,活动如何运营,地方社区如何运营,团购怎么运营,营销活动怎么运营,甚至小到一个天气预报如何运营,每一个产品设计都考虑可运营交付。

地方新媒体成功的关键是“贴地飞行的能力”。传统媒体要从连接地面一切资源、懂百姓需求、搭建民生桥梁,提升政府现代治理能力角度来做好融合媒体转型。

泛传媒视频直播的价值是具有直观、快速,表现形式好、内容丰富、交互性强、地域不受限制、受众可划分等诸多优点,加强了商家做广告宣传的推广效果。同时现场直播可以随时为受众继续提供重播、点播,有效延长了直播的时间和空间,发挥直播内容的最大价值。

直播能为新媒体带来新的服务盈利。

大洋在直播领域推出了两个核心的产品,一个就是大洋导播虚拟演播室全能一体机,全系列有三款机型,适配多种场景,可将演播室、活动现场即时开ON,快速进行现场网络转播。

大洋提供直播+全能机+全媒体发布的媒体直播解决方案,使前后方直播生产一体化。

大洋提供面向地方媒体的泛传媒直播平台运营方案。从传统中央厨房大规模集中策划生产,转向构建平台让企事业入驻直播,提供技术支撑提供直播平台转型。

以下是大洋导播虚拟演播室全能一体机的几个应用场景。

图21 M2Oplus全媒体运营平台

图22 泛传媒直播的价值与意义

图23 媒体直播运营模式

(1重大活动现场录播

做重大活动的现场直播备份和录制。

(2重大活动网络直播与录制

(3重大活动直播

(4报业应用首例

(5电视台外场演播室直播

紧随市场,不断创新推出可运营的产品模式。当前很多媒体在搭建自有的云平台,大洋依托自有技术产品能力,提供可运营的技术产品,比如大洋的融合号、智慧党建、在线学习、付费内容等,地方媒体可以运营销售我们的服务到本地泛传媒领域。

我们不仅提供可运营的技术产品,同时输出联合运营能力经验,提供让地方运营销售服务带来创收的云服务应用。

(5)支撑力:强大坚固可扩展的基础架构

广电媒体在建设融合媒体技术平台时都注重于私有云的建设、混合云的部署。大洋提供媒体云、微服务及容器、智能服务平台、媒体商业智能,用“五力模型”构建融合业务系统。媒体融合不是靠一个产品、一个解决方案就能够转型成功。大洋所有的技术环节面向媒体融合的逐渐演进,为媒体自身运营能力的演进提供技术服务。

大洋用“五力模型”构建融合业务系统。

图23 大洋导播虚拟演播室全能一体机

图24 媒体直播解决方案

图25 大洋泛传媒直播平台运营方案

图26 英特维公司转播2017北京国际刑警组织第86届年会

如果我们把2016年之前称为媒体融合1.0,重点是建新媒体。2016年、2017年称为媒体融合2.0,重点是做中央厨房,解决台内采编机制的整合,那么2018年,从央视机构改革开始,进入到了媒体融合3.0,3.0更关注能够沉淀用户,能够连接用户,能够让我们的媒体实现可运营、可有盈利模式,实现跨媒体的联动。这个我们认为可能是媒体融合3.0的一些特点,那么我们也逐步想把我们所有的这些技术赋能,去推进整个媒体融合的技术部门的提升,能够更好地让地方媒体实现媒体融合的转型,提升主流媒体的价值。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七届广播电视传媒产业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广播电视紫金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图27 新华社网络转播十九大

图28 全能机网络直播首届世界海关跨境电商大会

图29 大洋提供的可运营技术产品

图30 大洋提供的运营相关服务

图31 面向媒体融合的可扩展基础技术架构

图32 “五力模型”构建融合业务系统

猜你喜欢
大洋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大洋湾撷韵
春满大洋湾
五行真经(6)
前往大洋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