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们一起去秋游

2019-08-01 15:51王容华巴中经开区白塔小学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巴中秋游垃圾

文_王容华 巴中经开区白塔小学

今年十月雨水特别多,几乎光顾每一天。昨天天气转晴,安排已久的秋游锁定在今天。当广播里发布这个信息时,整个操场沸腾了,远远地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呼声。亲近自然、开阔视野,是孩子们的心愿,是学校教育的理念。白塔小学坚持“教育即生活”,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尽管安全压力巨大,秋游活动一直没有止步。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能力、品格,活动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问题解决,都转化为孩子们宝贵的生活智慧。

和每一次校外实践活动一样,我们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防范安全风险,强化“不让一片垃圾落地”的意识,确定不同年级活动目标:一二年级——讲望王山故事,三四年级——讲运动公园的历史文化,五六年级——话巴中发展。全体教师分布到各个班级,为安全保驾护航,发布信息到家长微信群。经过周密安排,一切就绪,盼望着,盼望着,只等这个快乐的时光早点到来。

一般情况户外活动都安排到星期五。每逢这个时候几乎全城的孩子都瞄准了这个点,去望王山秋游,拥挤不堪。今年例外,我们选择了周四,成功避开一场拥堵。早上,零星的小雨飘下来,小雨持续二十分钟,坚定的秋游愿望其实早就扎根,岂是小雨能浇走的呢?上午九点,在辅导员老师的一声令下,整齐的队伍从学校出发,身着绿色学院风格校服的孩子们兴奋不已,一二年级的家长也在队伍里,开启一场激情的亲子徒步行走。秋游,家长不缺位;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一条长龙有序行走在去望王山必经的街道上、店铺旁,吸引无数的目光。路过第一个十字路口的斑马线,每等一个绿灯,行走一部分孩子,再等一个绿灯,再走一部分孩子。整齐的队伍分成了很多段,后面的孩子等不及了,既想赶上前面的路队,又想到遵守交通规则,迫切的心情体现在脚步上,快速地跑起来,路口心急的司机师傅似乎要踩油门了,危险随时可能爆发,这种情况我们早有预见,提前在路口安排了护送孩子的老师,但是老师在路口显得有些措手不及,缺乏经验。在老江北的这个大路口,车流量很大,又是必经之地,为了护送孩子们安全通过,我们随行的老师停下来挥手示意车辆,很多车辆都自觉停下来。可是很快,车辆排起了长龙,这时,交警过来,协助孩子们安全通过。不过,想起每学期孩子们的户外活动都必须经过这些人车交织的危险路段,真是很揪心。最近看到某城市道路设计的新理念——人行道将加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一个良好的行走体验环境,一个更舒适更安全的城市环境未来可期。

孩子们的路队一直很有序,有几位老师告诉我,一直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今天秋游活动就以一个观察者的角色,观察孩子们自我管理的情况,引导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有这样的一群老师,白塔小学以他们为荣!

穿过复杂的临街道路,我们安全抵达望王山脚下,拾阶而上,挑战体力的时候正式拉开序幕。孩子们不时发出一声声“好累哟”,旁边的孩子相互加油鼓劲,“我们坚持到底”,低年级的孩子开始由家长拽着向上爬,背上的零食已成了孩子前行的障碍,老师帮着孩子们背上背包,胖墩儿开始走不动了,学生相互搀扶,一起向上爬,实在走不动了,坐在路边的长廊,歇一会儿再走,不过,没有人轻易放弃,都是以各种办法尝试向上爬。这就是团队的力量,相互影响,相互汲取力量,一起走得更远,一起努力向上。

迷人的秋色

一位三年级的男孩,一直是爷爷陪着他上山,小男孩偏胖,体力明显不足,不能一鼓作气爬到山顶,爷爷一直很耐心地陪着他,尽管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我们都不要求家长陪伴,爷爷的体力也并不好。可见,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一位二年级的女孩,爬到山顶,同行的妈妈才发现书包装满了书,太重了,责备的口气里表达了满满的不耐烦,“今天爬山为什么不把书包取下来,背得好吃力”。女孩一脸的沮丧和委屈,没有辩解,没有哭出来。其实在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帮助,需要妈妈教会孩子如何做好出行的准备,帮她分担背上这个沉重的书包。

爬山是一场体力的挑战,也是户外生存能力的挑战。刚才走到半山腰,不大不小的雨正好来临,昨天在发布秋游通知时就做了提醒,带好雨具。孩子们纷纷拿出雨伞,继续行走,有个别没有带伞的孩子,会有孩子主动和他一起打伞,看到老师没有伞,主动把自己的伞让给老师,自己和其他同学一起打,继续前行。今天的雨,是我们对孩子进行自然教育的好机会,如何在雨中保护自己,如何观察天气,如何应对天气突变,是我们需要接受的教育。曾经听一位在芬兰从事自然教育多年的老师讲,他们遇到恶劣天气时,会把孩子从家里轰出去,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学会生存的能力。因为人不会总在温室里,不会总在晴天里,我们必然会面对雨天,面对各种自然变化。只有经历风雨的孩子,才懂得尊重和敬畏。否则,习惯了别人准备好的舒适,心中便装不下他人。前几天新闻报道的那个拿起砖头砸向老师的孩子,或许是太多的舒适毁掉了他的敬畏心,又一个教育的伤痛、社会的伤痛。孩子接受风雨的教育是教育者应该重视的。

正是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定力和信念,孩子们需要接受理想信念的教育。今天在路上遇到的天气变化,多数孩子选择了坚持到底,不到山顶非好汉;有少数孩子想放弃到山顶的目标,提前结束;还有些老师开始犹豫了,停在半山腰的亭子、小卖部、网球场里;有的家长责备“这个天气选得不好,雨水打湿了衣服,会感冒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都徒步到了山顶。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教育资源,可以用来培养信念、滋养生命。信念是一种情怀,是一种行动指南,是每个人永恒的课题。

孩子们终于征服了这座并不高的山。坐在山顶的长廊里,兴致勃勃地品尝自己在超市精心挑选的美食,五个一群、六个一组,团团围坐,你请我、我请你,简直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孩子们纷纷邀请老师品尝,一个小小的举动,成为老师巨大的精神鼓舞,老师的幸福感爆棚,所有的辛苦在这一瞬间熔化了。

美食可是个大学问,学会健康饮食,远离垃圾食品,在这次秋游中派上用场,那些沉睡在记忆里的知识被激活,引导着孩子们挑选到安全放心的食品,适合自己的营养食品。在暑假PDC探究活动中,五(二)班孩子们开展《餐桌上的美食》探究,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科学饮食,正好助力今天的秋游。知识不是割裂的,是一个整体,正是在这个意义,每一次户外活动,都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坚持开展秋游的初心。

王容华,四川省巴中经开区白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PDC国际教育联盟理事。提出“博雅教育”办学理念,以“知识广博、举止优雅的人”为办学目标,倡导师生“博识尚雅,做最好的我”

丰富的美食之后,每个孩子都自觉收拾起垃圾,将垃圾装进提前准备好的垃圾口袋,家长也没有乱扔,我们一路上都看到老师、家长、学生主动拾垃圾,孩子们对垃圾的处理意识明显增强,离开以后,学校的卫生督查老师工作就轻松多了。在巴中创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人的文明素养明显提升,环境卫生改善很大,政府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提升城市精神气质,成效很明显。

开展班级活动,观察植物,回顾《夜雨寄北》,参观章怀太子、上官婉儿的塑像,走进那一个个充满传奇的历史故事,感受山水画廊、秀美巴中的悠久文化,灿烂的历史……为家乡自豪,厚植家国情怀。

雨停了,清新的空气让人陶醉,小路上飞舞的落叶仿佛讲述着迷人的秋色,大自然都换上黄衣服,他们正在上演一场深秋的狂欢,有的露出矫健的肢体,仿佛要迎接下一次美丽的冬天……

真是美好的一天,我们踏上了下山的道路,一条长长的龙在山路上穿梭,因为石板上有点滑,孩子们相互照顾着,慢慢往下走,大家都生怕谁摔倒,路宽的地方两人一排,窄的地方合并为一人一排,爱心满满。有一个班级,因另一个老师腿生病,只有一个老师,随行的家长都主动和老师一起照顾孩子们,体谅老师的不易。活动链接了家庭、学校,促进和谐家校关系的构建。

秋游是一场生活的教育,发生在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里。我们坚信教育的力量,锻炼筋骨,教化心灵!

教育是一场生命的美好遇见,我们努力创设更好的教育。我们不断重新出发,做好儿童的引路人,给儿童更安全的环境,滋养儿童生命成长。

猜你喜欢
巴中秋游垃圾
巴中:从一案之“改”到一域之“治”
一起去秋游
垃圾去哪了
Famous people who love to read books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秋游去啦
生态巴中的三张名片
倒垃圾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调研巴中扶贫